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时刻,超过七亿人口生活在城镇,如何治理城市、避免“城市病”,需要有一个顶层设计作出规划和布局。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早在几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这样说。而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后,今天的城市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说起城市,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高楼大厦、车多人挤、道路宽阔。不可否认,城市里有更好的生活设施、更优质的教育医疗资源、更多的就业机会,但更为现实的是,城市的空气污染变得严重、道路变得拥堵、垃圾也越来越多……
针对当前城市工作的突出问题,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重启。这是继1978年之后,城市工作再次上升到中央层面进行专门部署,意味着我国城市工作迎来重大变化。如何应对城市化挑战,推进城市科学发展,已成为摆在所有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37年后的困境
“城市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活动的中心,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5年底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于城市定位有了新的表述,“城市发展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
如此定位城市,正如会议指出,我国城市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37年前的城市工作会议召开时,中国城市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会议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就业问题。”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张占斌说,现在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在规模和总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
确实,30多年前的中国是个贫穷的国家,农村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城乡二元结构泾渭分明,户籍制度是农村和城市之间不可逾越的障碍。而今天的中国,则处在从农业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公开数据显示,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5年的56.1%。
“随着城市化进展,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城镇常住人口达到60%,到2030年城镇化率接近或者达到70%。”3月18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在中国健康养老业投融资大会上表示,未来五到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中国的城镇化将发生革命性变化。
而快速城镇化的背后,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城市病”也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从空气污染到交通拥堵,从房价贵到看病难……这些问题让我们每一个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感同身受。“一方面要看到我国仍处在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另一方面要意识到未来城镇化进程应从追求速度转向追求质量。”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表示。
“城市病”症结
本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并强调“城市发展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过程,城市规模要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然而目前,以北京、上海、深圳等为代表的特大城市无一不面临着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多重压力。住在河北燕郊的张先生告诉本刊记者,他每天最不想面对的就是上下班,“每天早上6点就要去排队乘坐通往北京市区的公交车,之后还要再换乘拥挤的地铁,上下班至少要耗费四个小时在路上。”
此外,城市管理、城市规划等问题也同样是本难念的经。当前,中国城市发展面临“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问题,新城新区层出不穷,大拆大建常年不断,甚至出现“一任书记一座城,一个市长一新区”的现象。据媒体报道,全国各类城市新区规划总面积多达7.3万平方公里,而现有城市建成区只有4.9万平方公里,两个数字的背后反映出目前城市盲目追求规模扩张的情况。
“要转变城市的发展方式,从过去规模扩张为主转向提升质量为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对本刊记者表示,之所以要开这个会,就是到了需要用新的思路来指导城市发展和实践的一个阶段。
他强调,现在提出“一张蓝图干到底”,要增强它的法律约束力,规划一旦定了就不能轻易去变动。在制定规划过程中,一定要增强科学性和各方的参与性,社会各界,包括当地的居民都能有效地参与。
治与破
“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历史时刻,超过七亿的人口生活在城镇,如何治理城市、避免‘城市病,需要有一个顶层设计作出规划和布局。”张占斌说。
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特聘教授陆鸣认为,城市的发展涉及方方面面,城市问题几乎涉及每一个部委,要解决城市化面临的问题,需由中央牵头协调。
对此,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五个统筹”。第一,统筹空间、规模、产业三大结构,提高城市工作全局性;第二,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第三,统筹改革、科技、文化三大动力,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第四,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第五,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提高各方推动城市发展的积极性。
在陈文玲看来,未来中国城市形态会发生巨大变化,“伴随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将来我国会形成由国际化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卫星城市组成的城市群落。”并且,随着我国区域经济的布局调整,“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未来五到十年,我国将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首都大城市群、粤港澳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这三大都市群。”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应该只是一句口号。正如本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所号召的,未来的中国社会必须“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着力解决‘城市病等突出问题,不断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城市竞争力,建设和谐宜居的现代化城市,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