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5年的56.1%,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备,城市各项功能日趋健全,城市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同时,雾霾污染、交通拥堵、垃圾围城、城市“摊大饼”等各种“城市病”也逐渐显现。
2015年12月20日,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召开。这是时隔37年后,中国再次召开的最高级别城市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必须抓好城市这个“火车头”,把握发展规律,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今年2月21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勾画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城市发展的“路线图”:用五年左右时间,全面清查并处理建成区违法建设,完成所有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等;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的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力争将垃圾回收利用率提高到35%以上等;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我们聚焦贵州贵阳、江苏泰州、山东烟台、河北崇礼四个城市:一个是曾以“交通闭塞、边远欠发达”著称的内陆城市,一个是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一个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另一个则是曾经极度贫穷闭塞、以矿产为支柱产业的内陆县城。它们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方向各有不同,却分别在大数据、健康产业、智能制造和冰雪旅游方面为中国城市转型升级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