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教育需与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战略相适应

2016-05-14 15:35阮慷
学理论·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国防教育

阮慷

摘 要:国防教育按照国家不同时期既定的教育制度、方针开展,受到不同时期的国家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战略的制约,并为其服务。反之,国防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甚至整个社会系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国家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战略的提出总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其影响。所以,国防教育必须与国家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战略相适应。

关键词:国防教育;教育制度;人才培养战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5-0187-02

国防教育是国家为增强公民的国防意识,提高公民的国防行为能力而进行的教育,是国防建设和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教育这一社会现象具有双重属性,既有国防属性,又有国民教育属性。国防教育的双重归属表明国防教育具有巩固国防和综合育人的双重功能。国防教育的国民教育属性决定着国防教育必须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国防教育的组织者们只有依照一定的教育规律去开展国防教育,才能更好地达到理想而科学的效果。国防教育所具有的综合育人功能表明国防教育工作者可以按照一定的教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去开展实际活动,实现教育的基本作用与功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教授提出,关于教育这种社会活动与社会的其他活动关系的规律,叫作教育的外部关系的规律,简称为教育的外部规律;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规律,是一切教育活动应遵循的,称为教育内部的基本规律,简称教育内部规律。从潘懋元教授的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出发,国防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学生个体等各种因素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国家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战略作为“各种因素”中的一部分,同样与国防教育有着必然联系。理解和处理好国防教育与国家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战略之间的联系有着重要的现实作用与意义。

一、教育制度与人才培养战略的含义

所谓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中各种教育机构的体系,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影响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制约,旨在实现教育目的的社会公认的组织系统。教育制度,即要求大家在进行教育方面活动时所应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具有规范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在规范性方面,无论是法制性教育制度还是社会惯行的教育制度,都具有比较浓厚的强制色彩。此强制性来源于制定教育制度的机构具有权威性,以及实行教育制度某些方面时所运用的方式的强制性。在系统性方面,体现出了整体性、结构性的特点。而可操作性,则为教育制度提供了操作实行教育实践活动的基本依据。教育制度的性质与这些特点决定着它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当着一种指导性的角色。

战略,关系到事物的全局发展和长远利益的谋划。具有高立足点、气势宏大、深谋远虑等特点。“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等成语,充分表现出了我国古代人民对战略思想的重视与对战略思考的推崇。人才学家王通讯认为:“在种种竞争中,战略上胜人一筹往往成为捷足先登的关键。”由此可见,不论古今,各个领域的建设都需要重视战略。自中国入世后,各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如何科学进行现代化,完成赶超欧美强国的计划,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复兴,只靠物质方面硬性比拼是远远不够的。当今世界的竞争靠的是人力资本的积累与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告诉我们,人力资本的增长是现代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与源泉。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只有人才能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和创造知识,具有越多知识的人才有可能创造出更加先进的生产力。中国虽是世界上拥有最多人口的国家,但它远不能够达到人才资源强国的水平。为了让我国早日转变成人力资源强国,实施人才培养战略是顺应时代要求的选择。而所谓的人才培养战略,就是一种关系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全局和长远利益的谋划,把人才作为一种战略资源的全局性的构想与安排。

二、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

2001年实施的《国防教育法》第5条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都有接受国防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普及和加强国防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第13条: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加强对学校国防教育的组织、指导和监督,并对学校国防教育工作定期进行考核。第16条:学校应当将国防教育列入学校的工作和教学计划,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国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学校国防教育的发展,把学校国防教育作为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首先,学校教育具有系统完善的教育教学制度、固定合理的教学时间和课程安排、稳定优良的教学场所和学习风气、完整配套的教学设施设备、组织有素的师资队伍,是全面推行国防教育的优良之地。其次,学生一般还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塑造阶段,易于对其进行思想意识方面思想的熏陶,便于进行国防教育观念意识的深刻传输。学校国防教育所达到的效果大大明显于社会国防教育所取得的效果。再者,现在的学生也就是未来社会国防教育所针对的对象。如果前期有了良好的学校国防教育的积淀,那么便利于后期社会国防教育的推行和推广,最终实现全民国防教育的良好发展。

正是因为开展好、发展好学校国防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社会以及学校有必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方式手段、内容及要求针对各级学校进行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法》第14条中提到:小学和初级中学应当将国防教育的内容纳入有关课程,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国防教育法》第15条:高等学校、高级中学和相当于高级中学的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军事训练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三、国防教育受国家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战略所制约,并为国家人才培养战略服务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制约,并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服务,学校所进行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按照国家不同时期既定的教育制度、方针开展,受到不同时期的国家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战略的支配。因此,学校国防教育同学校其他的教育活动一样,受到国家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战略的制约,并为其服务,要与其相适应。

(一)国防教育受国家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战略所制约

国防教育是国家公民基本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国家教育制度所制约。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国防教育围绕着如何适应不同时期的教育方针而开展,并受制于当时的人才培养战略,随之转变而转变,发展而发展。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它规定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性质、任务、国民道德标准、教育方法以及教育改造过程的步骤和重点。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开幕词中说道:“按照共同纲领,我国的高等学校的目的应该是以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育方法,培养具有高度文化水平,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成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等建设人才。为达到这个目的,我们的高等教育要进行革命的政治教育,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配合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密切地联系实际,进行关于科学理论和技术的教学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防教育便是围绕该教育方针以及人才培养战略进行的,服务于新的政治、经济,也服务于新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战略,培养新民主主义革命者。

1958年发出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宣布:“党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后来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把党的教育方针表述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社会主义时期教育方针的确立,确定了国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国内政治“左倾”思潮的扩大以及国家外部安全环境的恶化,国家以发展国民经济为中心逐渐为以国防建设和阶级斗争为主要任务所代替。随着国家教育中心的偏移,教育方针与人才培养战略也发生了严重的“左倾”。为适应此时期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战略,学校国防教育也转变成以培养学生成民兵为任务,对学生进行民兵训练,开展政治和战备教育。“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阶级斗争的需要严重逆转了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战略,也大大影响了学校国防教育,使学校国防教育一度处于无序和扩张的状态,以阶级斗争为纲渗透于学校国防教育中,学校国防教育同样沦落为阶级斗争需要的工具。

改革开放以后,新的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教育需要和人才需要。1993年,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99年,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四有”及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阐述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的国防教育依然围绕着国家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战略而开展,并随之转变和发展,表现在学校国防教育突出了育人功能,并最终定位于适应国家人才培养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上,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服务。

国防教育受国家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战略所制约的现象不仅存在于中国,也出现在外国。如通观苏联在建国初期、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教育改革中表现出来的学校国防教育随国家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战略的不断改变而不断转变的情况即可得出。

(二)国防教育为国家人才培养战略服务

教育可通过教学的途径来实现既定教育目的,完成一定社会(或阶级)的人才培养目标。国防教育作为一种教育,能够对所需培养的人才进行国防教育,增强其国防意识,提高其国防行为能力,使其在军事技能训练和军事理论知识学习中,提高身心素质,激发爱国热情,掌握系统方法,更好地去发展未来和服务社会。因此,国防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能够为国家的人才培养战略服务。

现代中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现代化建设。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支持、顺应社会的发展潮流,为国家的人才培养战略服务,帮助培养社会各行业所需人才,只有这样,国防教育自身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生存和有价值的发展。

国防教育,关键在于高校的国防教育,应考虑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人才培养战略的具体要求,通过确立相应的学校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来组织教育教学内容,采取教育教学方式手段,完善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设置合理有效的课程安排,连同国家、社会、学校等各方面的力量来发展和促进,帮助培养出社会各行业所需人才,为国家人才培养战略服务。

四、国家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战略的提出与发展离不开国防教育的影响

“国无防不立”告诫着我们国防安全的重要性。国防安全是经济、政治、文化平稳发展及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前提。而如何加强国防建设,离不开国防教育。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亲自批准在高等学校学生中开展军训,为部队培养预备役军官。邓小平对此更为强调,认为搞好国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加强对公民特别是青少年的国防教育。1989年,江泽民在《要切实重视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提到:“越是在和平建设时期,越要宣传国防”。他明确指示:“学生军训,我看要坚持下去,通过到部队的锻炼,培养一个人的组织纪律观念,艰苦奋斗精神,不管他将来做什么工作,都是大有益处的。”胡锦涛提出:“坚持全民办国防的方针,广泛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完善国防动员体制,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国防、热爱国防、保卫国防的生动局面。”这些均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领导人对国防教育的重视。另外,在《国防教育法》中也有明确显示。《国防教育法》第2条: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第3条: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公民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的国防知识,学习必要的军事技能,激发爱国热情,自觉履行国防义务。

在高校推行国防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必经手段,是发展后备军事力量的重要环节,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方式,也是整个教育系统的一部分。正是由于国防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甚至整个社会系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所以国家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战略的提出与发展总会在不同程度上受其影响。

回顾国防教育与国家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战略之间的发展概况,我们深切体会到,国防教育必须与国家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战略相适应。这不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时代的潮流,更是遵循教育规律的发展。只有使国防教育与国家教育制度和人才培养战略相适应,才能使三者都能得到进一步充分协调的发展。国家、社会、学校等方应好好利用这一结论,实现社会和教育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温暖.高等学校国防教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14.

[2]潘懋元.潘懋元文集卷二[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刘国钧,王炳照.中国教育制度通史.总序[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2-8.

[4]陈盛荣.高校人才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5:1-6.

[5]朱世杰,廖文科.学校国防教育史[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3.

[6]邵贵文,谢素蓉.试论国防教育是国民的基本素质教育[J].国防,2006(1).

[7]教育部国防教育办公室.学校国防教育文献汇编[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04:2.

[8]邹娜.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2.

猜你喜欢
国防教育
大学生国防教育在民族精神塑造中的重要性探究
新常态下高校国防教育的创新方向探究
大学生国防教育实效性的路径选择
我国国防教育现状探讨
当代大学生国防教育面临困境与突围路径
高校增设金融安全的国防教育课程研究
企业积极开展国防教育的三大策略
浅析新常态下高校国防教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