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山区发展农业产业的几点思考研究

2016-05-14 09:37吴晓斌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山区研究

吴晓斌

摘 要:结合山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山区农业发展的出路,提高山区农业效益,必须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走农业产业化道路,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具体到每一个地方,农业产业到底应该如何发展才更加科学、合理,对此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主要讲述了笔者山区在发展农业产业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山区;农业产业;研究

一、目前我国山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我国山区种粮缺乏优势,应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但仍然需要保持一定的种植面积,起码要坚持“宜粮则粮”,保持一定的自给率,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如果为了发展特色产业,将当家田地大量改种其他经济作物,使粮食种植面积、产量锐减,一旦粮食供不应求,威胁最大的就是自给率偏低的山区。目前山区由于种粮效益偏低,出现复种指数下降,耕地撂荒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设法调动种粮农民热情,同时改进技术,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产量效益。

近年来,一些山区先后发展过很多产业,其中既有成功经验,也有惨痛教训。究其原因是没有真正找准山区自身的“特色”与“优势”。山区立体气候明显,自然条件复杂多变,有些外来物种虽能在山区生长,但易遭受各种自然灾害和病虫害,造成产量不高、品质不优,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有些本地物种,对环境适应性强、分布范围广,效益好时容易一哄而起,效益差时又一哄而散,这样的产业虽能在山区发展,但没有明显优势,也没有生命力。到底哪些才是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较强生命力,且适合山区长期发展的产业,需要我们深入基层、认真调查、比较、分析、研究来确定。要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征求专业技术人员和基层干部、农民群众的意见,这样才能真正找准山区的优势所在,目标才更加正确、决策才更加科学,确立的主导产业才容易被广大群众接受。

二、目前我国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山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一般起步较晚,发展基础条件比较薄弱,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基地规模虽然发展壮大,但资源利用还没有实现最大化,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水平低,科技含量不高,产业效益依然较低。二是缺乏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产品加工能力和水平不高,产业链条短,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依然存在。三是农产品流通渠道仍然不畅,专业市场缺乏,营销传统单一,专业合作组织作用发挥不好,严重制约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四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低,综合生产能力不强。五是投入严重不足,政府只能在本来条件较好的地方在抓点示范,对公共公益基础设施进行投入,而条件差的地方地方政府无力投入,群众除房屋、交通外不愿投入。六是土地实行家庭承包的方式,耕地基本上掌握在农户手中,不利于规模化经营。七是耕地坡度大,土地整理难,不利于机械化耕种,劳动强度大,劳动力成本高。

但是,山区条件也有自身优势:生态条件好,民风纯朴,群众能够吃苦耐劳,适合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

三、我国发展山区农业要做到以下几点

1.发展产业必须持之以恒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找准优势,明确发展目标与方向后,就应坚持不懈,努力扩大基地面积、壮大基地规模、提高产量质量、增加基地效益,同时还要抓好加工企业、产品品牌、销售市场和服务体系建设,延伸产业链条,拓宽销售区域,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将产业一步步做大、做深、做透、做实、做强,坚持“一张蓝图画到底”,不因市场价格的一时波动、领导的一时变迁或者其他因素的一时诱惑,而使既定的产业发展目标受到影响。由于农业发展具有投资周期长、见效慢、比较效益低、收效相对稳定等特点,只要方向正确,耐得住发展寂寞,就一定能够获得理想的回报。

2.发展产业必须夯实基础

夯实基础首先要建好基地,建好基地必须尊重技术,尊重科学:

(1)要充分参考基层干部与广大农民意见,坚持问计于民,因地制宜,选准发展项目。

(2)要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抓好基地规划与指导服务,提高建设标准,严把建设质量,推进产业稳步发展,不建有名无实、有种无收、只靠政府补助的“无效基地”。

(3)要选择最适宜区域,整合土地资源,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形成适度规模经营,集中连片发展,通过持之以恒建设,使资源优势真正转变成产量优势、质量优势、产品优势、价格优势,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山区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名优特新产品对环境条件要求苛刻等客观实情,不能在划定区域内勉为其难,搞“一刀切”。

3.发展产业必须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特别是在山区发展特色产业,更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问题,降低生产成本,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目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方法与措施有很多,如抓龙头企业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能人大户、订单农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实施“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发展模式。目前的问题是,由于利益分配机制不科学,导致很多农业企业与农民的联系不够紧密,经常各顾各、两张皮,没有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一些企业的实力也不够强,对整个产业的引领与拉动作用不够。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年来虽成立了很多,但真正为农民搞好服务、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很少。山区要发展农业产业,不能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停留在成立合作社“数量”和一些表面工作上,要将其抓“实”才行。

4.发展产业必须抓好服务体系建设

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有完整的产业链条,还必须有配套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做支撑。但目前的服务体系,与产业发展需求差距较大。

(1)要尽快抓好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解决山区发展产业信息“短板”,让农民知道“种什么”。

(2)要尽快抓好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每个产业都要培养1~2名真正的专家和一批技术骨干,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支持其开展技术创新与成果推广,重点为产业大户、科技示范户搞好服务,让农民知道“怎么种”。

(3)要尽快抓好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组建专业化服务组织或队伍,在机械化耕作、收获,以及修剪、采摘、病虫草害防治、产品销售等关键环节开展专业化服务。

四、结语

总之,对于山区农业产业的发展,要做到扬长避短,做到可持续发展,提升山区农业生产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玉梅. 浅析山区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农家之友. 2014,12(09):76-78.

[2]钟灵慧. 山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做法[J]. 农村产业. 2014,11(05):43-45.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山区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山区修梯田》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山区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