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几点思考

2016-05-14 08:02钟长钰
甘肃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综合素质师生关系基础

钟长钰

【关键词】 师生关系;基础;综合素质;

师德修养

【中图分类号】 G635.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05—0031—01

当前,师生关系是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针对师生关系出现问题的原因,要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缓解师生之间的不和谐音符,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了解学生,是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教育中必须了解学生的内心活动。他有一句名言:“不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便没有教育文明。”又说:“要公正处事,就必须细致入微地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便是我为什么把未来的教育看作是对每个孩子更深刻了解的缘故,必须首先了解孩子的内心活动。单凭某些专门的手段是学不到这种本领的。只有依靠教育者高度的情感和道德修养才能做到这一点。”

教育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教师面对的是有丰富思想感情的学生,教育是一种情感交流活动。虽然采取的方式与手段各不相同,但作为这项活动中最重要的、也是最珍贵和最难得的、对人的发展最有价值的东西——真情实感却是一样的。这启示我们: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

要多渠道了解学生。一个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往往会认为自己对学生虽然不一定了如指掌,但总能了解个八九不离十。然而有关的调查显示:72.4%学生反映,老师并不了解我们。主要就是在指教师对学生内心世界的了解。许多事情发生后,蒙在鼓里的只有班主任老师,足以印证这一点。

学生是教师教学行为的作用对象,在课堂生活中,要关注学生的真实需要,采取鼓励、赞赏的言语和语气,有助于使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达到预期的效果。

加强师生间的非正式交往,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许多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在与教师的交往中,才把学生时代的一些事情告诉老师,这对教师的启示是:重视师生间的非正式交往。了解学生就要真正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才会形成和谐师生关系的坚实基础,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导向,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赖。

德国文化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斯普朗格认为:“教育并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因为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每个教师都应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

二、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

1. 提高教师的学业水平。前苏联教育家杜勃罗百波夫说过:“师生间最不幸的关系是学生对教师学问的怀疑。”“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宽厚的教育科学理论,最后还要懂得广博的相关学科的知识。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才容易与眼界更开阔,知识面更宽广的学生交往并取得学生的信任。因此,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一个教师如果能在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积累经验过程中,提高教育预见、教育研究等较高层次的能力,那他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方面就更能得心应手、应付自如。

2.提高业务能力,获得学生的认同。为何同在一个班任课,有的老师深得学生喜爱,而有的老师却不被学生接受;为何同任一科教学,成绩却有差别。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师的业务能力的差别。语言是否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知识点是否明确,思路是否清晰,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因素,都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师生关系。

3. 加强师德修养。美国著名作家爱墨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 《华商调查》的调查显示:54.5%被调查者认为和谐师生关系需要互相尊重理解 。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会学会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会学会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中,他就会学会感激。”

我国的教师队伍中不乏学识渊博的教师,不乏人格高尚的教师,但正如古人所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现阶段更需要兼具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的新时代的优秀教师。“人师”的标准不仅只是传授知识,更要为人师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陈垣先生所作《上课须知》中第二条即为:万不可偏爱、偏恶,万不可讥诮学生。教师要为人师表,教师的身教胜于言传,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求学生语言文明,自己在批评学生时,必须坚决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能用粗暴语言伤害学生的自尊。获得教师的赞扬和肯定是学生心理的需要,这种需要一旦满足,人的潜能便会奇迹般地被激发出来,教师的宽容与体谅应该胜过批评千万倍。一句鼓励的话可以让学生心中充满温暖,温暖就是前进的动力;一句关切的问候,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心灵之门打开了,再要求学生做些什么就容易了。“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即是最好的总结。

编辑:蔡扬宗

猜你喜欢
综合素质师生关系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以心育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建立的研究
浅谈规划展览馆讲解员的综合素质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五抓五促”夯基础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