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新根
【摘要】语文课堂渐渐失去了语文的味道,有的求新,有的求异,其实,语文应该带着 学生用 心去读,细心去品,潜心去悟,拥有属于自己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回归;用心读;细心品;潜心悟;语文真味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近来翻阅一些书籍,颇多语文教学方面的探讨。尤其是针对语文课堂的模式,真是百家争鸣,也多有见地之说,诸如生命语文、理趣语文、生态语文等等,这些理念给我们的语文课改带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给语文限定了一个模式,窄化了语文。
不可否认,我们经常会犯一窝蜂的毛病。流行“杜郎口模式”时,全国各地都去学习,将他们那种爬黑板的方式运用到自己地区的各科教学之中;开始流行多媒体,便什么课都来个PPT,把一堂课整的热闹无比。甚至,还有学校规定教师讲不得超过十五分钟,其余时间得留给学生,语文课也不例外。试问,这个又如何去把握和操作?谁能保证恰如其分讲解到十五分钟的时候学生就能悟出东西,一条条框架,使得好好的语文课堂充满了形式主义的色彩。
再有,因为顶着考试的巨大压力,很多一线教师的课便往往功利性极强。有些老师直接发牢骚说现在上语文课是“戴着镣铐跳舞”,很少敢发表异于教参的观点,更不敢让学生随意评点,怕考试万一考到便顷刻间全军覆没。于是乎,一些语文课便渐渐缺失了语文的真味。
一、引导学生用心去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在培养学生语感方面帮助极大。但是,现在很多语文课听不到学生的琅琅书声,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的满堂灌输、学生的奋笔疾书。更有甚者,传统的语文早读课被一节节文化课所瓜分,留给学生的自由朗读时间少之又少。其实,语文如果缺失了朗读,便不再是语文,因为语文的语是语言之意,学语言又怎么能少了读?
所以,笔者以为,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琅琅书声。首先,我们教师要敢于示范。无论自己的普通话怎样,都要动情示范。当我们跟学生赤诚相对,学生也能踊跃参与。听过黄厚江老师的一节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学习过程中黄老师亲自示范,还跟学生进行PK,学生的朗读热情被彻底点燃,当然课堂氛围也是轻松融洽。黄老师的普通话其实也不标准,声色也不是得天独厚,但是他的示范性朗读起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后的讲座中,黄老师特别向广大参会教师指出了课堂朗读中教师示范的必要性。其次,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不仅要教会学生语音语调的变化,更要教会学生在朗读中利用技巧来调动情感。比如延长音的处理、重音位置的确定、不同语气的不同表达方式、显示重音的方式等等。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朗读技能,他们必定能更好把握文本的朗读,尝到朗读的美好滋味,渐渐也便爱上了朗读。第三,我们要给学生朗读的时间。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中,应该有朗读环节的明确设置,让读能够贯穿我们的课堂。尤其是一些经典篇目,更要带着学生多读。我们经常说,有些东西可以意会而不可言传,而意会往往便是在读的过程中。我总是以为,让学生读而悟比我们教师告诉他们具体能悟出的东西要更有效,也更语文。
二、引导学生细心去品
首先,教师要教学生涵咏关键字句。例如苏轼词《水调歌头》,笔者抓住一个“怀”字引导学生去细细品读。怀什么?从词中找出体现他感怀的地方。生相继指出“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中读出词人内心的恨别之感,“此事古难全”中悟出词人的旷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读出词人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等。至此,师继续就“怀”作文章,问学生词人除了怀人,还有什么可怀之处。学生说感怀自己当时处境,师便顺理成章引导学生学习小序部分及其词作上阕,读出词人欲归去又恐不胜寒的矛盾心理。在涵咏中激发出学生的思维火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其次,如《赵普》一文,虽是简短的文言文,但是里面的细节描写特别传神,教师授课之时如果能紧紧抓住人物细节引导学生品味分析,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笔者在带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的时候,便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文章对赵普的描写中,哪些地方特别传神?它们给你呈现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学生很快找出文中对赵普的几处动作描写,比如阖户启箧取书,关门、打开书箱、取出书本,动作一气呵成,生动再现人物排除一切外来干扰,静心读书的决心。再如写面对太祖“碎裂奏牍掷地”的雷霆之怒,赵普是跪而拾之以归,一跪、一拾、一归,将其沉着冷静之态勾勒得淋漓尽致。结合具体的细节描写,学生再去体会人物的以天下事为己任这一特点就容易了。
三、引导学生潜心去悟
以脍炙人口的《与朱元思书》这一古代写景散文为例。此文描绘了富春江一带奇山异水的美景,既写出了富春江水皆缥碧、夹岸高山负势竞上的美景,也抒发了作者“望峰息心,窥谷忘返”的心情。教学中,我便引导学生先去了解作者其人,因为一篇散文在创作中,多少会与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的思想特征、个性倾向,以及个人的文化修养等息息相关。只有引导学生去体验作者当时的背景,才能更好引导学生去体验作者的心境,体会他所想表达的各种感情。而这篇文章,吴均当时为何写这样一封信给朱元思已经无从考证,但是吴均是一个耿直的人这一点是史上公认的,一个耿直之人,当然无法忍受官场的勾心斗角。通过对吴均其人的了解,结合富春江景色之美的感受,学生再去理解作者当时借景而抒发的感慨就有了立足点。
课堂究竟如何把握,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们的语文课堂必得拥有我语文的特点,不必把它硬套上任何的帽子,也不要过多去限制学生。这样,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具有活力,我们的学生才会真正爱上语文,而我们的语文才能真正实现工具性跟人文性的统一。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