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静
摘 要:实践证明,在歌唱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根据幼儿的特点和歌曲的特点经常改变形式,变换内容,歌唱教学就会变得生动而富有情趣,就能大大激发幼儿的参与性,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关键词:歌唱教学;挖掘游戏因素;分析歌词
我爱音乐,小朋友们更爱音乐。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个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快的心情。每次歌唱教学中,大多数的幼儿非常投入,边唱边表演,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但歌唱教学的组织如果一成不变,给幼儿留有的空间就显得狭小。通过学习《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我开始探索组织歌唱教学的新的策略。
一、挖掘歌曲本身的游戏因素,唤起歌唱兴趣
幼儿最喜欢的活动是游戏,许多传统的幼儿游戏都可以伴随着歌曲边玩边唱,如果在这类新歌教学中,添加各种游戏的快乐因素,使歌唱教学带有游戏性质,就能变被动的“要我唱”为主动的“我要唱”;如果将歌唱教学与游戏两种互为补充的形式整合起来,模糊游戏与教学的界限,淡化教育的痕迹,就能让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歌唱教学活动。
二、分析歌词,结合多种途径,让歌词记忆变得富有情趣
歌词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文字语言,是构成音乐形象的“物质”。小学音乐教材中所选歌曲的歌词,大都生动鲜明,是音乐美、声韵美、节奏美和意境美的统一。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有感情地朗读歌词,采用讲故事、猜谜语、编儿歌等多种形式进行歌词教学。这样可以使幼儿在不同形式的教育引导下,循序渐进地进入想象的空间,加深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
例如,歌曲《小小雨点》形象性较强,它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小鱼轻洒大地、万物充满生机的画面。在引导幼儿学唱这首歌曲时,我采用了边唱边画图的方式,在范唱的同时,用粉笔在黑板上按每个乐句的节奏画简笔画,三段唱完,黑板上自上而下依次出现与歌词相应的画面。我引导幼儿根据画面记忆歌词内容顺序,幼儿用眼看图示,用耳听旋律,用脑记歌词,用歌声、动作创造性地表达小雨对花、鱼、苗的关爱,以及花、鱼、苗对小雨的渴盼之情。在图示的帮助下,在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下,激活了幼儿的音乐想象力和感悟力,他们对歌曲也有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三、激发创造的欲望,让幼儿在变化中唱歌、玩歌
幼儿喜欢变化的事物。对一首歌曲熟悉和掌握之后,教师可以根据歌曲本身的特点,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在创造和变化中唱歌、玩歌,感受歌唱教学带来的无穷乐趣。
1.改变歌词,激发想象
有的歌曲本身给幼儿提供了一些可以创编的空间,我就让幼儿为歌曲增编新的歌词或改变部分歌词,引导幼儿联系生活经验、结合自己的喜好展开联想,改变原有歌词,让他们编出属于自己的歌。这样,唱着自己创编的歌,幼儿会倍感骄傲。这样,既能提高幼儿歌唱的兴趣,又有助于幼儿自信心和创造力的培养。当然,针对年龄不同的幼儿,可以有不同的要求,幼儿充满稚气而大胆的想象中渗透着创作的灵感,这种歌唱教学活动满足了幼儿自我表现的需要,也使幼儿的“音乐想象”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2.改变唱歌的形式,激发歌唱的兴趣
在幼儿熟悉歌曲后,引导幼儿改变原有歌曲的特点(如歌曲的唱词、速度、力度、音色等),让幼儿采用喜欢的方式进行生动、富有情趣的歌唱活动,增强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在体验愉快情绪的同时也获得能力的发展。
如,大班的幼儿大多都认识简单的汉字,在学会唱《大雨和小雨》后,可以结合“认识汉字”活动,做“唱汉字”的游戏。第一次当我拿着汉字卡片“大”字,边唱边有节奏地左右摆动时,小朋友的眼睛突然一亮,好像在问:“怎么可以用一个字来唱歌呀?”还没有等我唱完一遍,他们就开始模仿了。“真好玩!我还想唱‘小字呢!”就连平时不大乐意参与唱歌活动的小朋友也一个劲地表达自己强烈的愿望。
3.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幼儿,激发歌唱的情感
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的充分程度,与教师自身情绪情感的流露成正比。教师的情绪感情对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起幼儿歌唱的热情。
在歌唱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努力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此来激发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比如说,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看着幼儿的眼睛说话和示范;用表情、动作等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同时,我还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活动中,我不仅仅是老师,还可能是其他角色,如,孔雀姐姐、鸭妈妈、小鸟、风等,通过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可以把幼儿带入到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总之,要使歌唱教学真正地生动起来,成为幼儿永远不衰的至爱,关键在于教师。我们要以幼儿心理发展特点为基础,以新型教育理念为指导,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尝试和探索不同的教学形式,为幼儿发展创设一个个平台。
参考文献:
秦建勋.幼儿歌唱教学策略研究:以教师教学方式为切入点[D].西北师范大学,2013.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