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最后一课》是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教育、了解法国文学的教材。此文细节描写真实,环境烘托巧妙,叙事线索清晰、取材集中,文笔简练,结构紧凑,主题鲜明,可圈可点之处实在太多了。如果按照阅读小说的一般套路去教学:理线索、画结构、析人物、品语言,如同解剖麻雀,面面俱到,必然会湮没小说的美趣,而且学生也不一定都能消化、吸收,导致面面不到。这样文章虽美,却不能对学生的“读”和“写”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样的教学不能不说是遗憾。思来想去我认为与其面面俱到,不如选点突破,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哪怕只是一点,学生能真正化为己有,形成自己的能力,不正是我们所追求的高效课堂的境界吗?于是我反复研读教材,并根据七年级学生的感知和接受能力,最终确定以“出色的心理描写”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写作专题训练。
一、以文为例,探究写法
心理描写具有很强的隐藏性,它不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那样可感。最常见的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就是借助“他想”“我认为”之类的词语来陈述,即进行内心独白。显然这种方法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和臆断性,因为过于直白就缺少了意蕴,所以高明的作家,总是弱化主观的介入,往往利用心理存在的独特性,于“藏”处来显示人物的心理。课文《最后一课》的作者都德就是因为善“藏”而把人物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跃然纸上。教学本文时可组织学生在通读课文整体感知之时带一双慧眼去发现课文在刻画人物方面的独特之处,学生的发现有可能精彩纷呈,教师可在充分肯定学生敏锐观察力的基础上,顺势引导学生分析本文在心理描写上的艺术特色。进而精读本课中有关心理描写的典型语句或片段,分析提炼心理描写“藏”的常见形式与表达技巧。这样切入课文,既让学生明确了学习主题,又让学生从思维上进入了活跃状态,产生继续探究的兴趣。
二、训练反馈,强化技能
描写,是文学作品的一种最重要的表达方式。没有描写,就没有文学。而在起始年级对学生做好有效引导,让其打下坚实的描写底子,对其写作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是很有好处的。
在学生自主探究,充分了解心理描写“藏”的技巧之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一定的写话情境,引领学生快乐积极地进行语言表达实践,在实践中消化,巩固所学的技法。例如,设置下列情境让学生完成写话练习。
情境一:
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原本答应给你买条漂亮的牛仔裤,可你回到家,发现妈妈给你买回来的仍是那种你已经穿了多年的恶心的宽大的运动裤。
试想象你未到家前的高兴和期盼的心情,以及当你看到运动裤后的反应、内心想法写一小片断。
情境二:
老师在上课铃响后五分钟了还没进教室,在老师迟来的五分钟里,你在想什么呢?
情境三:
眼看天色越来越暗了,可进山打柴的父亲却还没有回来,这时的你焦灼不安……
这样学一文,抓一点,练一点,长一能,长此以往,学生的能力就会成螺旋式上升。如果课前老师的预设过多,课上学生自主探究和自由发挥的空间就会越少。
三、交流展示,分享收获
展示环节是有效课堂中最重要的部分,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是打开学生乐学的钥匙,还是课堂教学成果的最好检验。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发表、呈现、演讲的舞台,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找到自信。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既应虚怀若谷、循循善诱,让互动与展示更加充分;还要随机应变、因势利导,以期课堂展示的精彩生成。
这样的设计,删繁就简,课堂节奏紧然,“探-练-展”环环相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无缝对接,借助写作经验来阅读,在阅读分析中进一步反哺写作,二者相得益彰。所以老师在设计教学流程的同时,除了备教材,更要备学生,精心选择适宜巧妙的突破口才行。这样,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着智慧,充满着情趣。
[作者通联:湖北南漳县巡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