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渭南融入国际大舞台

2016-05-14 18:41赵明胡欣
中国报道 2016年6期
关键词:友好城市渭南市渭南

赵明 胡欣

陕西省渭南市作为丝绸之路的新起点城市,不仅搭上“一带一路”倡议快车走向世界,而且通过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工业园区齐驱并进,使渭南经济发展优势凸显,为每一个落户渭南的企业提供发展壮大的广阔空间。

渭南南靠秦岭,东依黄河,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农业条件优越,工业、商贸、旅游等产业发展迅速,同时具有得天独厚的能源资源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如今,作为丝绸之路的新起点城市,渭南不仅搭上“一带一路”倡议快车走向世界,而且通过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兴起、工业园区齐驱并进,使渭南经济发展优势凸显,为每一个落户渭南的企业提供发展壮大的广阔空间。

5月13日至17日,2016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第20届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在陕西西安圆满举办。在这次会议上,渭南自主举办了“一带一路”友城对话会、“一带一路”台商渭南行、海内外侨商渭南行和集中签约仪式四项重点活动,参加了韩国—中国(陕西)高级别经济合作论坛、丝绸之路国际商协会圆桌会、军民融合项目合作交流会等16项省团重点活动,全力扩大对外开放,广泛寻求合作机遇。此次会议达到了展示建设陕西东大门的发展成果、扩大渭南的国际化影响、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搭建国际经贸交流合作的新通道、提升精准招商助推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成果丰硕 展示精彩新渭南

在本届丝博会暨西洽会上,渭南市围绕“中国之心、人文渭南”和“陕西东大门、丝路新起点、投资首选地”的主题,遵循“创新、特色、简洁、大气”的原则,以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为展示方向,紧紧依托清洁能源化工、先进装备制造、高端食品医药、新能源汽车等重大产业发展,运用多媒体、声光电等技术多角度展示特色优势,立体式展现渭南市立足自身实际,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促进四化联动,进而实现加快发展、追赶超越的新气象以及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经济社会取得的发展成果,大力营造产业引领、集群发展、开放合作的鲜明形象。全市96家企业500多种产品上会展示,涵盖工业制造、食品加工、旅游产品、农业生产等多个领域。

为了提升签约项目和推介项目的质量,按照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在本届丝博会暨西洽会举办之前,渭南市就征集、筛选出总投资3515亿元的200个重点项目及141个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会议期间,渭南市参加了两场省团集中签约并举办了一场市团集中签约。据初步统计,在本届丝博会暨西洽会上,渭南市共签订266个项目,总投资额1650亿元,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高科技等十大方面,有一大批重大项目、产业类项目成功签约。渭南成果列西安、宝鸡之后,居全省第三。

本次成功签约的项目都是与 “十三五”规划相契合、与渭南市培育的“六大优势产业集群”相匹配的好项目。在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投资市场增长乏力的情况下,这些项目的成功签约和落地,将为渭南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发挥积极作用,为渭南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开局落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也凸显了渭南市产业优化升级的潜力和融入“一带一路”发展的显著成果。

友城对话 融入国际大舞台

渭南市委书记陆治原认为,“一带一路”是互利共赢之路,渭南追寻新丝路的脚步,先后与“一带一路”沿线七个国家八个城市建立了国际友好城市关系,与国内东中部六省七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初步形成了内外共融、东西互济的开放发展新格局。渭南将秉承新丝路精神,积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着眼友城所需、渭南所能,持续深化与国内外友好城市的交流与合作,为朋友们走进渭南搭建平台,为渭南走向世界畅通渠道。

本届西洽会上,渭南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渭南友好城市对话会。这是面向国际开展的大规模宣传推介活动,搭建渭南与国内外友好城市共话友谊、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平台,架起沟通对话、差异互补、互利互惠的桥梁,进一步推动彼此之间在经贸、产业、文化旅游等方面的长期务实合作,吸引了韩国、哈萨克斯坦、德国等客商和华润集团、苏宁集团、中国保利集团、汉能控股等200余名知名企业以及25家驻陕异地商会代表参加。会上,渭南市与韩国龟尾市、德国巴德爱市、东北亚地区政府联合会以及福建省福州市、安徽省宣城市、湖北省十堰市、江苏省镇江市围绕推动务实合作、深化城际友谊开展了深入交流。

渭南市市长李明远表示,渭南是“关中—天水经济区”、“陕甘宁革命老区”和“晋陕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三个国家级经济区叠加的地级市,又属“大西安”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经济圈。今后,渭南市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友好城市的友好交往、合作交流,增进旅游商贸以及人才互访,推动经济贸易的深度合作,从文化、体育、医疗、旅游等方面打开对外开放的局面,做到真正的“走出去”与“请进来”,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合作共赢、共创辉煌。

产业引领、集群发展、开放合作,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带一路”上的渭南必将大有作为、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友好城市渭南市渭南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战后国际友好城市的发端与发展(1945—1969):基于法国视角的研究
一图看懂《关于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
渭南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陕西渭南:开展农资打假“百日行动”
ГОРОДА-ПОБРАТИМЫ ПОМОГАЮТ ХАРБИНУ В БЕДЕ俄友好城市向哈尔滨捐赠医疗物资
陕西省渭南市红楼梦学会成立
果树在渭南市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三国渭南之战
新常态下的渭南文物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