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6-05-14 11:08梁吉涛
中华建设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邢台县入河干渠

梁吉涛

【摘 要】邢台县于河北省南部,属于资源性缺水地区。本文分析邢台县的地表水、地下水及水质污染现状,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限制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积极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提高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坚持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和保护。

【关键词】地下水;地表水;水污染;水资源保护

[文章编号]1619-2737(2016)05-25-784

【Abstract】Xingtai County in Hebei Province, southern part of water resource regi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Xingtai County, surface water, groundwater and water pollution situation, put forward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limiting the use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and actively promote agricultural water-saving technology to improve industrial water and urban water reuse, adhere to concentrate and decentralized governance combine to make the greatest degree of limited water resources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Key words】Groundwater;Surface water;Pollution;Water conservation

1. 概况

邢台县位于河北省南部,东经113°45′~114°38′,北纬36°58′~37°22′,东临南和县、任县;西与山西省左权、和顺、昔阳三县接壤;南与沙河市、武安市相连;北与内丘县毗邻。邢台县辖7个乡、10个镇、1个办事处,581个行政村,总面积1927.6Km2。境内地势西高东低,依次为山丘区、丘陵、平原,地形起伏,形态复杂。其中山丘区1749Km2,平原区178.6Km2。形成一个有山、水、林、田、路的完美的地理环境。邢台县多年(1956~2005年)平均降水量588.8mm,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汛期(6~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75%以上。境内河流有沙河、七里河、白马河和牛尾河,均为季节性河流,平时基流甚少,或干枯,汛期洪水暴涨暴落。

2. 水资源利用现状

2.1 水利工程概况。

(1)邢台县现有中小型水库8座,其中有中型水库野沟门水库和羊卧湾、东川口两座小(一)型水库,小(二)型水库5座。控制流域总面积717.7 Km2,总库容7040.7万m3,灌溉面积13961hm3,为保证农业生产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灌区位于邢台县丘陵区南部,其水源为朱庄水库蓄水。它南起大沙河北岸,北至七里河南岸,西起朱庄水库,东至邢台市西郊。

(2)朱北灌区设计灌溉面积6400hm2,有效灌溉面积5200 hm2,有干渠3条,共长35.2Km,其中总干渠长15.74Km,设计供水流量6.2m3/s,为浆砌石防渗;一分干渠长6.12Km,设计流量4.2 m3/s,二分干渠长13.33Km,设计供水流量4.0 m3/s,为砌石和混凝土防渗;设支渠10条,共长113Km。

野沟门灌区控制总耕地面积14067 hm2,设计50%保证率灌溉面积10933 hm2,

灌区有干渠3条,共长68.58Km,其中总干渠5.7Km,设计流量6.0 m3/s;北干渠33.23Km,设计流量4.5 m3/s,南干渠长29.65Km,设计流量2.4 m3/s。

2.2 地表水资源。

(1)计算和修正得出全县多年平均(1956~2005 年)地表水资源量为2.4821亿m3 ,折合径流深 128.8mm ;保证率 20%、50%、75%、95%的径流量分别为 3.738亿m3 、1.369亿m3 、0.684亿m3、0.521亿m3 。其中山丘区 2.443亿m3 ,平原0.0391亿m3 。

(2)县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平均地表水资源量比1956~2005年系列均值分别偏多39%、61%,七十年代至今分别偏少13%、36%、12%和26%。从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年代变化可以看出,山丘区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平均地表水资源量比50年系列均值分别偏多39%、60%,七十年代至今比50年系列均值分别偏少13%、36%、12%和26%。平原区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平均地表水资源量比50年系列均值偏多8%和147%,七十年代至今平均地表水资源量比50年系列均值分别偏少36%、56%、44%和26%。

2.3 地下水资源

邢台县地下水可开采总量为7409万m3,其中,山丘区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880万m3,平原区孔隙水可开采量为2995.0万m3,岩溶水可开采量为2534.0万m3。

3. 水污染现状

全县13个排污口年入河废污水总量为523.11万t,主要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由于各地经济发达程度不一,入河废污水量无论在行政区域分布上还是在河流分布上都有相当大的差异。

3.1 各行政区入河废污水量。

晏家屯镇入河废污水量最多,为496.11万t/a,占全县总量的94.8%,其次为西黄村镇,年入河废污水18.04万t,占3.4%。

3.2 各河流入河废污水量。

牛尾河年入河废污水为496.11万t最多,占河流总量的94.8%。其次为七里河21.34万t,占河流总量的4.1%。白马河废污水入河量最少为5.66万t,仅占1.1%。

4. 对策与措施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为缓解本市水资源矛盾,应因地制宜地采取“开源、节流、减污、强化管理”等一系列综合措施,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以促进经济和社会进步。确保国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

4.1 合理开发利用地表水资源。

加快引蓄水工程建设与配套完善工作:为了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在外流域引水受限制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利用本地的水资源,进一步加快蓄水工程建设。充分利用坑塘、洼地、古河道等引畜雨水及其它河流的水。针对本市河网密度较大的特点,采用建闸蓄水也拦蓄地表径流,增加蓄水能力。

4.2 限制开发利用地下水。

在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前,要使水资源得到科学调度合理应用。通过强化节水和推进合理用水,使地下水超采情况得到控制。开采地下水,必须做好含水层之间的封闭,不得因为混合开采,而串层污染地下水。对于新建工程、改、扩、建工程一定要贯彻水污染防治法,对地表水要进行清、污分流,确定主要排污系统,完善排污管道,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特别是对岩溶区地下水的保护。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一般年份城镇要全部禁采地下水,并在全部供水区范围内限采地下水,干旱年与南水北调来水联合调度,从而使地下水位逐步恢复到合理状态。

4.3 积极推广农业节水技术。

一要对灌溉渠道采用防渗衬砌措施,逐步实现“无土渠化”结合发展地面管道灌溉、喷灌、滴灌技术。减少水的渗漏损失,提高水的有效利用率。二要进行土地平整,变宽畦为窄畦。三要在水资源特别紧缺的地区,调整农作物的种植比例,控制耗水量大的作物的种植面积,因地制宜地发展旱作物农业,推广耐旱品种的种植技术。

4.4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一是对工业用水制定合理的水价,使水费在生产成本中占一定比例,促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造,采取节水措施,同时要实行定额配水、计划供水,超计划用水要加价收费。

4.5 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利用率。

一是生活用水贯彻有偿使用的原则,普及安装水表,用水户按量交纳水费,严禁包费制,更要避免喝大锅水。用经济杠杆调节人们的用水行为。二是要推广采用节水型卫生用具,如节水型龙头、节水型冲洗用具,这些装置一般节水20%左右。三是推广一水多用等先进技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的重复利用率。如可将洗浴洗涤用水用于冲洗厕所,经过滤后的洗菜用水冲洗地板、家庭绿化等。四是公共设施用水积极推广淡水、咸水分用的办法,如微咸水用来冲洒地板、道路、公厕等环境卫生,以节约淡水资源。

4.6 坚持水污染防、治并重的原则,使污水资源化。

对全市污染源要加强监督管理,对超标排污的单位勒令限期治理;对重点工程要积极引进并开发利用无毒或低毒的新技术新设备,改革其生产工艺;对废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浓度高而又难以治理,且经济效益差的少数厂家,坚决实行关、停、转。切实控制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对今后新上的建设项目,一定要严格把关,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绝不能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4.7 坚持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使污水资源化。

本市污染源主要在各县城和市区,为集中废污水提供了条件,各县区要统一规划,分别建立污水处理厂或生物氧化塘进行集中处理。由于企业性质、地理位置等不同,废水中有害性也有差异,因此,在集中处理之前,对那些含有重金属、剧毒物质及难溶解污染物质的费污水要进行分散处理。各企业排放的污染物达到《工业三废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厂或氧化塘集中处理。经集中处理后的污水可用于农灌、工业回用、绿化等,使污水资源化。

4.8 进一步强化资源管理。

为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应按水务一体化的原则,贯彻〈〈水法〉〉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强化水资源管理,必须采取行政、经济、法律、思想教育等一系列方法和手段,实现对对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水质,加强全面服务和宣传教育,切实使全民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管理的必要性、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的迫切性,在全社会形成一个珍惜水、爱护水、节约水的良好风尚,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促进本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可靠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望和.河北地下水[M]. 北京: 地震出版社,1999.

[2] 乔光建,张均玲.邢台地下水环境现状和保护对策[J].水资源保护,2003(1):52~54.

[3] 方子云.水资源保护知识书册[M]. 南京: 河海大学出版社,1998:375~411.

猜你喜欢
邢台县入河干渠
南干渠儿童活动空间
美术作品
河南省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调查及布设研究
淮河流域永城市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调查分析
超声波流量计在兰干渠上的应用
东河塘干渠防渗改扩建工程设计
种植食用玫瑰 亩产收入六千
海河流域入河排污口分布强度分析
枣庄市2011年入河排污口调查分析
历史文化名村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以河北省邢台县英谈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