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骏翔 郑文俊 刘慧
摘要:为解决我国广大小城镇地区中绿化不足、空间品质不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较差等现实困境,结合对桂林潭下国际美食文化小镇的绿地景观品质提升相关实际研究,分析了镇区旅游景观绿地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小城镇构建纤维绿地景观建设的思路与举措,以期为提高该小镇的绿地景观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城镇;纤维绿地;绿地景观
中图分类号:S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5-0123-03
1 引言
小城镇的整体文化内涵,是通过其街区形式、建筑风格、景观绿化、文化风貌、人文特征等诸多因素表现出来。其中绿地景观作为小城镇人居环境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生态特征,满足着人们的居住、通行以及休憩的便利、舒适需求。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旧镇改造与更新持续进行,城镇地域文化伴着原有的具有大量文化信息的历史建筑的保护而得以保存,与此同时,具有促进城镇生态良性循环与彰显地域特色功能的绿地景观却得不到足够重视。目前国内对小城镇建筑修缮、肌理空间等硬性景观的研究探索较多,而对绿化植物等软质园林要素的系统研究仍有待拓展,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的“重房轻绿”现象反映了对景观植物规划缺乏整体性思维,说明对人居生态环境的理解还处于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初级层面。绿地景观系统构建需要一套合理有序的多级化绿地场所系统,并以此来维护根植于城镇空间和居民记忆中的文化要素,建设地域文化与城镇空间、生态系统的有机复合结构,为城镇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如何通过绿地景观的建设来延续特定文化的内涵,成为了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1]。
2 相关概念研究
2.1 纤维绿地
“纤维绿地”是对城市中线状小微绿地和绿化设施的统称。其绿化用地规模比现有的“袖珍绿地”、“口袋公园”等街旁绿地还要小,以细长、微小、连续及碎片化绿地整合为形态特征[2]。长期致力于东京高密度建成区规划研究的大野秀敏教授,他主张要构建“指状绿带+绿垣+绿网+城皱”的四级绿色网络。其分散化社区而设计的一种具有高度连通性的“毛细”绿廊,如同人体毛细血管与大动脉和静脉相连通一样,不仅自身内部相互连通,也与绿道网等区域的绿地相连通,并具有在高密度小城镇阻隔灾害的功能。
2.2 “高密”城镇绿地景观系统
1990年由欧洲小区委员会发布的《布鲁塞尔绿皮书》首次提出的“紧凑城市”理论,成为城市密度和形态领域的主流思想,其认为在高密度人口区域中所出现的“绿地紧缺而分布零散、城市生态环境较差,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堪忧”问题,需要一套适用于密集人口区域的绿地规划系统建设方法。Carmela Canzonieri认为“城镇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一个大型的规划框架,首先应当以区域环境为核心,划定中心,再以绿色廊道来联系各斑块节点,并预留核心环境功能区未来发展的侵害。”[3]沈清基对《加拿大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导则》进行研究评价后认为,“小规模、分散式布置的绿色基础设施更具有生态效率。绿色基础设施不是单个、不成系统的,而是与外部网络相连接、相结合的网络系统结构。”由此可见,高密城镇地区因其传统肌理保护需要和公共空间不足等客观条件限制,需要一种灵活的绿色基础设施构建模式,发挥提供休闲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地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物种栖息地和自然保护网络功能[4]。
3 城镇绿地景观现状分析
3.1 镇区概况
潭下镇位于广西桂林市灵川县西北部,历史悠久,风光迤逦,经济发达,素有“桂北四大古圩”美誉,先后获得“广西百强镇”、“自治区重点镇”等称号,全镇总面积143.72 km2,下辖14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3.8万人。城镇化快速推进与有效的规划管理缺失造成原有镇区街巷肌理多年自然生长,城镇整体风貌略显混乱,绿地景观系统不断受到干扰。据统计,镇区总面积0.142 km2,平均人口密度达1.83万人/km2,各类道路设施面积有0.026 km2,而道路绿地面积约3376 m2,仅占0.23%。镇区绿化盲区较多,内部公共绿地空间缺失、沿路绿化不足,成为制约城镇建设、经济转型发展的瓶颈因素。随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的不断深入,潭下正积极塑造城镇风貌,加强绿地景观建设以打造“桂林(国际)美食文化主题小镇”。
3.2 绿地景观现状调查
潭下镇区具有底层高密度的肌理特征,平面上呈现狭长曲折且分布密集特征,景观肌理破碎化严重,带来街区绿地系统零星破碎、开放度低和分布不均等问题。各层次绿地之间缺乏有效关联,多以“点”状小块绿地和附属绿地形式分布,缺乏“线状”和“面状”集中式公共绿地。分块零碎的平面分布结构导致绿地环境净化效益能力较弱,且易被有毒污染物破坏。城镇范围现存植被种类较少,多为街巷内部两侧墙面及屋顶墙头零星生长的狗尾草(Setarjaviridis)等生命力较强的草本性植物;乔木以香樟(Cinnamomumcamphora)和细叶榕(Ficusmicrocarpa)为主,集中分布于镇区北侧甘棠江河畔及部分大户宅院中,内部小巷中则因道路尺度和路面硬化石板铺装等原因,基本没有路旁行道树分布。桂花(Osmanthusfragrans)、一品红(Euphorbiapulcherrima)、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重阳木(Bischofiajavanica)等绿化树种以院落观赏树和盆景植栽等形式分布于房前屋后。可以看出城镇内现存植被以自长植物和后期人工种植为主,品种多为中国传统观赏植物。
3.3 绿地景观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3.1 日益增大的交通空间需求挤占街道绿化景观用地
随着城镇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镇区人流量逐渐增加,特别是居民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加,使得城镇内几条主要交通干到压力大增。为适应机动车辆从建设路方向进出街道的要求,只能在有限空间范围内不断将路面宽度最大化,这些行为都将或多或少挤占原有规划绿地面积。调查发现,街道宽窄尺度与街区绿化程度呈现明显同步正关联,街道过窄特别是宽度小于3 m以下,基本不存在大树和绿地分布,只零星分布少量爬藤植物和盆栽植被;3~5 m巷道内存在部分低矮乔木植被,但大多成丛成点分布,缺乏生态廊道的线性景观功能;6~9 m的街道主要作为镇区主要街道建设街,大都具有绿地景观,绿化改造空间较大,成为绿地景观系统构建重点。
3.3.2 沿街商业空间影响街道绿地生态功能
城市沿街商业与绿化的合理结合可以增加一定的商业气氛,创造舒适宜人的消费环境。而小城镇商业主要以街角商铺、小店等生活性商业业态为主,营业面积较小且分散,客流随节假日变化较大。基于街巷狭窄及绿化隔离效应,不断出现商户将原有绿化空间用于摆摊设点等商业用途,严重影响街道绿地的生态功能。
3.3.3 街巷无序翻建对绿地景观造成破坏
城镇化快速推进带来了部分居民无序改造房屋与推倒重建,棱角分明的巨大混凝土建筑取代了原本房前屋后绿意盎然的农家小院,不仅在建筑体量上对城镇原有格局产生破坏,对镇区整体场所精神和与之配套的整体绿化景观环境也造成消极影响。另外,城镇规划滞后与执行不力,各种违反规划布局的建筑设施也极大侵占了原本就捉襟见肘的绿地用地空间。
4 基于纤维绿地的小城镇绿地景观建设
4.1 绿地景观建设思路
4.1.1 联通为先,合理置换
小城镇内道路承载着本地居民出行和外来游客进入参观等功能,旧城部分街道将作为游客游览购物的集散空间。美食文化主题小镇塑造的是一种让游客慢游品味美食的游憩氛围,人流速度较慢且局部密度较高,这就需要纤维绿地发挥分隔空间、引导游览的功能,分流各处景观节点游客数量。同时,居民生活区道路由于大多狭窄,通常以街、巷、里、围的形式出现,可用于绿化的空间极少,在规划时应首先辨明镇域闲置空间,通过评估后进行空间置换[5]。充分盘活镇区场地内可利用闲置土地,并将重要节点处空间优先预留给绿化用地,构建如同毛细血管一般层级明晰、高度联结的纤维绿地网络系统。
4.1.2 精细配植,适地适景
纤维绿地系统具有零散分布且密接性强的特征,在网络状绿地系统构建过程从单元绿块的规划设计到植物选种搭配都必须做到精细搭配。植物选种主要兼顾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注意绿地单元内物种搭配的多样性,从生态学原理出发构建能够维持种群稳定性、抵御城镇污染等干扰的复层群落结构,充分发挥植物光合效能保证内部能量正常循环;其次,是注重配植和后期维护成本的关系,优先选取本地适应性强的乡土树种,甚至把场地内现有可利用元素纳入绿地系统之中,尽力保护城镇中仅有的原生生境,多采用可降解循环的自然材料搭配植物性景观小品。此外,每一处纤维绿地个体都不是一个独立的游赏单元,设计过程要注重对周边环境和空间形状的契合程度,适地适景方能彰显绿地之精妙。
4.1.3 化整为零,城景互兴
小城镇建设的无序性导致现有大量绿地呈被动嵌入式分布填补在建筑之间和不适合建筑用缝隙空间,其本身结构较为零碎且彼此间缺乏呼应。“纤维绿廊”系统是将绿地系统整合为一张富有弹性的绿网,通过具有高度分散化和连通性“绿垣”结构连接分布在镇域各个地段具有独特潜力的绿化点“城皱”,通过线性廊道状绿地将一些闲置空间如墙角空间、道路不规则处夹角空间和行道树下空间串联起来法,不仅激活街巷内部孤立的各个绿化空间,同时也与外部的公园、学校等大型公共绿地空间相联,发挥其美化景观、提升环境等功能。旅游活动开展需要功能完善的设施,健全的基础服务设施又将反哺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以城镇绿地系统建设来配合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的系统整合。从功能上看美食主题小镇的旅游将与绿化空间并重,生活与旅游实现互补发展。
4.1.4 以点带线,分级保护
在确定纤维网格状绿地结构基础上,结合场地现状对区域内的12个关键绿色景观节点按分类性质进行分级保护更新。主要分为:保护性绿色节点、改造修复性绿色节点和完全更新性绿色节点,建设广场绿化为中心、道路绿化为骨架、小景点绿化为亮点、周边绿化为屏障的复合纤维绿地系统(表1)。
4.2 绿地景观建设举措
根据研究区域平面空间分布特征,在尊重当地居民的行为模式和环境特征基础上,引入纤维绿地系统概念,选取部分城镇区域进行纤维绿地建设实践探索,其主要规划措施包括:
4.2.1 盘活闲置用地规划建绿
结合场地勘探和城镇土地总体规划,对现有闲置用地进行土地资源统计归类,以盘活存量的方式来充分利用废弃菜地、未建设用地、闲置宅基地和破损房屋拆迁地等地块。进行统一规划整合,探索“绿色债券”等形式的市政绿地置换途径,通过纤维绿地网络加以联系打造系统化、规模化的绿地系统,使纤维绿地自然渗透到城镇整体景观格局中,将绿化环境作为一种生活,凝聚成为可以令个体参与的体验场所,主要包括以下闲置空间。
(1)街旁两侧绿地。研究区域外围主要城镇街道建设路,由于其建设年份较新绿化基础设施相对齐全,在人行道一侧建有1.5 m宽的绿道。除去常见植物景观外,还适当增加了花卉类植物及游憩小品,其主要植物群落有“小乔木+灌木+草坪”、“乔木+草坪”和“乔木+小乔木+灌木”等几种形式。但由于疏于管理被沿街商户逐年侵占,成为其摆摊存货和零时停车场所,其生态功能受压制严重。这需要城市管理者严格划定生态绿线并对侵占街旁绿地行为进行管控。
(2)街区道路交叉口。街角转角绿地是充分利用两条道路交汇所形成转角空间的一种绿地类型。镇区内传统民居主要由院落、里弄等零散组团形式构成,路网分隔细密沿鱼骨形和“丁”字形分布,形成众多不规则的道路交叉路口,这些交叉口步道拐角处的许多闲置空间与行人紧密性良好,是理想的纤维绿网构筑空间。
4.2.2 扩大绿量整体复合开发
复合开发就是充分利用绿地下部的地下空间,向绿地下部空间转移,进行绿化与地下空间的同步开发,以实现超绿化效益和超地下空间效益的综合开发模式。利用城镇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建筑修缮和风貌整治活动,积极建设成体系的袖珍公共植物种植空间。这种空间是在镇区中广泛分布数量众多,是最有效提升城镇整体绿地系统完整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城镇中广泛分布的行道树下裸露空间,部分行道树冠幅巨大,荫蔽效果强烈,在联排种植带等区域下往往修建有硬化树池,行人较少在这些树下空间穿行。但这些区域一般都位于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受到机动车尾气、扬尘污染最为严重,属于可利用的闲置空间,应引入一些喜荫耐性强的绿化植被,丰富植被群落体系,净化隔离污染。
4.2.3 特殊空间利用进行立体铺绿
垂直绿化就是沿着建筑物、墙体、构筑物的表面栽植垂直绿化植物,达到绿化、美化效果,从空间拓展绿化面积,扩大绿化覆盖率,根据构筑物的不同又可细分为墙面绿化、棚架绿化、桥梁绿化、护坡绿化,例如在沿街商铺旁可利用景观灯柱以挂盆绿化形式点缀植物景观氛围。小城镇内建筑密集,屋顶空间也是宝贵的绿化空间资源,可利用人工基盘、种植土层等设施缓解镇域用地紧张矛盾,同时在改善街区内部小气候等方面亦具有巨大生态价值。
(1)宅邸临街墙垣及阳台。城镇内传统民居密度较大,建筑之间间距不足以形成私家花园绿地等附属绿地。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民宅建筑临街墙垣和架空阳台成为居民休息游憩的重要场所,这些立体绿化在起到植物造景作用的同时,还能屏蔽噪音提升居住满意度。规划应进行适当的宣传引导争取居民的配合,整体规划这些可利用的墙垣、阳台空间,做到见缝插绿。
(2)临街建筑墙基处。潭下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降雨较多,临街建筑与道路空间往往筑有排水沟渠,这些狭长的散水空间和墙角空地组合在一起,是提升纤维绿地绿量的潜力空间。通过立体绿化、墙面绿化等形式不仅可以使绿地结构更加合理化,同时在营造城镇古朴、生态的人文旅游氛围方面也大有裨益。
5 结语
在我国,城市新区的规划建设一般可以按国家规范设定较高的绿地率;而小城镇范畴的旧城改造、历史街区、城中村改造等就不可能通过大拆大建的方式提高绿地率。在建筑与人口高度密集的用地条件下,兴建大型公园和高标准道路绿化的规划愿景往往行不通。选择潭下美食文化小镇这一实证案例,以引入纤维绿地理念方式来解决当地绿地系统建设存在的绿化用地不足等问题。纤维绿地系统可广泛渗透分布于小城镇各街巷,尽管面积小,功能简单,但却能有效改善城镇生态环境和街景效果,提高城镇的生气与活力,同时兼具维护城镇生态安全格局等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建文,董建文,林 洁.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植物的保护与延续[J].安徽农学通报,2007(21):29~31.
[2]李 敏,肖 希.澳门半岛高密街区纤维网状绿地系统规划探索[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城市生态规划).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4:8.
[3]Benedict M A,McMahon E T.Green infrastructure:linking landscapes and communities[M].London:Island Press,2012.
[4]刘小妹.城镇密集地区绿色开放空间构建研究[D].北京: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
[5]何天培,刘旭晔.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胡同景观绿化建设初探[J].科学之友,2010(18):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