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2016-05-14 15:03侯丽琼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6年5期
关键词:比萨斜塔铁球伽利略

侯丽琼

教材简介: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主要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所谓真理产生了怀疑,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辱骂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事实验证了自己的怀疑是对的故事。这篇课文是培养小学生的分析能力,树立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实践的科学态度的好教材。但是,要让生活在今日的中国孩子理解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破除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学时应该着眼于让学生理解伽利略的想法,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学习他人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好品质,激发学生探索求新的欲望,弘扬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名言引入,揭示课题

1.我国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同志曾说过:“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他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就是一个敢于向权威提出疑问的人。

2.有这样一句话,千百年来从没有人怀疑过。(课件出示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请分析这句话,说一说你们理解这句话吗?这句话强调了什么?(速度与重量有关)

设计意图: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关键,以名言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打开思路,激发学生对文本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既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让学生带着思考走进文本。

二、了解人物。激发兴趣

1.介绍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两千多年前希腊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在生物学、生理学、医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关于亚里士多德的资料)

2.亚里士多德的话,会有人怀疑么?为什么?人们把亚里士多德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信奉,“信奉”是什么意思?(相信的程度深,信仰、崇拜。)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你体会到了什么?

3.伽利略却对这句千百年来没有人质疑的话提出了质疑。你知道伽利略吗?(学生交流课外收集的关于伽利略的资料)

4.课文中是怎样介绍伽利略的?请读一读。(伽利略是17世纪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25岁就已经当上了数学教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课内外结合,了解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通过让学生细读描写两个人物的语句,感受到亚里士多德当时是绝对的权威,而伽利略只不过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授,这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伽利略敢于打破权威、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

三、品读理解,掌握主题

1.读课文,画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话产生怀疑的句子。(“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分组讨论后归纳:可见,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是简单草率的怀疑,而是以假设为前提,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才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

2.品读句子。“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学生试着读出“责备”的感觉,体会人们对亚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

3.品读词语。伽利略怀疑权威不仅要面对人们的嘲笑讥讽,还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甚至有生命的危险。他大胆怀疑却不妄为,而是勇敢地进行试验,去证明自己的怀疑。课文中哪一部分是写伽利略做试验的过程?试验分几步进行?(自己试验,公开试验)(1)从哪些词语中看出伽利略对试验认真的科学态度?(“反复”“许多次”。“反复”不同于简单的“重复”,正是这样的无数次,才强调了伽利略严肃、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2)从结果“都”“的确”“总是”三个词可以看出什么?(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的。)(3)伽利略慎重地作出什么结论?(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

4.小组讨论。伽利略为什么还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的试验呢?(伽利略这样的宣布是需要有多大的勇气啊!因为这等于公开向人们心中的亚里士多德挑战。)

5.品读语言。品读伽利略做试验前后人们的语言。(人们从齐声责备甚至是嘲讽到后来的“惊讶地喊起来”,尽管人们的语言并不多,但从这寥寥数语中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感受到当时人们的表情、动作、语言,感受人们从“信奉”到看到事实时巨大的惊讶。)

设计意图:让学生潜心读书,走进文本,充分感知故事内容,与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对话,并通过揣摩、品味作者对人物语言、行动及外貌描写等词句,感受人物的思想品质,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了解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同时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人们追求真理过程的漫长与艰辛,从侧面了解伽利略对人类社会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原来,权威也有错的时候,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伽利略的“伟大”就在于对权威的尊重而不盲从,对真理的追求和执着。

四、巧用媒体,理解原理

1.介绍比萨斜塔。(出示比萨斜塔图片)比萨斜塔在意大利比萨城内,塔高共8层,建到第三层时,地基开始倾斜,该塔由于“斜而不塌”而名声远扬,1590年,伽利略在塔上做公开试验,使该塔的名声更大。

2.公开试验的消息一传开,前来看试验的人很多,人们是怎样议论的?找出书上描写人们议论的句子。(人们来的目的,人们的态度)指导学生朗读,读出人们对伽利略责备、嘲讽、讥笑、奚落的语气。

3.面对人们的责备、嘲讽、讥笑、奚落,伽利略怀着必胜的信心登上了比萨斜塔,结果如何呢?(多媒体演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让学生直观了解试验过程)

4.播放伽利略双手拿球,站在高高的斜塔顶上,两个球同时脱手落下来的情景。

5.面对这样的结果,人们表现怎样?(惊讶)为什么?(因为,人们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而伽利略试验的结果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

6.面对伽利略公开试验的结果,人们明白了什么道理?(亚里士多德的话不全是对的。这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人无论地位多高,学问多大,说的话也不可能是全对的,所做的事也不可能都是对的。所以,不能轻易地相信别人,要敢于思考,找出名人的错处)

7.总结。在当时的情况下,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怀疑是多么的不易,他勇于怀疑,打破迷信,献身科学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设计意图: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直观的演示画面也让学生知道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结论,突出了“实践出真知”的科学精神。

五、总结感悟。深化主题

1.谈体会。抄写课文最后一句话,反复地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体会。

2.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伽利略有不迷信权威,敢于怀疑,献身科学的精神,我们要向伽利略学习,在今后的学习中勇于思考,用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和总结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丰富情感体验,教育学生学习伽利略求真的科学精神。

猜你喜欢
比萨斜塔铁球伽利略
大小铁球会同时落地吗
敲打铁球的方法
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为什么是斜的
比萨斜塔17年扶正4厘米
乒乓球与大铁球
用传感器重现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伽利略与天文年
伽利略,星星的使者(下)
伽利略,星星的使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