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视阈下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路径探析

2016-05-14 22:23王娇张华
文教资料 2016年6期
关键词:路径研究思政课

王娇 张华

摘 要: 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网络素养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技能,提高网络素养不仅对提高大学生网络社会的生存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提高中国网民的网络素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问卷调查,对徐州在校本科生的网络素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对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提出见解和对策。

关键词: 思政课 大学生媒介素养 路径研究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大学生一直是互联网的重要参与者,他们的网络素养直接影响自身的成长成才。所以,本课题旨在通过调研发现大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一、徐州市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结果

本次问卷调查以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三所院校为主,共发放500份问卷,收回450份问卷,有效问卷为441份。调查对象主要为本科生,以大三学生作为主要调查对象,利用SPSS软件中对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在调查中,我们将新闻专业的和非新闻专业的学生,重点大学和非重点大学生进行了比较,用数据说话,结论应该是客观可靠的。具体情况见下图: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调查显示:总体上讲,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比较高,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需要对这些问题加以重视和解决。

1.大学生使用媒介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但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最喜欢、最依赖的大众媒介。

调查数据显示,85%以上的大学生经常使用两种以上的媒介,其中网络高居榜首。91.04%的大学生对网络的喜爱度非常高,34.70%的大学生喜爱电视媒介,10%的大学生喜爱报纸媒介,其中,新闻专业的学生表现的热情更大。100%的大学生经常使用网络,超过80%的大学生选择使用手机,21.30%的大学生选择报纸,10.40%的大学生则会选择广播及杂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媒体使用状况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趋势,但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最喜欢、最依赖的大众媒介。

2.大学生使用媒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但网络的学习功能被弱化。

通过对大学生接触媒介的原因调查可以得知,74.90%的大学生为了消遣时间、休闲与娱乐,59.20%的大学生为了获取相关资讯而接触媒体,51%的大学生利用媒体进行学习,42.90%的大学生之所以接触媒体则是用于购物消费,高达73.10%的学生是为了交友聊天。由此可以得知,大学生接触媒体的目的非常明确,并且在接触媒体的时候呈现出一种比较主动与积极的心态。但从上述调查也可以看出,大学生将大部分时间用于交友、游戏和购物,网络作为学习工具的功能被忽视和弱化了。

3.大学生对一些知名门户网站非常熟悉,但对一些学术数据库知之甚少。

大学生获得信息主要通过知名门户网站。50.2%的学生看新闻主要到搜狐网、新浪网和凤凰网,65%的学生通过淘宝网和天猫网购物,45.30%的通过搜狐视频看电影和电视剧。25.6%的学生看书主要到新浪网和凤凰网。但非常遗憾,学生对一些学术网站知之甚少,仅有10%的学生知道并利用过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至于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及超星数字图书馆学生知道得更少,更不要说利用它们来学习了,相信这种情况到了大四会显著改观,因为学生都要写毕业论文。

4.大学生是网络社会的主力军,但对正确的网络行为缺乏了解。

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大专及以上学历的网民占21.4%。(第35次CNNIC报告: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大学生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主要群体之一。一方面大学生主导着网络文化的潮流,另一方面网络所构筑起的新的社会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然而,许多大学生对网络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调查显示:40.7%的大学生对我国网络管理方面的法规不了解,26.5%的大学生听说过但不清楚细节。其实我国自1987年以来已先后制定了一批信息网络方面法律、法规、规章,以规范网民的行为。然而,由于大学生对这些法律法规了解不多。

三、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在全媒体时代,媒介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深刻影响着人类,媒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大学生作为网络社会的主力军,网络素养直接影响他们的长成才。因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既是大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更是社会健康发展的要求。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应从法治、道德、文化三个方面入手,这是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有的内容,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作出贡献。

1.在思政课教学中增设媒介素养课,提升大学生的媒介使用能力。

美国学者德弗勒·鲍尔洛基奇说:“虽然媒介自成一个行业,但他们已经深深地渗透到我们的社会之中,在有限的程度上,他们已经成为我们教育体制的一个部分。”[1]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实际上就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准,这是思政课教学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思政课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思政课教学的课程设置中,增加媒介素养课程,作为非传播学专业的公共课必修课,对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行全面系统的教育与培训。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媒介的基础知识及如何使用媒介;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从而提升大学生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2]及思辨的反应能力。

2.利用现有思政课教学平台,拓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第一,将网络法治教育和网络伦理道德教育注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加强大学生网络法治和网络道德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途径之一。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对国家出台的有关网络行为的法律、法规及网络道德规范了解不多,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往往出现网络失德、网络违法直至犯罪等行为。针对这一问题,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增加法治教育和网络伦理道德的内容,既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又能使学生加深对网络行为规范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一是网络社会是受到严密的法律调整的重要领域,它所规定的红线不能逾越,越过红线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二是网络法律规范是网上自我保护的重要武器,学生应掌握和正确运用基本的网络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在网络社会的合法权益。在网络生活中,大学生应该遵守的基本的道德规范,尤其是不道德的网络行为坚决不要做。

第二,把网络道德原则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在新媒体时代,网民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和制造者,这就需要提升大学生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要求大学生有较高的文明素养。文明素养的核心就是自由、平等、民主、正义、公平,这既是网络道德的原则,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有关章节中将二者融合起来进行讲解,让大学生认识到在创造和传播信息的过程中,坚守自由、平等、民主、正义等思想是要求我们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尊重和包容人类其他文明、理解和包容人类不同宗教、理解和尊重他人生存权利。

第三,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思政课实践课教学之中。实践课教学是思政课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实践课教学中加入媒介素养教育,是运用媒介素养理论对信息进行选择、质疑、理解、评估、创造和生产及思辨的过程,对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更具实际意义。实践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看。到报社或电视台去实地了解大众传播的生产过程,还可以网络公开课去学习大众传媒的生产过程,也可组织学生看哈佛大学的公开课《新媒体时代的保密与新闻业》,使学生对大众传播的生产过程有一个全面了解。

二是做。组织学生去拍一个微电影,制作一个新闻片,制作一个电视节目,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所有媒体信息都是媒体工作者建构的。所以,我们看到的电视节目、电视剧、电影及新闻节目都是经过媒体工作者的加工后呈现出来的,这些节目受到所有者的影响与控制,体现所有者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媒介展现的与现实世界有差异。

三是讨论。教师选取一个案例,组织学生解读。通过对案例的解读使学生懂得:对于媒介信息要有一个解构信息和还原真实的过程,也就是要经过自己的理性判断才能批判性地接受媒介信息,具备了这一能力,也就提升了大学生网络信息选择、辨识与分析能力。

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途径非常多,本文仅从思政课教学的角度对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进行研究,希望对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李霞,徐睿.国外媒介素养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软件导刊,2008(5).

[2]载自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路径研究思政课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三线”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启示——以四川工商学院教改为例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