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方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人们希望能够接受教育的要求与教育普及之间的矛盾,而是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十分有限之间的矛盾。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不仅涉及学生的发展、家庭的幸福,也事关教育公平的实现,更涉及国家、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化解这对矛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难以根本改善的条件下,名校集团化可以扩充和再生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实现优质教育共享,满足学生和家长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一、名校集团化是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的现实选择
1.名校集团化能有效化解名校个体发展所不能解决的“择校热”难题
名校作为区域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容易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追捧,但是,一定区域内的名校在数量上往往是有限的,其能够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也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择校热”就成了名校凭借个体的发展而不能有效解决的难题。
而名校教育集团化是由企业集团演化而来的,借鉴了企业扩张策略和运作方式的学校发展模式。名校集团化就是由名校作为龙头学校来牵头,通过一定的结构方式吸引薄弱学校或普通学校加入,进而组建起由几所学校乃至更多学校为成员的教育集团。龙头学校通过文化引领、师资输出、管理辐射等途径让成员学校迅速成长为名校,从而实现扩大或再生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在当前很多区域内,因政府教育投入的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名校在数量上已经达到上限。新建名校在短期内也不可能形成。如果不借力名校集团化,原有名校面临的“择校热”问题将不可能真正得到解决,学生和家长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也难以真正得到满足。因此,只有以名校为抓手,通过名校集团化来扩充和再生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名校个体发展不能解决的“择校热”问题,满足学生和家长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2.名校集团化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全覆盖和共享
要扩大优质教育的覆盖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就必须要有足够的优质教育资源。名校集团化的本质在于扩充和再生优质教育资源,为社会提供足够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名校集团化通过名校输出充盈的文化、先进的管理、优秀的师资等来带动和引领成员学校的发展,让成员学校也能够提供与名校同质的优质教育资源,使更多的人能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和家长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名校集团化的突出优点就是可以以“点”带“面”,即由一所名校牵头,通过文化引领、管理输出、名师培育等方式来组建不同的名校集团,不仅可以扩充名校的成员,也可以遍地开花,进而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充和再生,让名校学位变得不再“一位”难求,实现学生可以就近或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例如,成都市借助龙头名校的力量,组建成不同的名校集团,如成都七中教育集团、成都石室教育集团、树德教育集团等。这些名校集团中,通过龙头名校的积极作用,各成员学校迅速发展起来,能够提供与名校同质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样,原来那些名校的学位也不再供不应求,学生和家长也不再为了上成都七中、树德中学、石室中学这些名校而挤破了头,而是可以就近读名校。同样,在全国各地,也有很多通过名校集团化扩充和再生优质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育全覆盖的成功例子。实践表明,名校集团化是在政府教育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实现优质教育全覆盖,满足学生和家长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需求的现实选择。
二、名校集团化实现优质教育全覆盖的举措
1.文化引领,体现各个成员学校的不同特色
名校的产生,总是和一定的学校文化联系在一起的。不管名校的规模如何扩大、校长如何更替、校址如何搬迁,唯一不变的就是名校经过长期沉淀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中最核心的部分——教育价值取向、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人才观等是决定学校是否能成为名校的主要因素。当一所学校积淀了良性的、固化的文化,学校长远发展就具备了坚实的发展基础和充足的发展动力。正确的教师观、学生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不仅仅是体现了学校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更主要的是,可以通过这些观念的作用和影响,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使用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而这些正是优质教育的标志或象征,是学生、家长和教师努力追求和期望实现的目标。因此,名校集团化的首要任务就是名校通过文化引领,让成员学校认同名校的文化价值理念,认同名校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通过移植名校文化、改造名校文化,形成具有名校集团共同核心要素的学校文化价值取向,从而真正形成名校集团共同体。与此同时,成员学校借助于名校文化的引领,基于自己的特色和发展潜在优势形成自己的学校特色文化。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名校集团化过程中的过于“同质化”和名校“牛奶被稀释”的现象,也可以提供更多各具特色的优质教育资源,从而满足学生和家长对不同类型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2.管理辐射,消除成员学校与龙头学校的差距
无论是哪一所名校,总是拥有先进的学校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举措。名校的这些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举措是其在成名的过程中经过长时间的教育教学实践,通过学习、实践、提炼、总结而形成的稳定的管理经验。这些管理经验不仅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也符合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根本利益,因此,也能够得到学生、家长和教师的认同和遵循,对于指导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那些薄弱学校,在学校管理上往往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利于调动师生参与教育教学的积极性,更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这是制约普通学校或薄弱学校难以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主要原因。改革学校管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提供尽可能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已经成为普通学校或薄弱学校面前的主要任务。为此,龙头名校在名校集团化的过程中,要努力通过名校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举措的输出来辐射、带动、引领成员学校在管理上的变革,让成员学校吸收、借鉴名校中与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符合的管理模式、管理举措,扬长避短,向名校看齐并尽可能体现成员学校自己的管理特色。只有当每一个成员学校在学校管理上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体现了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利益时,才能激发各方面的巨大潜力,进而能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逐渐消除成员学校与龙头名校的差距,也才能有效地消除“唯名校是图”的“择校热”现象。
3.名师培育,实现集团学校师资力量同步提升
名校成名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拥有一支能得到学生、家长和行业教师认可的名优教师队伍。名优教师队伍可以保证优质教育的提供,满足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名校集团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努力实现成员学校的教师“名优化”。龙头名校要通过名师输出,名师带徒等方式加强成员学校的教师培训,让成员学校的教师尽快成长起来,成为成员学校自己的名优教师,让成员学校同样能够提供优质教育。因此,龙头名校可以派遣名优教师到成员学校开展科研、教学等专题讲座、上示范课公开课,发挥名优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让成员学校教师能深切地感受名优教师的教育理念,学习名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等,也可以让名优教师与成员学校教师开展师徒结对,实现一对一的指导、帮扶。成员学校也可以派遣教师到龙头名校跟岗研修、观摩名优教师的课堂教学,接受名优教师的现场指导。学校之间也可以通过组建名师工作室,形成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并聘请区域外的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等开展理论培训、学科实践技能展示、教学案例分析等,帮助教师从理论上开阔视野,从实践上发展专业技能。此外,学校之间还可以组建校际联盟,搭建校际交流互动平台,通过校际交流与联动培训来发展自己的名优教师。只有成员学校本土名优教师队伍的发展壮大,才能真正实现教师的“名优”均衡化,提供与龙头名校同样的优质教育资源,满足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综上所述,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名校集团化是实现优质教育全覆盖的现实路径。通过名校集团化,不仅可以扩充和再生优质教育资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满足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但是,如何更好地推进名校集团化,发挥名校集团化在实现优质教育全覆盖进而促进教育公平中的作用,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和大胆尝试。
(作者单位:四川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