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拜妮
之前特别想写一篇文章,题目叫作《在密闭空间与在开阔环境下杀死一只蚊子的区别引发的关于道德、法律、战争的思考》,由于涉及许多专业知识,知道自己写不好,但后来想想,或许可以把这个想法写成小说呢。比如一只蚊子有没有死的必要,在什么情况下我们杀死它是对的或者道德的?那什么又是对的呢?道德最初为何会产生?保障个体的生存与保护集体的秩序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战争的正义性是不是等同于在室内杀死一只蚊子?那正义与非正义是不是显得模棱两可了?这些东西很有意思,但同时也非常严肃,因为怎么能确定那只蚊子不是我们自己?小说也许解决不了问题,但小说带来的思辨本身值得着迷。
《我和刘波》主要讲的是“我”在刘波的葬礼上遇见另外一个也叫刘波的人,然后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想法,各种试探互相揣测,这种模糊的东西构成一种张力,两个活人和一个死去的人共同完成这个小说,以刘波高中同学王二丫的口吻讲述。
刘波本来是不用死的,至于后来怎么死了,可能因为当时和某位朋友把问题谈崩了,具体什么事情我给忘了。反正我俩经常谈崩,崩的多半是我。我本来想写他,但写着写着就不是他了,除了部分对话的细节还能考证以外,比如他要把遗体捐给中国作协。截图小说的开头给他看,我说,你看我把你给写死了。他说,没事啦,好歹死后我结婚了。后来,便有了这篇创作谈的题目。许多人认为“死”在文学中是一种偷懒,可能觉得有更多种别的方法来增加小说的戏剧性。有人劝我能不能不要总“杀人”,但还是一意孤行让主角死了。也许可以把死看作一件平常事,和吃饭睡觉差不多,谁都有那么一天,所以刘波一出场就预先死掉,但愿他能超越里面的一切活人而存在吧。
另外一篇叫《表哥杨日》。家庭聚会时发现表哥少了一根手指,似乎每个人都不在意这件事情,他自己也始终没有提起这根手指的来龙去脉。“我”或许感到很好奇,但选择不问。在最后照全家福的时候,“我”突然说:反正也不影响你打飞机。他没有搭理“我”,但也许他其实是听见了的,当那只隐形的苍蝇从嘴里飞走的一刻,好像整个世界稍稍放松下来。
小说贯穿了“我”和杨日的成长经历,两种形态的儿童最终奔向两种可能,又有些殊途同归的意思,不能说哪种教育方式就一定好或者不好,每个人的未来都是复杂和朦胧的。同时我渴望展现独生子女这一代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与大家庭之间的矛盾和亲疏。结尾部分,当全家福快门被按下的一刻,那种亲密的存在应该得到肯定,哪怕过后可能会烟消云散。
生活属于管中窥豹,但是只蛤蟆也说不定。如这篇创作谈开始时提到那样,我希望用蚊子的视角切入世界,就没准备展示全貌,能写写一只蚊子的世界观我就挺知足常乐了。一只蚊子的声音可能是微弱的,但不能假装它没有发出声音。有时我觉得自己就是一蚊子,说不准哪天被拍死在谁的大腿上,所以每一次嗡嗡对我来说也算是活着的内容。当然还有一群蚊子的问题,相处有相处的好处。一位作家朋友问我,与你周围的人经历不同,他们能理解你吗?我明白他的意思,我说,他们为什么要理解?一段关系的深度取决于理解的程度,但在搭建关系时理解不作为第一性,尊重才是。
王小波说过,对于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为重要。我很认同这个,尽管我一定算不上什么知识分子,知识十分有限。如果一个作者写小说还在考虑别人怎样看他,那确实很可悲了,因为这个世界并不缺少洞见,倒是缺少改变事情之能。我来到这世上二十一年,也见过一些事情,过去不care这个世界怎么认为我,现在和将来依然不care,很少有什么是特别必要的。我只关心如何能把小说写好,这是我自个儿的事情,和别人无关。
写小说算是一件比较好玩的事情,不管写什么,希望自己的小说别太无聊。没什么理由非得让人读罢之后痛苦,即使写的是痛苦,但开玩笑绝对不是目的。我中意王小波,他的小说是这样,我也喜欢《局外人》那样的,他们是很现代性的,是小说中好样的。另外,很多人质疑严肃文学这个概念,首先怀疑本身还是可敬的,但我以为有这个概念比没有要强。如果有人能跳出来重新定义和丰富这个概念,在拥有好的过去(所谓优良传统吧)同时拓宽其边界,我想,这个比怀疑更有效。
死亡的主角是心态吧,维持主角的自我认同和立场,同时放弃一切活人的优越感。以上是我对小说和生活的理解,非常感谢培源百忙之中为我写评论,感谢吴玄老师的约稿,以及2015年每个在写作上不吝帮助过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