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分析合同的重要作用,提出搞好合同管理应抓住的几个环节,共同探讨在合同管理中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合同管理;控制;造价
[文章编号]1619-2737(2016)05-28-796
【Abstract】By analyzing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contract,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key procedures about how to do the contract management well. In addition,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is willing to discuss with the readers about the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to the reasonable control of project cost in contract management.
【Key words】Contract Management;Cost Control
1. 前言
造价控制就是指把建设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在预定限额内,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其他相关各方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造价控制应从多方面入手,如合理设置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等。其中加强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就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之一。
2. 施工合同的作用
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依法签订的施工合同是具有法律意义上最高优先地位的合法文件,是为实现建设目标,明确相互权利、责任、义务关系的协议;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工程价款,合理控制工程造价,保证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法律依据;是工程施工阶段经济关系的集中体现。透彻理解并认真签订合同,可以规范双方的履约行为,有效控制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
3. 抓好合同管理的几个环节
3.1 把好合同签订关。
(1)签订工程合同时,最重要的要根据各工程的特点,应选择恰当的发包方式和价款调整条件(指工程设计变更或工程签证导致工程增减的结算条件和结算方法),因为不同的发包方式和价款调整条件,直接关系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
(2)合同文本应尽可能选用由国家颁发的通用性合同文本,再根据拟建工程的特点和招标文件以及发包人承包商双方谈判结果来起草。合同文本必须准确表达双方谈判确定的意思,做到条款不漏项;标的物表达清楚、标的额计算准确;质量有标准,检验有方法;包装物、提(交)货或移交工程成品、运输方式和结算方式明确;违约责任及违约金(或赔偿金)计算方法准确;文字表达严谨,不使用模棱两可、含糊不清词语。
(3)在合同正式签订前应进行严格的审查把关。其要点是:施工合同是否合法,业主的审批手续是否完备健全,合同是否需要公证和批准;合同是否完整无误,包括合同文件的完备和合同条款的完备;合同是否采取了示范文本,与其对照有无差异;合同双方责任和权益是否失衡,确定如何制约;合同实施会带来什么后果,完不成的法律责任是什么以及如何补救;双方合同的理解是否一致,发现歧义及时沟通。
3.2 做好合同实施管理。
企业应重视合同的实施和跟进。企业应根据双方协商签订的合同条款,正确履行、管理项目,保证项目的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保证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合同的实施和跟进要求企业内部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能理解合同,严格按照合同条款办事,认真履行合同,并且随时跟踪工程的满足性,及时解决问题。
3.3 重视合同后评估。
合同后评估是合同管理的总结阶段,往往不为人所重视,其实合同后评估工作是件很重要工作,它是对合同好坏、管理得失的评估,它可为下一工程项目造价控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合同后评估工作主要是总结合同执行情况,对合同管理好的经验加以总结推广,对过时、不符合现行法律法规,以及不严谨、容易被对方索赔的条款要加以改正。影响工程造价的不确定因素可分为可预见和不可预见因素,可预见不确定因素应作为普遍性问题,不可预见不确定因素作为可追溯事件加以标识,通过合同后评估加以鉴别,并在以后工程合同中加以明示或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4. 加强合同管理、控制工程造价可以采取的措施
4.1 合同管理精细化。
项目建设各方要重视合同管理机构设置、合同归口管理工作。做好合同签订、合同审查、合同授权、合同公证、合同履行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以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4.2 加强建设合同管理队伍 培养合同管理人才。
人是合同管理中最活跃的角色,也是合同管理中最关键的环节。加强建设项目合同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合同管理人才的培养,实行合同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亦是提高建设项目合同管理效果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己正式推行注册造价工程师制度,造价工程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搞好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和合同管理。
4.3 合同索赔研究程序化。
(1)我国工程承包双方在合同履行中对工程索赔认识不足,因此,提高索赔意识是合同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施工合同是索赔的依据,索赔则是合同管理的延续。
(2)因为工程合同一经签订,确定了合同价款和结算方式之后,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便是工程设计变更或签证,以及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所以,深入理解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切实加强日常管理,使管理行为正规化、规范化,作好处理合同纠纷的各种准备,特别是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在工程造价控制管理中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工程发承包的实践经验证明,没有一个承包商不要求索赔,即要求调增合同价款,因此,要搞好工程造价控制,就必须进行索赔与反索赔的研究。
4.4 合同签订审核规范化。
建设单位应组织技术经济等各方面的专家,审核合同条款是否真实、齐全,并对承包方投标文件进行了解。通过审核了解,对不合理、不合法的条款及时予以纠正,不齐全的条款要补齐,使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在实施中减少合同纠纷和违约,避免对建设单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5. 合同管理中常用的几种合同形式
合同总价的确定目前在建安工程方面大至存在以下几种形式。
5.1 据实结算的合同类型。
该类型的合同,合同总造价以双方最终核对确认的工程预算为准,施工单位风险最小,几乎所有市场风险全部由发包方承担。
5.1.1 缺点是:
(1)在招标时发包方的选择范围小、往往最终确定的造价比较偏高。
(2)由于在前期双方很难对工程总造价取得共识,可能因此影响工程款的支付,工程进展步履维艰。
(3)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一旦出现信用危机,对总造价的核对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5.1.2 此类合同的优点:
招标程序简单迅速,双方仅约定一个优惠幅度,既可进场组织施工。非常适于工期紧、工序简单、总金额小、双方以前有良好的合作基础的施工项目,应用范围包括区内道路、管网等配套工程。
5.2 合同造价一次包死的类型。
5.2.1 一般情况下,该合同造价以投标单位的投标报价为合同总造价,工程结算时除工程量变动外其余均不调整。此类合同的缺点:
(1)施工单位承担的风险很大,合同在施工单位的潜意识中是一个不平等条约,双方很难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往往发包方的每一个工程都必须进行招标才能选定施工队。
(2)在市场价波动较大时,施工单位有可能承受不了市场的冲击,而致使工程搁浅,最终造成承发包双方两败俱伤。
5.2.2 此类合同的优点是:
双方对合同总造价都有了一个十分明确的目标,给工程款支付及最终结算带来了最大的便利。该类型合同比较适合工期较短的项目。
5.3 除双方约定的材料品种据实调差外,总造价基本包死。
这种模式为第二种模式的合理补充。
此类合同的优点是:
(1)在招标时,由于施工单位风险的部分化解,能在施工单位中间加大竞争,比较有利于降低造价。
(2)这种合同模式下双方风险共担,有利与双方合作关系的建立。对一些较大型的项目比较适用,如多层住宅楼、小高层住宅楼等,可采用钢材、水泥据实调差,其余材料不调差的模式。
6. 结束语
总之,施工合同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熟练掌握现行法律、法规,并进一步深化和改进管理办法,才能使施工合同管理在合理地控制工程造价的过程中发挥最大优势。
参考文献
[1] 成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实用大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 吕连云。加强建筑工程合同管理规范市场行为[J].管理天地,2005(6).
[作者简介] 王冬(1982.11-),职称:助理工程师,工作单位:陕西大西沟矿业有限公司,工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