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是个性化阅读的基石。文本细读,使个性化阅读从学步到飞翔让个性化阅读之花绽放。
一、文本细读,个性化阅读的基石
何为个性化阅读?是我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还是山登绝顶我为峰,满溢霸气与自信,亦或是刻意与众不同,反弹琵琶,标新立异。
我们先看看阅读有几种方式。
(一)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我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文本只是一个生发的媒介。作者写了什么内容,要表达什么主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读出了什么。一切突出一个“我”字,充分发挥阅读的主观性,纯然创造,读到的也许与作者原本表达的意思相隔十万八千里。
(二)照花前后镜
作者写的内容与传达的主旨,和我读到的内容与读出来的主旨,两者无限接近,直至画上等号。无限忠实于原著,忠实于剖析并还原作者的情感主旨。
(三)花面交相映
这种阅读方式既抓住文章最核心的内容与情感主旨,又在此基础上有自我的见解。不满足于“发现”、“还原”,亦致力于“挖掘”、“生发”,既与作者在某些方面产生共鸣,又能理性地与作者对坐探讨,既不无视作者,也不唯作者是从。
个性化阅读是其中的哪一种阅读呢?
第一种阅读能培养人的自我意识。唯我,亦有极大的局限性,纯然的创造,没有基石的创造,也许辉煌,更易毁灭,沦为胡言乱语。第二种阅读,没有自我,没有个性,主要沦为复读机、听诊器、传声筒。第三种阅读,既尊重于原著,又不迷信作者,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灵魂。
文本是作者思想和情感体验的载体,开掘其内涵当是阅读的一大要义。面对文本,我们没有理由不尊重它原有的意义构想和科学的价值取向,漠视甚至无视文本,架空文本,置文本材料的“应有之义”于不顾的所谓个性化阅读绝非真正的阅读。耍性格的不是真有性格;玩个性的没有真个性。所谓个性,应当是在共性基础之上的个性,脱离了共性这个基础,个性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文字这一道桥梁,读者才与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阅读是一种双向交流,而这种交流的基础就在于读者对文本的阅读、思考与体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此,文本阅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只有亲密地接触和感知文本,充分地阅读与思考之后,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思想深刻”的个性化解读。所以个性化阅读的前提是文本阅读,先阅读,才能有发现、有创造、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词分豪放与婉约,文章亦分豪放与婉约。豪放文感情主旨外露,常有标志性句段;婉约文含蓄内敛,少有标志性句段,即使有些微信息,也往往在不起眼的位置。阅读习惯比较“婉约”的学生,读豪放文,能轻而易举抓住重心;读婉约文,亦能较轻松地把握主旨。阅读比较“豪放”的学生,读豪放文,或许能把握文章重心;读婉约文,很难抓住文章的核心。故阅读文本要“婉约”,“婉约”即为细致,是为细读文本。只有细读文本,才能发现共性,导出个性。
二、文本细读,从学步到飞翔
文本细读应该怎么读?
一个字一个字读到底?几十个字的短诗很快可以读完,几百个字的短文耗时也不会太多,那么几千个字,几万个字,甚至几十万字的长文呢?毋庸置疑,一个个字读到底,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基本能一网打尽,但不少不太重要的信息也占用了大量的阅读时间。从所费时间来看,这种阅读的效率要打一个折扣,而且“面面俱到”的阅读方式往往也容易导致重点“迷失”。
那么文本细读究竟应该怎么读?
阅读应做到细读与粗读,速读与慢读,泛读与精读,顺读与跳读等阅读方法兼用。比如先速读,宏观把握,再微观探究。如若宏观上一时无法把握,再细化些阅读,逐渐细化,直至把握宏观。打个比方,先拍照,了解全局,再根据需要,一遍遍细化扫描。宏观把握后再作微观探究,看结构、语言、修辞、文气等内容。
(一)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明确出行目的,可以减少虚耗;明确阅读目的,也可以提高效果。阅读不应盲目,要有针对性。不同文体(体裁)特点不同,阅读关注点亦不同。同一体裁,不同题材,阅读关注点亦不相同。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体裁不同,文本特点不同,阅读的关注点和方法亦应有所区别。而诗歌中又有不同的题材,如山水田园诗、边塞诗、闺怨诗、羁旅行役诗、咏史怀古诗等等,不同题材的诗歌所运用的意象,写作的内容,表达的情感等各有特点,阅读时关注点也应有所区别与侧重。
(二)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要做到第一点所说,则必须有一个前提,即平时做好知识储备,搭好知识框架,在知识架构中寻找阅读的方向和着力点。例如,诗歌是一门含蓄的艺术,诗歌除直抒胸臆外,主要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关注常见意象,熟悉常用手法,有助于更好地解读与把握诗歌。再如小说,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关注人物、情节、环境这三要素,能更快更方便把握其主题。又如散文的情感主旨怎么找?1.文中的议论抒情性语句,即是情感态度的直接表露。2.抓文中的形象(类似于诗歌的意象),散文往往通过形象来表情达意。2.关注结尾,散文往往会“卒章显志”。
但也要注意,储备的这些知识只是阅读文本的辅助,重心还在于对文本本身的细致解读。如阅读诗歌,往往强调“知人论世”。确实,作者的生平经历,创作背景,是准确而深入解读作品的一大助力。但仅仅是助力,最根本的还是从文本本身出发,否则主题先行,解读就会陷入想当然的境地,最后变得荒谬无比,令人啼笑皆非。如读杜甫的诗歌,抓住其生活于安史之乱前后,唐王朝由盛而衰时期,扣住其一贯的忧国忧民思想,对于解读其许多诗歌都有很大助益,然而这并非全部,如其写的《客至》《江村》等并没有明确体现这种忧国忧民思想。
(三)于细微处见精神
关注细节,获取细节,剖析细节,往往更易把握文本主旨。如老人教版课文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首句“她也是……”,这个起句其实是不同寻常的。“也”字的运用,“某某是……,她也是……”才是惯常表述,此种异常表述背后隐藏着什么?要暗示我们什么?这个隐去的谁究竟是谁?抓住这个发现并进行研读探究,是准确而深入把握本小说的一个很好的抓手。再如鲁迅先生的《祝福》中,“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地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带着绞丝银镯子”,戴绞丝银镯子的女人,自然是有钱人家的太太,这些人还要将手浸在冰冷的水里洗东西,准备福礼,而“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可看出旧礼教社会,男女迥异的地位。而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则活画出祥林嫂从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尚有着生气与希望的人逐渐转变成一具行尸走肉的过程。
(四)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准备好知识储备,搭好知识体系,掌握了阅读方法、技巧之后,还须实践。“笃行”切不可少,只有不断阅读实践,方能不断检验、修正、完善阅读指针。借用李白“行路难”三字,可以说就阅读而言,初行路确实难,而行多了路,脚下就是一片通途。
三、文本细读,让个性化阅读之花绽放
以个性阅读为指针,细读文本,能发现许多意外的精彩。以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谈谈一些不成熟的见解。李白在诗中描写了自己梦中游历天姥山胜景及幻入神奇仙境的经历。一直以来,教材、教参及相关资料,都认为神奇瑰丽的梦中仙境是李白所向往的理想世界,是诗人对自由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反讽。但几乎所有的分析,都只注重于分析梦境仙境的奇幻美丽,而忽视了梦的本质。如果这个梦境是李白虚构出来的,这刻意描摹的梦境的神奇瑰丽能有力反射出现实世界的黑暗丑陋。联系李白“济苍生,安社稷”的一贯抱负,及其到长安一年多就被玄宗“赐金放还”的惨痛经历,再联系诗人在写此诗前一年多写的《行路难》,“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其中流露出无路可走的茫然和理想无从实现的苦痛,《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情感主旨不难把握。而如果这梦境确实是李白经历过的,那么从梦的本源出发,也许更易探寻李白的精神世界。在弗洛伊德看来,梦是潜意识的活动,代表着被压抑的欲望和愿望的满足。弗洛伊德把梦内容分为两层:一层是显梦,指梦中出现的人物、景象、故事等,即具体的梦的经历。一层是隐梦,指隐潜在显梦后面的潜意识的愿望和冲动。显梦是能够说出来的,隐梦则连自己也意识不到,只有通过“精神分析”才能揭示出来。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境绝不是荒诞无稽的,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中对于做梦者本身极具意义的经验。梦的内容仍保持其与最近的经验之关系,引起梦的刺激本身必仍在心理上具有重大意义。诗人因传说中天姥山的高峻峭拔而“梦吴越”,飞往天姥。镜湖“一夜飞度”,多么自在迅捷,诗人渴望的不就是这种精神的自由吗?然而作者为何不像飞度镜湖月一样飞上天姥山,却要“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一步步攀登呢?梦具有象征意义,如果天姥山象征人生的理想,那么天姥山的巍峨奇美象征理想的神圣与崇高,这样的理想是不容易达成的,更何况现实社会环境又是如此恶劣。
梦是愿望的达成,可以算作是一种清醒状态的精神活动的延续。人在梦中是最真实的,梦境中的人会抛弃任何掩饰和自我克制,直白地展现自己的原始欲望。诗人喜放浪山水,故梦游天姥;诗人爱游仙访道,故梦见仙人如麻。而梦往往具有多重涵义,很可能是一个愿望的达成隐蔽了另一愿望的达成,需要经过深层次的分析,才能找出那最早时期的某一种愿望的达成。愿望是形成梦的动机。而当愿望难以实现时,它就会以一种改装的形式在梦中表现出来。故诗人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在梦中以登山遇仙这种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形式来表现。
每个梦都有唤醒的作用。诗人在梦见仙境景象后亦从梦中醒来。神奇瑰丽的景象让人留恋,直愿“长醉不愿醒”,诗人应该是心满意足地醒来,并对梦境流连不已吧。但是诗人是如何醒来的呢?“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诗人在“魂悸”、“魄动”中“惊起”。“悸”的含义是“因害怕而心跳得厉害”,如此神奇瑰丽的山景仙境为何会使诗人心跳、恐惧从而惊醒呢?作者惊醒是因为梦中仙境与现实反差巨大,直觉到这种景象不可能实现,在梦中残存的意识(理智)反作用下醒转过来。醒来时只见孤枕陋席,失却了梦中瑰丽的烟霞,现实果真是如此的不堪。梦中仙境神奇瑰丽,同时又使作者魂悸魄动,仿佛在这神奇瑰丽的背后还有着若隐若现的恐怖的阴影,这也是诗人在现实社会中因四处碰壁而使精神上受到压抑的一种反映。
参考文献:
[1]曹海永.阅读教学:我们失去了什么[J].语文教学通讯,2006,(28).
[2]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凌小平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高级中学 21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