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堂“手机奴役”现象的分析与思索

2016-05-14 03:45王铭瑀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两面性

王铭瑀

摘 要:手机作为无所不在的强大社交通讯工具,在大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应用。本来应该是用“碎片时间”拿手机学习与放松,现在却让手机把生活“碎片化”了.手机自身的功能作用是不用质疑的,但是大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出现了就算上课不带课本都必带充电宝,每隔几分钟必刷微博、朋友圈的课堂“手机奴”的现象。这对正常的教学秩序产生了冲击,而且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与个性心理等方面也都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手机奴役;两面性;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8-0253-01

在手机变得流行的同时也对当今校园里的大学生产生的很多影响,手机强大的功能为他们带来了许多的便利,本应是朝气蓬勃的年纪,他们却整天窝在宿舍里逛淘宝,看视频,打游戏,本应是积极活跃的课堂,他们却成了低头一族,默不作声,让课堂死气沉沉。大学生的课堂几乎变成了老师讲给自己听,同学们都低头玩手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这一系列的现象引发了我们对大学生课堂“手机奴役”现象的思索和反省。

一、大学生课堂“手机奴役”的原因

1.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得大学文凭迅速“贬值”,很多大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学习前途产生怀疑,由此导致了目标动摇的迷茫和挫败感。

2.面对大学学习科目繁多、人际关系复杂、就业形势严峻等压力,很多大学生这些方面的压力无法通过思想交流、情感疏导得到缓解,于是他们通过上网、玩手机、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结果荒废学业,形成恶性循环。

3.自制力不强,自我约束的能力较差。经过了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各种试卷,各种压力的“洗礼”,觉得考上大学是一种解脱,所以一直紧绷的神经就松开了,正好有手机这么一个便捷的工具,自然而然的就把手机当成了释放天性的工具。

二、大学生“手机奴役”的危害

1.学习效率低下,积极性不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玩手机,严重耽误了学生学习的时间,于此以往,成绩迅速下降,积极性也就收到打击。一旦对学习没有了信心,就很难再次进入学习的状态。

2.影响人际关系的交往,使人变得冷漠。手机的存在,让人们越来越多的依靠手机交流,甚至一些时候见面也不会有太多的话语,这让即将步入社会的我们,慢慢地疏离了人际交往。人情直接的冷漠将会越来越严重。

3.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近视眼的情况加重,尤其是头部和骨头。医学专家研究发现每天使用手机一个小时,长期下来,足以增加患脑瘤风险,并且手机电磁场可能会降低骨骼密度导致骨质疏松。

三、对于大学生课堂“手机奴役”现象的解决办法

(一)大学生自身方面

1.加强大学生自身的自制力和意志力,合理利用手机,尽可能多的用来工作或查阅资料。

2.合适安排时间,充实课余生活。大学生应该充分利用好课上的每一分钟,做到不玩手机,主动做笔记。在课下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并做一些志愿活动等的志愿服务。

3.必要的时候可以做一些合适的兼职。大学生做兼职,既能充分的利用了课余时间,又能积累一些经验,并使自己的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与锻炼。

(二)老师课堂方面

1.教师要鼓励倡导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营造一种相互激励、共同成长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2.教师应以身作则,巧用策略,实现双赢效果。面对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老师不能一味地进行压制性管制,而是应该随机应变,巧用策略,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学校改革现有模式方面

1.高校应注重开展以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例如校园人文大讲堂、社团文化节、学生科技大赛等等,在寓教于乐中强化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道德意识教育。

2.制定适当的相关规章制度。口头的劝说,不足以让学生们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可以视情况而定,制定一些适合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学生们的学习纪律。

3.改革考试制度。根据课程特点,考试可以通过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口试、操作技能考试等不同的形式进行。增加课堂讨论在平时成绩中的比重,避免学生平时上课不听讲,考试前突击背书,也能考试及格的现象。同时加大对学习成绩不合格的学生的清退处理力度,使学生感到一定的学习压力。

手机的智能化越来越高,使用价值也越来越高,但是如何正确使用它,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作为学生的我们不应该将手机当做一种不可缺少的东西,要试着过“没有”手机的生活,不要一味地去当手机不离手的“低头族”,而是要充分发挥手机帮助我们学习、实现有效沟通、缓解我们压力的工具,只有这样,手机才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价值。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在更好的利用手机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要增强自制力,理性利用手机。

参考文献:

[1]王红红,岳云飞,钟莉,丁宝才.手机对大学生课堂质量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4(12).

[2]高菘.手机媒体环境下思政课课堂教学的管理策略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10).

猜你喜欢
两面性
创业焦虑对创新绩效的“两面性”影响研究*
理性看待经济数据的两面性
两面性:《金银岛》约翰·西尔弗的人物形象分析
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两面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两面性”
农村大学生“失业”具有两面性
外部技术影响企业绩效的两面性——一个非线性视角的实证研究
专利制度的两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