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的最佳资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自觉利用这些素材提升幼师生的文化品位,陶冶他们的情操,使之在不断认识社会,认识人生中体悟做人的准则,进而形成健康的人格。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抓住课题中的人格教育因素启迪学生
在幼师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题目蕴含着对人格的思考,例如房龙的《宽容》、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蒙田的《热爱生命》等。对于这些课文,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课文题目,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从而了解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加以引导和培养。例如在学习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时,笔者抓住课文题目,让学生谈谈自己为什么活着,同学们积极发言,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有同学认为是为父母活着,父母起早贪黑辛勤劳作,供子女上学,非常不容易,自己一定努力学习,回报父母,感恩父母;有同学认为是为自己身边的关爱自己的人活着;也有同学说是为自己而活着,为爱情而活着,为钱而活等等。从同学们的想法中,我们看到有些同学是积极的,能够理解父母的辛苦,知道感恩父母,而有些同学的想法是偏颇的,也暴露出了他们一些人格上的缺陷。然而,对于他们的看法,笔者没有急于给出错和对的评价,而是给其留下了一定空间,那就是让学生课后查找一些关于名人或身边人为什么而活着的故事,或是搜集一些关于人生的富有哲理性的名言,然后在下一节语文课上进行交流讨论,使学生真正理解人为什么而活着。学生认真搜集了一些富有哲理的名言和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故事,并通过交流,大家认识到人活着,要活得有意义,不让自己在回首往事的时候,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充分认识到人生的真谛。由此也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了解作者罗素为什么而活着,感受他崇高而伟大的情怀,从而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抓住作者的高尚人格感染学生
优秀的作家不仅用文章感染读者,而且自身高尚的品格往往也激励着读者,可以说他们的经历本身就构成一部耐读的书。正如司马迁所说:“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中国古代文化之瑰宝,都是作者深处困境时创作出来的,最能体现出作者的人格精神。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幼师语文教师可根据文章的写作背景适当地丰富对作者的介绍,举出一些体现作者人格方面的事例,以其精神气质感染学生,启迪学生。如《归去来兮辞》的作者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体现了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又如《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作者李白,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道出了其高洁傲岸的精神;《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作者海伦·凯勒从小双目失明双耳失聪,却凭借坚韧不拔的性格成为享誉世界的作家,其坚强令人感动;再如《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由双腿残废时的绝望到领悟人生,直面苦难的心路历程;《我为什么而活着》的罗素两岁失母,四岁丧父,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反战,坐了六个月的牢,两个月的监禁,但他始终坚强地面对等等。幼师语文教材中诸如此类作者的故事还有很多,他们坚强高尚的人格品质、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都蕴含其作品中。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借助作者高尚的人格精神感染学生,开启学生内心世界,引导学生自我完善,优化人格结构。
三、分析文本中艺术形象的人格引导学生
幼师语文教材中选取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其中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对这些艺术形象的赏析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知道“文学即人学”,分析人物性格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培育学生人格成长的过程。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因而也就有着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人格特征,他们有的是真善美的体现,有的是假恶丑的代表。教师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分析理解这些艺术形象,感知他们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例如,《雷雨》中塑造了虚伪、自私、冷酷的男主人公周朴圆和身份卑微、善良、质朴且始终保持自己人格尊严的女主人公鲁侍萍等人物形象。教学时,笔者把两个人物形象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学生从鲁侍萍身上感受到了人的善良和质朴等优秀品德,领会并培养了自己的向善之心。同时他们也认清周朴园的卑劣行径和丑恶灵魂,理解不仁不义的内涵,树立摒弃丑恶之志,从而激发学生的崇高愿望,唤起他们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但在分析有些悲剧性人物形象时,要引导学生分析他们之所以走向悲剧的原因,不仅仅是由社会环境因素造成,同时也是因为他自身的人格缺陷所致。例如,外国文学史上的几个吝啬鬼: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泼留希金,分析他们的悲剧结局时,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他们的缺陷性格,让学生理解造成他们悲剧命运的根源有社会时代方面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由于他们自身缺乏善良、正直、仁爱的品质。其实对人物形象讨论分析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一次自我认识,自我反省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得到启发,不断自我完善。在幼师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的艺术形象,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帮助幼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康的人格。
四、品析作品的思想感情熏陶学生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幼师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是塑造幼师生健康人格的一大阵地。比如艾青在《我爱这土地》中抒发的那份真挚而炽热的爱国情感;李密在《陈情表》中流露的那些孝情、忠情;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抒发的那份亲情;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抒发的对生死的感悟,对母亲的深情以及母亲对儿子的爱;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抒发的“尽吾志,无悔矣”的执着等等。这些思想感情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人格思想,无不熏陶感染着学生,使之受到启迪和鼓舞。
比如《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节选部分不长,但文中却有着史铁生沉甸甸的语言、思考和感情。读后,深感它震荡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思想。因此,对于今天的幼师生来说,此文带给他们的应是思想的冲击,情感的洗礼,哲理的升华。作者在这篇散文中回顾了自己活到最狂妄的年龄突然双腿残废后的痛苦生活与思索。与其说那是回忆,不如说是自省,作者反省了自己对生命的态度和人生的思考。在文章中,我们读到,史铁生的前二十年,生命和常人一样,在二十岁时突然双腿残废,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使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甚至想到了死。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他每天都摇着轮椅来到地坛,“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后来,史铁生发现地坛虽然看似衰败荒凉,但是充满了生机,孕育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在地坛的启示下,史铁生认识到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既然谁也摆脱不了一死,所以一切追求都失去了意义,可是,一切的消极颓废不是同样也失去了意义吗?上帝留给我们的,只有好好的活着”。于是,他重新认识了生命,在永恒的时间面前,个人的遭遇是何等的微不足道,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同时也使一个不幸的人得到解脱,知道了自己的最终归宿。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的精神家园,灵魂栖息的场所。作者的这段心路历程折射出了生命的哲理和生活的意义,对那种怨天尤人,怕苦畏难的人格倾向起到安慰和警醒的作用,以实现人生的自我救赎。
再者,在文中,作者也写到了母爱的深沉而不张扬,平凡得让人熟视无睹,最初那几年,他“一心以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而且有时故意让母亲找不到,他的倔强给他留下的只是痛悔。在母亲去世后,他每次去地坛,他始终默念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他后悔自己那时没有体会母亲内心的痛苦与煎熬,理解母亲太晚了。其实,更多的时候,母爱都是从我们身边默默地流走,熟视无睹的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这对于我们来说,没有体验到母爱是多么大的不幸呀!我们丢失了比金子还珍贵的东西。
幼师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对他们如何正确对待生命、对待父母,如何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克服脆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避免过激行动,预防发生意外等等,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这也恰恰正是健康人格内容之所在。
总之,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幼师语文教师应采取各种方法充分挖掘并发挥教材中的人格教育因素,使幼师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逐渐形成健康的人格。
(张冬梅 江苏省徐州高等师范学校 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