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莲法师与四川尼众佛学院

2016-05-14 12:36照心
文史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赵朴初佛学院法师

照心

隆莲法师(1909—2006),俗姓游,名德纯,又名永康,自号铭燕,法名隆莲,又名仁法,别号文殊戒子、清时散人、一行等,1909年5月2日出生于四川乐山。隆莲法师一生精通英语、藏文等,于文、史、哲、医术、诗词、书画均有造诣,曾被誉为“巴蜀才女”。1941年,隆莲法师礼四川佛门泰斗昌圆法师剃度出家,旋后于莲宗女众院从事佛教尼众僧伽教育,为尼众教育的开创者。她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委员、常委,中国佛教协会理事、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副会长,四川省佛教协会秘书长、会长、名誉会长,成都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等职,为中国佛教的复兴、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曾说:“隆莲法师是当今比丘尼众中第一人,将来续编高僧传或比丘尼传,应该有她。”1953年,隆莲法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聘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时年44岁。

隆莲法师一生心系佛教教育,心系佛教人才的培育,认为僧伽教育是佛教的命脉;要把佛教发扬光大,搞好佛教事业,必须要有一批能讲经弘法和寺院管理方面的人才。众所周知,“文革”给中国带来重大灾难。1978年“文革”结束后,全国佛教正是百废待兴。七十余岁的隆莲法师见国内佛教“丛林秋晚,老成凋谢”,不禁深为法门悲叹。她不顾年老体衰,到处奔走,呼吁倡办“四川尼众佛学院”,以解决当前尼众僧团青黄不接,人才严重匮乏的迫切问题。她在不同的场合反复强调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1982年9月26日,隆莲在四川省政协常委会上提出:“如何能实现在宗教工作者队伍中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国家需要的一代新人,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我们有责任从这方面去努力。”

1995年9月,隆莲法师在北京中国佛教协会向赵朴初会长汇报说:“为弘扬‘人间佛教思想,弘扬佛教文化,必须付出艰辛和努力,树立无我无私的奉献精神,真正培养一批有学有修的佛教人才。佛门文化博大精深,很多出家人文化水平低,远不能适应社会和佛教的发展。佛教不仅是信仰,而更重要的是应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来弘扬。不迅速培养一代较高文化水平和素质的佛教徒,是不能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这一光荣而伟大任务的。”

1995年隆莲法师在接受《北京晚报》记者采访时说:“办好尼众佛学院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提高尼众佛教徒的素质,弘扬佛法。作为今天的出家人,不光需要接受普通教育,还要接受佛学教育。特别是妇女,过去社会地位很低,学习文化机会很少;现在地位不同了,但如果文化水平很低,社会地位还是不能真正提高。再说,佛教里头也有搞邪教的,我们办尼众佛学教育在于把她们引向正路;因为只有有了文化,才不容易上当、信邪教、走邪路!还有的信教了就只知道整天念几遍经、磕几个头,别的什么事也不想干了,那是不行的!文化水平高了,能做的事多了,妇女的地位才能真正提高,信教的人也是这样!”

早在1980年12月,隆莲法师就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代表大会上提出要办好佛教院校,并首次提出创办尼众佛学院。隆莲法师的意见得到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的称赞和支持。1984年,赵朴初会长在中国佛学院教务会上说:“隆莲法师对培养佛教人才很有远见,她在第四届佛代会上,就呼吁创办一所尼众佛学院,说现在已经有几所男众佛学院,还没有一所女众佛学院,比丘尼的文化水平亟待提高。还说她本人愿为培养女众人才献出后半生的时间和精力。”

然而在中国佛教史上毕竟还没有过尼众佛学院。要办一所佛教女子高等学府在“文革”结束不久的20世纪80年代初是很困难的。但隆莲法师并未灰心。她利用成都爱道堂、铁像寺两寺开始对尼众教育进行探索。在“文革”之前,隆莲法师已于爱道堂为年轻的比丘尼和居士讲经说法,只是当时不太系统。此时法师便利用铁像寺地处市郊,环境幽静的优势,将草创的前期佛学培训班下设于铁像寺内,并取名为“吉祥律苑”, 以“吉祥律苑”名义作为弘法道场,以弘扬佛教戒律之学, 表达其重整戒律的愿望。此时佛教处于恢复时期,僧纲不振,不如法不如律的现象普遍存在,法师为此特向年轻的比丘尼传授有关戒律方面的知识和仪轨。她在培训班的课程中安排了大量戒律内容,以期由戒而定,由定生慧;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出一批比丘尼戒师,以为斯里兰卡传授二部僧戒作准备。因为我国二部僧授戒是由斯里兰卡传入,后该国反而失传。1980年以来,斯里兰卡政府及佛教界曾多次通过我国政府及中国佛教协会礼请隆莲法师为该国剃度尼众传授二部僧戒。

1982年8月17日,隆莲法师再次提出创办佛学院的要求,在经国务院宗教局呈国务院《关于开办宗教院校的请示》中将“成都铁像寺尼众佛学院,由现有学员11人,增加30人”。9月10日,《请示》获批。10月,四川尼众佛学院筹备组成立,隆莲法师亲任主任。12月20日,筹备组经四川省宗教局向四川省人民政府呈报《关于我省开办四所宗教院校的请示报告》,确定四川尼众佛学院招收40名学僧。

是年,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明旸法师来成都,视察尼众佛学院选址。“吉祥律苑”的存在给赵朴老、明旸法师等中国佛教界领袖留下了深刻印象,使之最终决定将中国第一所全国性尼众高等学府——四川尼众佛学院创办于成都铁像寺。

在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和四川省政府宗教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时年75岁高龄的隆莲法师不顾年事已高,夜以继日地工作。当时的铁像寺虽地处市郊,环境幽静,但寺庙破损不堪,寺内房屋皆被村民和学校占用,仅存明代所建大雄宝殿一间。三位尼众靠种地度日,坚守寺中。为了佛教的未来,隆莲法师风里来雨里去,不辞辛苦。1983年国家批准四川尼众佛学院正式创办,并下拨专项资金维修铁像寺。区政府拨款15万元将学校迁安。为顺利迁移八家农宅,隆莲法师挨家挨户,一一劝说;又将“文革”中被红卫兵抄家其母所蓄存单、“文革”后补偿被扣工资和同参定静法师所有家资,全部用以补偿农户,这才促使八家农民从铁像寺内搬迁。

同时,隆莲法师还亲自规划修建方案,绘制平面图,全身心投入佛学院的筹建。她带领尼众和工人,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新建了玉佛殿、藏经楼,修建了教室、学僧宿舍,亲自撰写铁像寺山门联:“像法重辉圣尼寺,律传远绍铁萨罗”,还撰写山门匾额“真观”“正行”,又请赵朴初为四川尼众佛学院题写院名。

隆莲法师紧张而有序地全面组建佛学院领导班子,聘请教师,制订课程计划,撰写教学大纲和招生简章等等。至此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所专门培养尼众的高等学府——四川尼众佛学院正式成立。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任名誉院长,隆莲法师亲任院长,文殊院方丈宽霖大和尚、四川省宗教局干部徐平任副院长,乐山乌尤寺方丈遍能大和尚任教务长,贾题韬居士任教务主任,丁秀君任训育主任。该院学制四年(后改为三年),不仅学习佛学、佛教史、佛教修持,并且开设文化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较高佛学知识及文化水平,专职从事佛学研究、寺庙管理的尼众人才。

1984年5月23日,隆莲法师于北京参加政协会议期间,向赵朴初会长、国务院宗教局赤耐副局长汇报四川尼众佛学院招生、学制、校舍基建等问题,得到重视和肯定。赵朴初表示:“中国佛协想办一座尼众学院,一开始就考虑到国际意义,如斯里兰卡的二部僧戒已失传,多次希望我们派人传戒。斯总统贾亚瓦德来我国访问,特别会见我,又提到这个问题。因此,四川尼众佛学院培养的人才不仅要面向全国,而且还要面向世界。学制定为四年比较好。不要限于在四川招生,招收的学员一定要保证质量,将来若要出国传戒,人才要拿得出去。”

赤耐则表态:“赵朴老的意见我同意。请法师回去后与省宗教局共同商量,抓紧筹办,争取早日开学。”

当年7月15日,全国政协落实宗教政策调查组在赵朴初会长带领下抵达乐山,考察乌尤寺。17日下午,调查组专程考察四川尼众佛学院。赵朴初亲切会见铁像寺全体师生员工,并发表重要讲话:“四川尼众佛学院是全国第一所尼众学校,不仅我国佛教徒关心,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注目。此院有法师在,学习条件好,你们遇此殊胜因缘,一定要好好学习,以期将来弘法利生,不辜负党和国家以及诸位大德的期望。”

8月22日—23日,隆莲法师主持创办的四川尼众佛学院面向全国招生,考点分设成都文殊院,重庆罗汉寺,长沙开福寺,昆明、贵阳、杭州、开封、合肥宗教局等处。隆莲法师亲自监考成都文殊院考点,共招收第一届学员40名。

10月14日—15日,爱道堂和铁像寺喜迎四川尼众佛学院第一届来自四川、山西、云南、湖南、贵州、安徽、浙江、陕西、河南等九省40名学僧报到。11月1日,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所专门培养尼众的高等学府——四川尼众佛学院正式行课,隆莲法师亲自教授学僧戒学、慧学,每周授课二十余课时,上殿课诵,过堂用斋,坐禅修定,行住坐卧,亲临示范。

12月3日,隆莲法师对采访的新闻媒体说:“现在中国正处在兴旺发展的时期,中国的佛教事业也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能有这么好的条件学习佛法,这些尼众真是赶上了好时代……”讲话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以《中国第一所尼众佛学院》为题,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四川尼众佛学院的创办情况。

这所中国比丘尼高等学府从对外开学之日起,院长隆莲法师就始终按照佛教院校办学的方针,认真搞好教学,严格各项规章制度,坚持学修并重,坚守“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的道路,认真抓院纪道风,既重视学僧的信仰建设和爱国爱教思想的提高,又重视学僧佛学知识和其他文化知识的增进。

在四川尼众佛学院开学典礼上,隆莲法师说:“爱国爱教,遵纪守法。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将此身心奉尘刹,努力修学,弘扬佛法。我们要加速提高佛教专业知识,也要相应提高一般文化知识水平。我们要守护我们所爱的三坛大戒,成为模范的僧伽;同时也要遵守国家法纪,尊重社会道德,成为模范好公民。佛教的财富,没有比僧伽人才更重要的了。我们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业务水平,就是为佛教积累不可估价的财富。教由谁来代表,由僧伽代表。僧伽的身口意三业,随时代表佛教,作无形的宣传。我们要不断地学习进步,改造自己,提高自己,直至成佛,方为报佛恩、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方为真正的爱佛教。这样的爱教,与爱国是一致的,不是对立的。”

为此,隆莲法师从佛教事业的实际出发,提出三个层次的办学宗旨:一是培养寺庙管理人才,二是培养佛教教学人才,三是培养佛教研究人才。这也就是说,学生毕业后,最起码也要成为寺庙的管理人才。

1992年夏,隆莲法师于尼众佛学院为学僧题词:“依戒定慧为天人师,无为无逸多闻多思”。她开示学子:“我就给你们写了这几个字‘为天人师,后面还加了四个字,佛学院开多少科?就开这三科‘戒定慧。戒定慧是佛学院三科专业,最后目的要达到什么?为天人师, 天人师就是佛。最后的目的是要达到成佛,不但要为天师,也要为人师。闻了还要思;要通过自己的思考,不要生搬硬套。要把佛法教理,通过自己的思想把它接受下来,然后才放在无为无逸精神上来修行。所以,这个就是我们佛学院的精神。我从前也提出,赵朴老提了四个字‘多闻多思,我想再提四个字‘无为无逸,可不可以给别人当师父,要学这个目标,不是说真正成佛就结束了。”

隆莲法师常对她的学僧说:“我们这一代人已是强弩之末,要不了十几年就会消失,而弘扬如来正法的重担就落在你们身上,要勇于承当啊!”寥寥数语,既是法师的肺腑之言,也是她对后学的殷切希望。凡闻之者,无不为之动容!

时光荏苒,弹指须臾。当年从尼众佛学院走出的一批又一批的年轻法师,很多人担任了全国各地寺院、名山大刹的知客、监院、住持等重要工作,有些则担任各地佛学院的教师或研究人员,有的还被选为各地省、市的青联委员、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也有的走上各级佛教协会的领导岗位,成为当今佛教寺院或各级佛教协会、院校的中坚力量。一大批有学有修的法师遍布全国,正所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她们没有辜负隆莲法师的心愿,继承了隆莲法师的使命,传递着隆莲法师的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各自的力量,日夜为中国佛教的弘法而勤奋工作,辛勤劳动,默默奉献……假若隆莲法师知悉,定当于佛国净土熙怡微笑。

此时笔者想起了赵朴初会长所讲的一段话:“隆莲法师为了寻求真理,不惜牺牲一切世间利乐,不避一切艰难险阻,终于掌握到真理的火炬,而又不辞高龄和病苦,尽一切心力,把火炬燃得更光明灿烂,然后交给后一代的人。她的坚强愿力,恳切的悲心,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在我们佛门中堪为师表。隆莲法师是当代第一比丘尼。”这当是对隆莲法师最好的评价!

祈愿隆莲法师不舍娑婆,乘愿再来!愿恒河自在,慧灯常明!

猜你喜欢
赵朴初佛学院法师
品读《茶禅诗书赵朴初》
国服法师Davie Wang,物理暴击100%
弯腰的哲学
弯腰的哲学
论如何成为一名法师
论赵朴初对佛教教义的现代性诠释
歌德今秋力推赵朴初书法
Christian Concepts in A Tale of Two Cities
不见悲则喜
AN ODE TO THE MOUNTAIN GOD 法师与山神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