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猪异食癖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2016-05-14 12:05张永秀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生猪

张永秀

摘 要:生猪异食癖在我们生猪养殖过程中是比较多见的,常常因为出现异食癖而影响生长,针对出现异食癖的表现,分析产生异食癖的原因,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和生猪保健,促进生猪快速生长,

关键词:生猪;异食癖;原因;防治措施

生猪异食癖是一种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环境不适、卫生条件较差、饲料营养供应不平衡、生猪采食不均、各种疾病及代谢机能紊乱等引起的一种应激综合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秋冬季发病率较高。30kg-60kg的架子猪发病率高。发生异食癖直接影响生猪快速生猪,有时会出现“僵猪”,给养猪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自己在生猪养殖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分析总结了其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在今后的养殖实践中参考。

一、主要发病原因

1.饲养管理不当。饲养密度过大、饲槽空间狭小、限饲与饮水不足、同一圈舍猪只大小强弱悬殊较大、生猪合群并群造成打斗、争夺采食、休息位次等原因均可诱发异食癖。饲喂生猪不能做到定时、定量、定人,出现饥饱不均,消化环境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对生猪饮水不能做到及时、充足,出现猪群因干渴而误饮猪舍内的污水。

2.饲料营养不平衡。长期饲喂单一饲料或者饲喂了发霉过期饲料,造成生猪消化系统紊乱;饲料营养水平低于饲养标准,满足不了猪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时可导致咬尾症的发生。另外,日粮中的各种微量营养成分不平衡,矿物质添加剂缺乏,如日粮中钾、钠、镁、铁、钙、磷、维生素等的缺乏或者不平衡也会造成此症。在所有异食癖的发病率中因饲料营养不平衡而引发的异食癖占50%-60%。

3.饲养环境不良。冬秋季猪发病率比较高的原因可能是干燥和多尘环境导致了猪更多的烦躁和攻击行为。养殖场距离矿区或者噪音比较大的场所环境较近,生猪经常处于噪音干扰下,影响猪的采食和消化,出现条件性异食癖。猪舍环境条件差,舍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通风不良及有害气体的侵袭,猪舍光照过强,猪处于兴奋状态而烦躁不安,惊吓、猪乱串群,生长环境不安静;天气的异常变化,猪圈潮湿引起皮肤发痒等因素,使猪产生不适感或休息不好均能引发啃咬等异食癖的发生。

4.卫生条件较差。生猪长期生长的圈舍粪便、污水不能及时处理,饲养场长期不打扫,卫生条件较差,粪污和病死猪只没有及时进行无害处处理,致使病原微生物繁殖扩散,场区内消毒不严格、不规范,都能够引发生猪出现异食癖现象,严重时引发疫病。

5.品种和个体差异。同一猪圈内如果饲养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间体重差异过大的猪,因品种、性别、生理特性及生活特点差异,相互矛盾,出现强肉弱食现象,相互争雄而发生厮咬。个体之间差异大,在占有躺卧休息面积和抢食中,常出现以大欺小现象。致使体格小的猪长期处于劣势,时间长了出现异食现象。

6.疾病因素。生猪发生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消化不良、慢性肠炎、贫血病、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等,都会使猪的消化系统发生紊乱,致使生猪出现采食减少、对某种饲料嗜好、拱槽、采食间歇、猪舍内走动等现象。生猪患有虱子、疥癣等体外寄生虫病时,可引起猪体皮肤刺激而烦躁不安,在舍内摩擦而导致耳后、肋部等处出现渗出物,对其他猪产生吸引作用而诱发咬尾;猪体内寄生虫病,特别是猪蛔虫,刺激患猪攻击其他猪。猪只体内荷尔蒙的刺激导致情绪不稳定也可发生咬尾现象。

7.猪的生理天性。猪本身爱玩好动,特别是处于30kg左右的小猪更是如此。处于环境舒适、安居休息的小猪,咬其他猪的尾巴玩,猪的模仿性特强,见一个小猪撕咬尾巴、耳朵其他小猪也撕咬。是一只猪发生异食癖而引发大群发生异食癖的原因之一。同时因互咬导致的破皮与流血等外伤,又诱发了猪相互厮咬的兴趣。

二、主要症状表现

常见的猪异食癖表现为咬尾、咬耳、咬肋、吸吮肚脐、食粪、饮尿、拱地、闹圈、跳栏、母猪食子猪等现象。散养户不圈养的猪还表现为溜墙根、啃墙土、拱树、啃树、撕咬其他饲喂工具等,相互咬斗是异食癖中较为严重的一种,表现为猪对外部刺激敏感,骚动不安,食欲减弱,目光凶狠。起初只有几头相互咬斗,逐渐有多头参与,主要是咬尾,少数也有咬耳,常见被咬尾脱毛出血,咬猪进而对血液产生异嗜,引起咬尾癖,危害也逐渐扩大。被咬猪常出现尾部皮肤和被毛脱落,影响体增重,严重时可继发感染,引起骨髓炎和脓肿,若不及时处理,可并发败血症等导致死亡。

有的猪表现为饲喂时不食,其他猪采食后自行采食;或者在饲喂时与其他猪争抢,造成其他猪采食量下降或减少。

三、主要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1)合理规划布局。养殖场应建在远离矿区和主要交通要道等噪音严重的地区,必须符合《动物卫生防疫条件》,场区内规划布局合理,生活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自然分开,净道污道分开不交叉,场区背风向阳,给猪的生长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2)合理布控猪舍。对生猪合理分群,同一圈舍猪只个体差异不宜太大,应尽量接近。饲养密度要适中,猪的饲养密度一般应根据圈舍大小而定,原则是以不拥挤,不影响生长和能正常采食饮水为宜。冬季密一些,夏季稀一些,一般保证每头肥育猪饲养面积1.2㎡-1.5㎡、中猪0.8㎡-1.1㎡、仔猪0.4㎡-0.6㎡。

(3)实行“三定”饲喂方式。对猪的饲养实行定时、定量、定人“三定”饲喂方式,给猪一个固定的饲喂环境,饲喂要及时到量,饮水要充足清洁,食槽和饮水设备要充足,要保证每头猪有足够的采食饮水空间,要经常观察猪群的采食饮水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单独饲养有恶癖的猪。咬尾症的发生常因个别好斗的猪引起,如在圈中发现有咬尾恶癖的猪,应及时挑出单独饲养。可在猪尾上涂焦油,还可用博克或50°以上白酒喷雾猪体全身和鼻端部位,每天3次-5次,一般两天可控制咬尾症。同时隔离被咬的猪,对被咬伤的猪应及时用高锰酸钾液清洗伤口,并涂上碘酒以防止伤口感染,严重的可用抗菌素治疗。

(5)避免应激。调控好舍内温度与湿度,加强猪舍通风换气,防止贼风侵袭、雨雪侵袭、粪便污染、空气浑浊、潮湿等因素造成的应激。

2.饲料营养要均衡。要根据生猪各阶段、性别、用途配合使用平衡营养的全价饲料,保证猪的正常生长需要。选用优质饲料原料,料中可加入全价营养素“激生肽”,适度增加食盐用量,及时补充矿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饲料中添加大蒜、白糖、陈皮及一些调味剂来改善猪的异食癖。不要饲喂发霉过期饲料。

3.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对圈舍、场地及时清扫,猪舍内每天干清粪2次,清粪后用水冲洗猪舍,保持舍内卫生清洁,对粪污和病死猪必须按规程进行无害处理。饲养场防止尘土和粉尘飞扬,最好是水泥地面,保持良好的防疫消毒制度,防止病原微生物繁殖扩散传播。

4.对症用药,控制异食癖。对患慢性胃肠疾病的猪,治疗主要以抑菌消炎、清除肠内有害物质为原则,并结合补液、强心措施。对于患寄生虫病的猪,应及时用净乐威等驱虫。对于被咬伤的猪外部消毒,并辅以抗生素治疗。

5.仔猪及时断尾。对仔猪断尾是控制咬尾症的一种有效措施。可采取在猪圈中投放玩具如链条、皮球、旧轮胎以及青绿饲料等方式,分散猪只关注的焦点,从而减少咬尾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
生猪期货离我们还有多远?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广东生猪育种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