引寓言之渠 活习作之水

2016-05-14 04:23林巧铃李荣春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寓言寓意道理

林巧铃 李荣春

寓言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形式编入了小学语文教材中,其篇幅简短,内容丰富,故事性强,易于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著名寓言作家金江先生曾说:“寓言这种文学形式,不仅得到成人的喜爱,而且深受青少年儿童的欢迎和喜爱。学校教师通过寓言教学儿童最适宜不过了。寓言既简短又具体,既生动又形象,使儿童懂得道理,受到教育,效果很好。”寓言这种文体,不仅蕴涵着深刻的道理,还蕴藏着丰富的习作资源。笔者尝试着在寓言教学与习作教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引导学生与寓言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在促进学生阅读素养不断提高的同时,不断提升习作能力。

一、以寓言为支点,提高立意能力

(一)以小见大,把握立意方向

一只蝉儿,一种智慧;一只破罐,一路花香……传统文化中的一则则经典寓言,以微不足道的动物、器物等承载着令人深思的大道至理,以最为平常的小事来假托言说。寓言见微知著,举重若轻,四两拨千斤,显然是在启发学生习作时应选取一个“小”的动物、人物或事物,或讲述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或阐释一个旨趣深刻的道理,或抒发一种因“小”而生的情怀。也就是说,在寓言文本中经常学到的“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应该在平常的习作中派上用场。归入“小”范畴的人物、动物或事物,可以是在外形、地位、感觉、意义、影响等方面的“小”。仅仅描述一个小小的人物、动物或事物就满足收笔,那未尝不可,但终究显得平常肤浅,很难使人印象深刻。教师要引导学生突破一般意义、平常性质上的“小”,尝试去发掘能够体现一定道理的“小”材料,通过这个小人物、小动物或小事物,折射出一定的生活哲理,表达出深刻的主题,充分彰显“小故事,大道理”的巨大魅力。因此,学会细心观察,学会深入思考,学会高度凝结,就显得尤其重要。比如,写小小的牵牛花,刻意去描写它的玲珑娇美、灿烂可爱,那是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小”。如果记叙由现在看见牵牛花的盛开,想起几年前由于对牵牛花种子的忽略,导致一些种子被遗忘而没有发芽、永不开花,由此联想到不要淡忘了那些美丽的梦想,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梦想,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文章生发出启人心智的哲理来,让人回味无穷。不论怎样,习作的立意都要倾向于积极健康的方向,可以经由“小”的人物、动物或事物,表达出诚实善良、忠贞乐观、坚定不移、以身作则、默默奉献等“大”的主题。

(二)阐释寓意,扩展闪光材料

用短小精辟的故事来揭示深刻的人生道理,这是寓言的显著特点。对其阐述的道理,有些寓言没有直白点明;有些则是在结尾直接点明,如伊索寓言。作者在每则寓言的最后,大多用一句精辟的话点明故事的寓意。对于这些点睛之笔,学生们一定要好好体会。对于直接结尾的寓言,可以引导学生去提炼寓意。针对这些寓意,让学生联系生活,想想还有什么事情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引领他们从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事情入手,把最能说明这个道理的那件事情诉诸笔端。

如《曾子杀猪》这则寓言,写的是曾子在孩子面前不说谎,毅然杀了家里的猪,教育做父母的人,都应该像曾子一样讲究诚信,以自身的言行做表率,去影响自己的子女及整个社会。这个寓言的寓意已经很明确,做人应该讲究诚信。那么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事情可以阐释寓意的呢?有时成人不经意地对孩子说谎,这种情况孩子很有可能遇到。这样孩子们就有话可说,有意可表达。那么,只是父母要讲究诚信吗?小孩子要不要讲诚信呢?应该怎么讲诚信……基于文本,从寓言中的人物和故事拓展开去,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事件和人物进行高度勾连,在链接对接中进一步阐释寓意,扩展不同的材料,强化学生对寓言感知的深度和广度,发展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思维品质。

二、以寓言为桥梁,提高表达能力

(一)变换角度,主人公拟人化

寓言,常常以孩子们熟悉的动物为故事的主角,如狐狸、乌鸦、狼、狮子、老虎等等,把它们人格化,和人类一样会思考,能说话。为此,可以说寓言是一种不根据事实而超乎自然的故事。例如《蝉和狐狸》中,狐狸满嘴甜言蜜语,夸蝉诱蝉;而蝉警觉性特强,摘叶试探,说出了自己怀有戒心的原因……一则则寓言在提醒学生,在习作中不妨让动植物说话,以那些动物或植物的口吻来写,这样角度一变,习作就变得新颖有趣,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

比如写一种动物、植物或器物,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们都会用“它”进行客观介绍。可是如果变换一下角度,用上“我”,把那些动植物换成自己,物我合一,由此下笔成文就变得比较独特。以描写“铅笔”为例,我们可以把题目拟为“我的一生”,接下来就以“我”的口吻,借助想象力,写“我”这枝铅笔是如何出生,怎样到文具店,遇上小主人,如何为主人工作,奉献自己等等。叙述的角度一换,内容一下子就精彩了许多。

(二)体悟言语,学习表达技巧

寓言故事以简短篇幅承载深刻的道理,对语言表达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寓言创作中,作者不但充分运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在遣词造句中也彰显了极高的造诣。在寓言教学中,应强化言语形式的体悟,因为阅读教学旨在促进学生言语生命的提升,还在于语言道理的体悟必须依靠言语感知这一路径达成。只有在文本语言中揣摩体悟,赏析其表达效益,才能让学生凭借文本语言,深入文本内核,明晰寓言的本质要义,了然文本的语言特色,并尝试学以致用。如《鹬蚌相争》中的对话描写,运用了动作、神态、语言,将二者相争的过程写得淋漓尽致。“鹬”“蚌”相争,就其内容而言,说的皆是“狠话”;就其形式来说,说的都是“短话”;就双方的“相争”来看,多像在“吵架”,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互不相让。这是本则寓言在语言方面最鲜明的特色,也是学生学习“吵架”“争论”的典型案例。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认真研读,潜心悦纳,感悟鹬蚌“吵架”语言的玄妙:狠话、短话及其针锋相对的特点。接着由读到写,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想象写话,练写陷于篓中的“鹬”“蚌”又一次“吵架”,使学生在仿写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语言特点的体验。而后引导学生琢磨研判自己所写的内容是否具备“吵架”的特征,继而在角色表演、师生互动中多维感受“吵架”的语言特点。最后让学生修改自己的练笔,让“吵架”的语言实践落到了实处。这样,从语言的理解到运用,再到语言的修正及重构,学生经历了由“知”到“行”到“品”的语言学习运用过程,语用能力得以提升,语言智慧得到发展。

三、以寓言为纽带,提高布局能力

寓言往往以凝练的语言把角色刻画得绘声绘色,生动传神,令人读后兴致盎然。每则寓言故事大都以一句训诫做结尾,引起反思,触动觉醒,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这种相似的精巧结构,为我们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提供了最好的资源。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去看寓言故事的结构布局,不要仅仅停留在故事情节中。引领学生总结出伊索寓言的故事套路,尝试着把这种结构布局运用到平时的作文中去,助推学生习作能力的发展。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下册课文《螳螂捕蝉》是一则家喻户晓的中国寓言故事,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清晰,情节跌宕起伏,篇末点出了寓意,人们读后获得了深刻的启示和教益:“不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隐伏的祸患”。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感悟,以寓言为纽带,在叙事习作中,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文末写出点睛之笔,言中之意、语中之理喷薄而出,这样写出来的作文结构完整,情节生动,让人刻骨铭心。

引寓言之渠,活习作之水,在大道无痕中学生言语生命得以有效发展,习作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益得以提升。

猜你喜欢
寓言寓意道理
时装寓言
这只猫说得好有道理
模仿老鹰的乌鸦
道理
智珠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喜欢你,有道理
A FABLE寓言
寓言的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