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经济学分析

2016-05-14 15:08李绍荣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6年5期
关键词:新兴市场共同市场互联互通

【摘要】我国现阶段的“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初期开放战略的转型和升级,其目标是开发和培育沿线欠发达国家或经济体的市场,加深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经济互联程度,形成共同市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可以归结为从经济互联到经济互通,而经济互通就是在经济互联的基础之上,降低产品、资本的流动成本,实现稳定的一体化市场。同时,经济政策和相关市场规则等也要协调统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最终将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赶上发达国家经济并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中。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 新兴市场 互联互通 共同市场

【中图分类号】F11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16.05.005

“一带一路”战略:时代背景与研究现状

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发表演讲时表示,各国应采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同年10月,习主席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又提出中国同东盟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高瞻远瞩、审时度势,不仅向沿线各国展示了中国打造互利共赢、共同命运体经济圈的发展决心,也反映了我国应对国际国内形势变化的战略决策能力。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均受到波及,危机向纵深发展。而2009年欧洲部分国家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使得欧盟各国受到拖累,欧元区面临长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乃至产业政策的调整,全球经济复苏的希望再次受到重创。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美国2008年和2009年的GDP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3%和-2.8%,进入2010年以来稳定在2%左右,与危机前3%~4%的增长相比乏善可陈;欧元区的主要国家,如法国,近三年的GDP年均增长率不到1%;日本今年经济也是增长乏力,2012、2013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8%、1.6%,2008、2009、2011和2014年的增长率为负值。①中国的出口也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来自中国统计局的数据表明,我国自2010年起GDP增速放缓,即从两位数降至个位数,我国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近年来也不断波动,在某些年份甚至是负增长。2012年美国出台振兴制造业应对投资和消费放缓,2008年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我国通胀压力巨大,创新能力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使得我国产业调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迫在眉睫。②

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解读“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动因、实现路径等,他们的观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需要。张文木(2014)认为新疆连接中亚一带在历史上有被分裂势力规律性地多次重复过的地缘战略取向,所以中国必须未雨绸缪确保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安全。赵华胜(2012)在解读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时认为这是对中国主导的“上合组织”的挑战,中国应该不反对、不主动,从中国的需求出发。我们可以认为中国“一带一路”战略是对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反击。二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董锁成等(2014)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贯通欧亚大陆,经济发展两边高中间低,产业发展分工互补性强。并且中亚地区可以为我国提供石油等能源,我国也可以利用公路、铁路、海路等多种运输方式构建跨大陆板块的交通经济带。高新才(2014)认为,依托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发展通道经济,可以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也是激发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的必然选择。三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升级和区域一体化的需要。白永秀和王颂吉(2014)认为,建设丝绸之路有助于培养新的经济增长极,推动经济重心西移,并且有助于构建新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在区域内推进经济一体化。丁晓星(2014)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具有多重战略意义:可以深化中国与大欧亚地区国家的经济合作,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可以深层次推动西部大开发;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推动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等。

总的来看,学界对“一带一路”的分析主要从政治、地缘、军事、外交和经济等方面,对于我国经济的作用也多与“区域一体化”“上合组织的延伸”“西部大开发的深化”相联系,并没有认识到“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是我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战略的转型和升级。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外汇匮乏,外贸规模极小,外资尚未进入,使得我国外贸主要依靠低端产品,甚至原材料出口和初期加工贸易。在进一步的经济开放中,我们只能选择向外国部分开放国内市场,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资金以及丰富的市场运作和企业管理经验来发展我国的经济,增加经济产能,以满足国内和国外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我国的产能部分地满足了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曾一度在发达国家市场中出现“中国制造”一词。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萎缩,我国经济产能过剩问题凸现出来,因此当前我国需要进一步的国际性开放战略——不仅需要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以及稳定和满足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还需要开发欠发达国家经济体市场,通过经济的互联互通,向欠发达经济体直接投资,开发这些国家的市场,使我国的经济产能进行转型和升级,并进一步扩大产能规模。

本文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开发战略的梳理,旨在分析“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经济内涵和实质,以说明该发展战略的经济影响。文章结构如下:前言部分介绍“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背景及学者的主要研究认识,第二部分介绍我国初期开放战略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的特点,解析“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第四部分主要说明如何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第五部分是对“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经济影响的展望。

初期开放战略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梳理。1978年进行的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史最伟大的变革之一,中国告别了计划经济束缚的内向型经济体制,彻底结束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发展道路。我国选择何种开放战略、何种开放政策和形式,都是在仔细考量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后做出的战略选择。对外开放战略,不仅仅是市场化战略、体制改革战略,也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国际化战略。很多学者对这一开发战略的发展过程有诸多研究,本文主要结合江小涓(2008)和谭肖肖(2010)的研究,介绍我国开放战略的发展历程,并将我国的开放历程分为四个阶段——改革开放启动与探索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阶段和开放战略转型升级阶段。前三个阶段为初期开放战略阶段,下面对每个阶段的经济形势和开放政策等作简单描述。

改革开放启动与探索阶段。本阶段时间跨度为1978~1992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局面后,我国人民当时的迫切要求是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居民生活水平。1984年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把对外开放确定为长期“基本国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试验阶段,我国历经“价格改革”“财政改革”“外汇改革”和国企放权让利等多种改革,为建立市场经济打下了基础,也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

由于对外开放没有经验可循,我国在对外开放战略中选择了“试点”的方法,1979年中央下达文件,首先设立深圳、珠海、厦门和汕头为经济特区。中央对特区采取特殊的财政、税收政策,对外商投资的企业尤为照顾。在经济特区的成功实验下,对外开放的区域不断扩大。1984年,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等14个沿海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1985年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初,中央又决定将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全部对外开放。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建立也加快了沿海各省的发展。外贸出口行业不仅成为沿海各省资金的重要来源,也推动了对外开放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产能得到大幅提高。以广东省为例,日用电器、塑料、精细化工、服装、玩具、制鞋等当时的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从1980年到1989年,出口额猛增21倍。这种试验性、逐步探索的对外开放模式增强了进一步改革的信心,也为扩大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阶段。本阶段时间跨度为1992~2003年。1992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进入新时期。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1992年至2003年期间,除了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我国的GDP增长率低于8%,其他年份GDP增长率均高于8%,在90年代初期一度超过10%。经济体制改革释放的政策红利在这一阶段为经济助力不少,外汇、外贸政策的改革也继续有条不紊地进行。1994年起,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实现双汇率制并轨,开始实施外汇收入结汇制。90年代中后期,为了配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并规范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在金融、会计等领域的规则制定全面与国际接轨。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外贸出口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尤其是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对我国出口产品冲击很大,但是也为我国提供了一个优化部分产业结构的机会,“出口替代”的贸易模式逐渐被“引进来”“走出去”的开放贸易模式代替。

这一阶段对外开放从有选择的政策性开放到全面政策开放过渡。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定下了继续开放的基调,党中央对于深化开放的问题达到了共识。1992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芜湖、九江、岳阳、武汉和重庆5个城市。后来又批准了合肥、南昌、长沙、成都等共17个省会为内陆开放城市。1993年1月,成立上海浦东新区。到90年代中期,全面外向型经济体系基本建立,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多形式、多层次,由点及面的开放格局。在2001年,中国经过多年谈判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外开放战略出现新的格局。

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阶段。本阶段时间跨度为2003~2012年。加入新世纪后,我国GDP继续保持高增速,外贸依存度进一步提高,2007年达到66.6%,出口占全国总额的57.1%。出口产业劳动密集程度较高,吸收就业能力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同时也成为大进口国,2006年,中国是美国和欧盟第五大出口目的地,是日本第二大出口目的地,也成为吸收海外投资的大国。201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平均年增长率8%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变化对世界经济亦有较大影响。

这一阶段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和区域经济组织,在东亚、东南亚影响力日益增加,积极参与“东盟”的合作,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以解决边界争议。在国内加强自贸区的建设,在对外政策方面逐渐取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并逐步建立起适合国际竞争的一整套制度框架。

开放战略转型升级阶段。本阶段时间跨度为2012年至今。经历“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形势总体虽有所回升,作为经济体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区域性合作也取得突破性进展:2014年,与韩国结束自贸区谈判,中日韩自贸区建设指日可待。但由于发达国家经济萎缩,使得我国经济的出口市场减小,美国、欧盟、日本等传统出口市场缩小,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政策增多,我国需要在国内国外同时寻找新的产品市场,这种全球经济“后危机”时代发展模式转型及经济结构调整,使我国经济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压力;加之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不仅给我国带来成本推动型通胀压力,还使得加工贸易难以为继;我国逐渐从能源出口国转变为能源消费国;部分产业产能过剩,资源消耗型产业需要进行产业转移和调整;城镇化率与世界主要国家相比仍然偏低。逐步开放的过程也使得我国区域性发展不平等现象严重,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明显优于中部、西部地区。针对这些多年积累的问题,我国政府适时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这是对初期开放战略的根本转型和升级。

初期开放战略需要转型升级。通过上文的梳理,简要说明了初期开放战略的意义。初期开放战略主要指的是我国自改革开放到2012年向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采取的自主但被动的经济开放战略,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可以划分为经济形成外向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两个阶段。综合不同学者的定义,外向型经济主要是指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其理论基础为比较优势理论,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目的;实现途径为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多为初期加工品;多利用税收等政策吸引外资,对出口企业退税增加其出口,对国外市场和资本的依赖性较重;这一时期,我国经济承接了发达国家经济体劳动密集的产业和生产技术,出口商品主要是满足发达国市场的需求。但经历了1997年金融危机后,这种需要大量资源消耗和劳动力成本低下的对外加工贸易面临巨大挑战。2000年后我国首次提出“走出去”战略,提出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这种格局需要国内市场经济体制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体制(即国际市场规则)接轨。从国内开放制度试验区看,经历了出口加工区、综合保税区,到现在的经济自由贸易区的试验过程。但在欧美国际市场疲软的当今,这种对外开放的格局也受到了挑战。

通过近30年的自主但被动的开放发展,第一阶段主要依赖向发达国家市场出口商品,同时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用资源和环境的恶化换来了初步发展;后一阶段优化了部分产业结构,也努力向国外市场出口,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发达国家市场,同时培育了国内市场,但这些都是被动式地适应发达国家市场需求而采取的对外开放政策。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经济出现大幅度下滑,对中国产品的需求自然也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进而致使中国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初期开放战略已经难以维系,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培育市场,主动地开发国内和国外市场,特别是欠发达国家的市场,并建立起一套适合新兴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性规则。这些是现阶段我国必须并且有能力做到的,“一带一路”的对外发展战略就是应这一要求而提出。因此,“一带一路”不仅是初期国家开放发展战略的转型与升级,也是应新时代和新的世界经济环境要求而提出的新的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它的实施必将对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较为深远的重大影响。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

从前面的论述可以发现,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亟须对初期发展战略进行转型和升级。我国不仅需要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稳定发展发达国家的市场,同时还迫切需要开发欠发达国家的新兴市场。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正是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基础上对初期发展战略的转型和升级。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特点。“一带一路”东起东亚经济圈,途经东南亚、中亚、南亚、西亚、非洲等地区,横贯亚欧非大陆,直通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处于“一带一路”腹地的广袤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但却拥有强劲的经济发展潜力。

东南亚地区包括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东帝汶和越南等11个国家。东南亚地区人口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第四大进出口贸易地区,是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地区之一。东南亚地区主要出口产品为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具体而言,东南亚国家普遍在石油、天然气、橡胶、木制品、农产品、水资源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其中,印尼油气资源位列地区之首,为欧佩克成员国之一。由于东南亚地区工业化时间较短,工业基础薄弱,主要依靠外国直接投资推进工业化进程,基础技术、高新技术发展能力较弱,因此,该地区生产能力相对较弱。

中亚地区包括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土库曼斯坦等5个国家。中亚地区地处亚欧大陆中部,为战略要地,具有特殊的地缘特征,是大国势力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必经之地。中亚地区是内陆地区,距海较远,对外贸易发展水平较弱。中亚地区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干燥,自然条件恶劣,荒漠、半荒漠、草原占据了地区绝大部分面积,水利发展滞后,农业发展水平较弱。中亚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具体而言,石油、天然气、煤炭、铀矿、铁矿、锰矿、铜矿、钨矿、钼矿、铬矿、铅锌矿等自然资源储量丰富,位居世界前列。

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不丹、阿富汗等8个国家。南亚大部分地区河网密布,降水丰富,水利设施众多,农业发达,人口密度极高。南亚地区基本上均为欠发达地区,工业基础薄弱,城市化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由于喜马拉雅山脉、苏莱曼山脉等高大山体的隔绝,南亚地区与亚洲其他地区之间在地理空间上相对独立。南亚地区南临印度洋,港口较多,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占GDP的比重普遍较高。

西亚地区包括伊朗、伊拉克、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叙利亚、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也门、阿曼、阿联酋、科威特、黎巴嫩、塞浦路斯等19个国家。西亚大部分地区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地形以高原为主,农业发展不足,但中部地区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农业发达。西亚地区是亚、欧、非三洲的结合部,是东西方贸易交往的交通要道,是联系三大洲、沟通两洋五海的现代化陆海空交通枢纽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西亚地区石油资源异常丰富,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但分布不均,因此,西亚国家分为石油出口国和非石油出口国。石油是各个石油出口国的经济命脉,石油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中的比重都占绝对优势,其他产业如建筑业、运输业、商业等均以石油产业为基础。非石油出口国经济主要以农牧业为主,采矿业、加工业发展不足,但由于具有地理优势,通过收取高额的过境费用而获得石油之利。

非洲地区包括埃及、苏丹、南苏丹、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亚速尔群岛、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喀麦隆、南非等共60个国家或地区,其中53个为主权独立国家。非洲大陆以热带气候为主,气候带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性分布。非洲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自然资源密集国家和欧洲及中东等发达国家经济联系紧密,位于非洲最富国家之列。除这些国家之外,非洲大部分地区土壤贫瘠,水资源匮乏,不适合耕种,农业发展水平极低,是全球最贫穷的地区。非洲地区对外贸易、吸收投资、居民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发展都比其他地区缓慢,使得非洲长期受贫穷困扰,人均预期寿命极低,暴力事件时有发生。

总的说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处于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与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之间的腹心地带,地理区位优势十分明显,是古往今来东西方贸易交往的交通要道。中亚、西亚、北非等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富集,但同时伴随着土地贫瘠,水资源匮乏,农业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基础技术、高新技术发展能力极弱等特点。南亚、东南亚等地区土地肥沃,水资源富裕,农耕文明发展程度较高,劳动力资源富集。撒哈拉以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产能力低下,居民收入水平极低,消费水平极低,长期遭受贫穷困扰。

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优势特点可概括为: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劳动力资源富集。“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劣势特点主要有: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吸纳国外投资能力较弱;基础技术、高新技术发展能力很弱。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地理位置的优劣往往能决定一国贸易运输的成本,从而决定该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水平,进而影响该国经济发展水平。中国地处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内地海岸线全长1.8万多公里,岛屿海岸线全长1.4万多公里,有6个海上邻国;陆上国境线全长2万多公里,有14个陆上邻国。中国拥有发展对外贸易的良好地理位置条件。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当代国际大宗商品贸易的主要标的,对一国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的土地资源丰富,土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土地辽阔,类型多样。中国能源资源储量丰富,是世界最大产煤国,水力能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中国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钨、锡、汞、钛、稀土等矿产资源位居世界前列。中国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等非常丰富,居世界前列。中国自然资源虽然总量大,但是人均占有量极低,进口依赖程度较高;而且中国自然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使得贸易成本上升,不利于经济贸易的持续发展。

人文环境的不同会导致各地需求的差异化,从而产生产品的差异化,进而影响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和贸易交往的流向。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多样化的民族资源丰富了出口商品种类。同时,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多文化融合的国家,这一局面降低了跨文化贸易成本。

产业结构决定了一国生产能力的构成,决定了该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优势与劣势。2014年,中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根据2012年数据,我国分行业增加值占比在5%以上的行业包括:制造业(31.1%)、农林牧渔业(10.1%)、批发零售业(9.5%)、建筑业(6.8%)、房地产业(5.6%)、金融业(5.5%)、采矿业(5.2%)。中国制造业中,又以通信、电子设备、计算机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为主。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的工业基础较好,经济生产能力较强。

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经济特点和中国基本贸易条件的分析,可以发现,沿线地区经济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存在较强的互补性。具体而言,体现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业投资等方面。

第一,资源禀赋互补性。自1980年至2012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从5.86亿吨标准煤逐渐跃升至34.11亿吨标准煤,并在201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极高,海上运输风险加大,能源安全形势严峻。相比之下,“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中,除了西亚北非以外,中亚、东南亚的油气资源富集,通过增加与这些地区的能源贸易,中国可以改善自己能源安全形势。

第二,产业结构互补性。“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大多处于欠发达状态,工业化时间较短,工业基础薄弱,工业化进程主要依靠国外直接投资推动;产业结构单一,大多为自然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并且往往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相比之下,中国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均具备一定优势,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势明显。因此,通过与中国进行贸易,可以极大丰富这些国家的产品种类,促进国民福利增加。

第三,技术结构互补性。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大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业化水平较低,国民收入水平低下,科技教育等事业发展不力,因此,这些地区在基础技术、高新技术方面的实力依旧很弱。而中国很早开始就注重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新技术的发展,中国技术结构相对完善,因此,可以与沿线地区形成良性互补。

第四,产业投资互补性。“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地区的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外直接投资带动,自身可用于产业投资、技术研发的资金严重不足。然而,与此相对的是,从2006年起,中国就已经是世界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在巨量资金的支持下,中国对外投资的能力十分强大。因此,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在产业投资方面可以形成强烈互补。

中国开放战略需要升级。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执行了开放国内市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雄厚资金的初期开放战略。自1978年至2007年,这一初期开放战略为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果,国民总收入增加72.1倍,国内生产总值增加71.9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加51.9倍;进出口总额增加469.0倍,出口总额增加557.3倍,进口总额增加390.1倍;经济规模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7%,成为贡献率最高经济体;外汇储备量迅猛增加,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不过,尽管现在我国经济规模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随着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外国主要经济体进口需求大幅减少,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国外市场占有的份额也随之萎缩,进而使得中国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与此同时,在中国制造的辉煌背后,还伴随着诸多其他问题,如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无核心知识产权、低技术含量等。

因此,初期开放战略在目前条件下已经不能维持,中国迫切需要对国家开放战略进行转型和升级。

“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之前学者的观点往往认为“一带一路”就是基础设施建设,这显然是不对的,“一带一路”实质上是对我国初期开放战略的转型和升级。初期开放战略强调的是开放国内市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雄厚资金等发展国内市场,并满足发达国家的市场需求。而“一带一路”战略强调的是,不仅需要国内开放市场,引进资金和技术,还需要主动开发欠发达国家的市场,将中国的资金、技术投资到这些国家或经济体,实现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实现国内产能冲突的解决,为中国铺就持续稳定发展的道路。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地理位置极其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劳动力资源富集,但是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吸纳国外投资能力较弱,基础技术、高新技术发展能力很弱。这些地区与中国形成了强烈的互补。中国将资金、技术、产能输出到这些需要的地区,帮助这些地区进行产业升级、产业结构调整,这不仅有助于发展开发这些地区的市场,还有助于升级中国国内的产业结构,促进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这是真正的互利双赢。因此,“一带一路”强调中国必须在初期开放战略的基础上,进行开放战略的转型和升级,那就是将中国的资金、技术投资到国外,主动向外开发市场。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顺应时势,实现了对初期开放战略的转型和升级,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任何战略要发挥功效,首先就必须要付诸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可以归结为经济互联到经济互通。

经济互联。所谓经济互联,就是指经济交往,是指经贸往来、人员交流。经济互联包含两个层次:一是产品的交换,实现初期经济互联;二是资本的直接投资,实现高层次经济互联。目前,“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短期目标在于,实现与中国直接接壤的沿线地区——中亚、南亚、东南亚地区之间的高层次经济互联,实现资本的直接投资。

事实上,中国与这些地区有着密切的经济贸易往来,其中与东南亚地区的贸易往来规模最大,与中亚地区的贸易往来增长速度最快。因此,中国已经与中亚、南亚、东南亚地区实现了初期的经济互联。中国与这些地区初期经济互联的特征在于:中国出口廉价消费品,而进口能源矿产资源。初期经济互联条件下,双方都能获得可观的贸易收益,增进两国福利,但是却不利于沿线国家的产业发展。因此,初期经济互联会引起沿线国家一定的抵触情绪,比如哈萨克斯坦曾明确表示不愿成为中国商品的倾销市场和原材料供应基地。

因此,“一带一路”战略经济互联的目标不能只停留在产品交换层次,而是要提升到资本直接投资层次。资本直接投资的经济互联层次,沿线地区可以大幅度地获得中国的资金、技术,以发展其国内的产业、工业基础,提升其国内的技术水平。

随着经济互联层次的深入,中国与这些地区之间交往变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稳定。根据李绍荣等(2011)的研究,当两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和人民对国际间稳定交往有较好预期的情况下,那么政府出于福利最大化的考虑,会选择执行零关税共同市场的政策。也就是说,随着经济互联层次的深入发展,中国与这些地区之间会逐渐形成初期的共同市场。

经济互通。经济互通就是指基础设施互相连通,结算货币相互统一,经济政策互相协调。经济互通的目标在于减少产品、资金的流动成本,实现稳定的一体化市场。经济互通是在实现了高层次经济互联并形成区域共同市场之后,进一步发展经济的必然要求。具体而言,经济互通包括基础设施的互通、政策规则的协调和人民币国际化。

基础设施互通。在形成了零关税共同市场之后,产品跨境流动的通关成本基本被消除。因此,产品流动成本中最主要的就是运输成本了。”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中,可选的运输方式较多:海运、铁路、公路、飞机、管道等。本来海运的边际成本是最低的,但由于中亚地区、西亚部分地区、南亚部分地区等没有临海港口,使得与中国间的贸易很难通过海运实现。因此,各种陆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就成为必须的了。考虑到这些地区均与中国西部地区接壤,基础设施互通应该以中国西部为建设支点。

在没有临海港口支撑的西部地区发展对外经济,目前最成熟、最理想的对外开放形式是综合保税区。所谓综合保税区,就是指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综合保税区其实就是以内陆虚拟港口为依托建设的保税港区。而虚拟港口的形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机场物流港、铁路交通枢纽、公路交通枢纽等。

总之,基础设施互通,就是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以中国西部综合保税区为起点及重要节点,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

政策规则的协调。经济互通的目标不仅在于减少产品的流动成本,还在于减少资本的流动成本。资本的跨境流动成本主要由不协调的市场规则、不协调的经济政策以及不同的流通货币引起。因此,要实现资本跨境流动成本的降低,就必须要协调政府间经济政策和市场规则,统一国际经贸往来中计价核算用的货币。这里首先解释政策规则的协调。

政策规则协调的主要目的在于降低资本的流动成本,限制垄断、鼓励竞争。市场规则与经济政策的不协调会使得跨国直接投资的资本面临制度风险,并产生不必要的适应成本,甚至产生不必要的摩擦和损耗。因此,政策规则的协调可以有效降低这部分成本。此外,在共同市场形成之后,市场规则与经济政策的不协调还会导致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在扩大后的市场上产生共谋、垄断等行为。这会导致之前构建共同市场的努力付诸东流,使得共同市场所带来的福利消失殆尽。因此,在共同市场构建完成之后,政府之间需要共同协调经济政策,鼓励生产者之间的市场竞争行为,规避生产者之间的共谋、垄断等行为。

人民币国际化。要降低资本跨境流动的成本,不仅需要协调政府间的经济政策和市场规则,还需要实现国际经贸往来中计价核算货币的统一。流通货币的不同会使得资本在不同货币区域流动时面临汇率风险,使得预期收益不确定性增加,从而不利于资本的跨境流动。事实上,随着国家之间经贸往来的发展以及人员交流的深入,消费者、生产者以及政府等部门必然会要求在商品计价、交易媒介等方面更加便利化,因而也就产生了对国际化货币的需求。目前,国际化货币被广泛应用于贸易计价结算以融通国际贸易;应用于资产计价结算以融通资产交易;还应用于官方外汇储备以配合央行政策。

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可以减少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进行直接投资的成本,还可以享有世界货币的发行权、调控权,增加自己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影响力,优化自身外汇储备结构,增加铸币税收入,规避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根据《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14)》中给出的货币国际化指数,目前主要的国际化货币有美元、欧元、日元、英镑。人民币国际化必然会面临来自现有国际化货币的阻力。在这些阻力下,人民币国际化合理的路径应当是,先周边化,再区域化,再全球化。

综合起来,经济互通就是在经济互联的基础之上,降低产品、资本的流动成本,实现稳定的一体化市场。

“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将带来区域内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展,贸易壁垒逐步消除,贸易自由化加速。随着经济互联的发展,资本的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展,进一步促使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共同市场的形成。共同市场形成之后,随着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政府间经济政策、市场规则的协调化发展,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一带一路”地区将逐步实现经济一体化。本部分展望”一带一路”战略的经济影响,主要考察“一带一路”战略对经济产能、产业结构、市场化程度、全球经济一体化等四个方面的影响。

扩大经济产能。“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将在横贯亚、非、欧大陆的广袤区域内形成共同市场。共同市场的形成,将使得产品跨境流动的关税成本基本消除,为中国及沿线国家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共同市场的形成,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产品跨境流动的交通成本大幅降低,驱使共同市场逐步走向经济一体化。这是中国生产者扩大经济产能的市场基础。与此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沿线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得到发挥,中国的自然资源劣势得到沿线地区的有效弥补,中国经济发展所需基础资源得到保障。这为中国生产者获得了扩大经济产能的物质基础。

基于以上市场基础和物质基础,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者自然不会放过任何获利的机会,因此,扩大经济产能成为了生产者的当然选择。

优化产业结构。“一带一路”地区虽然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劳动力资源富集,但大部分沿线地区工业化时间不长,工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基础技术、高新技术发展能力都很弱。这些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主要依靠的是国外直接投资。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向“一带一路”地区的直接投资力度加大,可以有效改善这些地区的产业结构,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自然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在中国为“一带一路”地区奠定产业结构平衡发展基础的同时,中国的产品获得更大的需求,产能过剩问题得到根本解决,这就为中国国内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赢得战略性空间。中国向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在更广袤的区域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被优化产业得以向外扩散,中国可以更加专注于高新技术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提升并完善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是明确的产权制度,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准则是价格。中国进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思想起源于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建成市场经济体制的标志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及中共十四大的召开。虽然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历经了多年的努力建设,但是,到目前为止,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在很多方面依旧不完善,国有经济占比过大、布局过广、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一直十分明显,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依旧相对混乱,城乡二元结构相对差距不减反增。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可以大幅提升并完善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逐步发展形成共同市场,然后走向一体化。在如此广袤的市场上,市场竞争自然会非常激烈,生产效率高的企业得以生存,效率低下的企业自然会被淘汰。这一市场竞争的力量足以粉碎任何来自政府的对低效率企业的保护。因此,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国所有制结构必然需要经历大幅度的优化升级。随着所有制结构的大幅度优化升级,必须进一步完善产权制度,才能保障新型所有制形式的健康发展。这些产权制度的完善将有力地打破农业生产力的束缚,直接推动城乡二元结构的改善。因此,”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渐深入实施会不断提升和完善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初期形式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高级形式是世界经济一体化。所谓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区域内两个及以上国家或地区,在同一个由政府授权组成的超国家性质的共同机构之下,通过制定统一的对内对外经济政策、市场规则等,消除区域内阻碍经济贸易发展的障碍,实现区域内互惠互利、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经济上高度协调统一的有机体的过程。世界上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是欧盟,但是,事实上欧盟尚未真正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这是因为直至目前为止,欧盟依旧未能建成一个可以统一决定所有成员国的经济、财政、货币、关税、贸易和市场等政策的超国家管理结构。因此,世界经济一体化就更遥远了。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可以促进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但这一过程跨越的时期绝对是非常长的。第一阶段,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与沿线地区的经济互联程度不断加深,不仅有产品的交换,还有资本的直接投资,中国与沿线地区形成零关税的共同市场。第二阶段,在形成共同市场之后,基础设施逐渐实现互通,经济政策与市场规则逐渐协调统一,人民币成为区域内通用货币,中国与沿线地区逐步实现经济一体化。第三阶段,在世界范围内,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区域之间的产品交换、资本的直接投资也会逐步提升,进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共同市场,然后在此基础上,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互通程度不断加深,进而逐步实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以上三个阶段中,无论是哪一个阶段都将经历非常长的发展时期,因此,“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将是极其长远视角下的影响。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会不断加深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经济互联程度,形成共同市场。然后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经济政策与市场规则等不断协调统一,经济互通程度不断加深,逐步走向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推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因此,“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不仅能持续扩大中国及沿线国家的经济产能,不断优化这些国家的产能结构,促进市场经济的升级发展,还能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李雯轩、杨宾燕对此文亦有贡献)

注释

世界银行网站,http://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NY.GDP.MKTP.KD.ZG。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

参考文献

李绍荣、陶涛、李卓政,2011,《贸易基础新释与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分析》,《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第3期,第9~17页。

国家统计局,2015,《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统计》,第3期,第6~14页。

马莉莉、张亚斌、王瑞,2014,《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个文献综述》,《西安财经学院学报》,第4期,第63~69页。

蒋希蘅、程国强,2014,《国内外专家关于“一路一带”建设的看法和建议综述》,《中国外资》,第19期,第30~33页。

邹嘉龄、刘春腊、尹国庆、唐志鹏,2015,《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及其经济贡献》,《地理科学进展》,第5期,第598~605页。

殷保达,2012,《中国产能过剩治理的再思考》,《经济纵横》,第4期,第82~85页。

张文木,2014,《丝绸之路与中国西域安全——兼论中亚地区力量崛起的历史条件、规律及其因应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第3期,第4~27页。

赵华胜,2014,《美国新丝绸之路战略探析》,《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27~35页。

董锁成、黄永斌、李泽红、石广义、毛琦梁、李俊、于会录,2014,《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资源科学》,第12期,第2451~2458页。

高新才,2014,《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通道经济发展》,《中国流通经济》,第4期,第92~96页。

白永秀、王颂吉,2014,《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纵深背景与地缘战略》,《区域经济》,第6期,第65~73页。

丁晓星,2014,《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性与可行性分析——兼论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全面合作》,《学术前沿》,第2期,第71~78页。

张幼文,2010,《从开放战略向国际战略的升级——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国际经济评论》,第4期,第46~54页。

朱家健,1992,《广东对外开放的成就、经验和问题》,《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25~31页。

江小涓,2008,《中国开放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第66~85页。

吴崎右,2002,《对我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思考》,《经济与管理》,第11期,第6~7页。

窦然,2014,《国际贸易地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2014,《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2013,《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陈雨露,2014,《人民币国际化报告》,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2008,《改革开放三十年:从历史走向未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若干历史经验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刘中民、朱威烈,2014,《中东地区发展报告》,北京:时事出版社。

刘鸿武,2014,《非洲地区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涛,2013,《南亚地区发展报告》,北京:时事出版社。

王勤,2014,《东南亚地区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力,2014,《中亚国家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015,《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人民日报》,3月29日,第4版。

责 编∕樊保玲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Belt and Road" Development Strategy

Li Shaorong

Abstract: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at the present stage is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China's opening strategy in the initial stage, with the objective to develop and cultivate the market of the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or econom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and deepen the economic connectivity with them in order to create a common marke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can be summed up as an elevation from the economic tie to economic connectivity, and economic connectivity means to reduce the cost of the flow of products and capital on the basis of the economic tie, and form a stable, integrated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the economic policy and the relevant market rules should also be coordinated and unified. The "Belt and Road" strategy will ultimately enable the countries and regions along them to accelerate reg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catch up with the economic level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merge into the world economic integration.

Keywords: "Belt and Road" strategy, emerging market, connectivity, common market

猜你喜欢
新兴市场共同市场互联互通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竞争度、集中度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
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运输业的合作发展探讨
影响农产品市场因素概述
基于“一带一路”政策下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形势研究
“互联网+”时代“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模式探索
中日韩能源合作应从何处着手
欧洲共同市场一体化的法治力量动力与保障
LNG新兴市场国家的经贸发展
“新兴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