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梦莲 许锐东 孙达
摘要:针对未使用MOOC的大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从动机、机会、能力、易用性和有用认知5个方面调查分析影响大学生使用MOOC意愿的因素。建议关注MOOC课程教学视频、课件和相关学习材料的建设,促进对MOOC的有用认知;提供学习语言支持,提高MOOC的易用性;开展MOOC优质课程内容分析与学习引导,激发大学生的使用动机。
关键词:MOOC;MOA模型;TAM模型;使用意愿
引言
继2012年“MOOC元年”之后,MOOC在全球迅速升温,美国相继创办了Udacity、Coursera和edX等MOOC平台,提供数以百计的优质课程,随后欧洲、亚洲和澳洲的一些国家也先后推出本土的MOOC平台。在国内,从2013年开始,MOOC不断发展壮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纷纷加入国际主流MOOC平台并推出自己的课程;清华大学则于2013年5月推出全球首个中文MOOC平台“学堂在线”,向全球学习者提供中文在线课程。
MOOC具有大规模、开放性、自组织等特点,其在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改革、提高教育信息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
1研究问题
大学生群体是MOOC的重要参与者,为了促进高校大学生采用MOOC进行学习,需要了解他们对MOOC接受并采纳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激励他们应用MOOC进行学习。本研究计划通过对广东10所高校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重点探究大学生群体中未使用MOOC者对MOOC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希望为MOOC的有效设计与实施提供参考,助力于我国MOOC的有效发展,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
2理论基础
当前,研究行为意愿与动力一般采用MOA(Motivation、Opportunity、Ability)模型,研究用户信息技术行为采纳一般采用TAM(Technology Aceeptance Model)理论。MOA模型是一个解释信息行为动力的模型,主要由动机、机会和能力三个核心概念组成,认为动机是导致行为发生的直接原因,而机会和能力则对这一过程产生调节作用。MOA模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对行为的预见性,不仅适用于对信息接收行为的解释,在公共管理、社会资本、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等领域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网。TAM模型研究用户对信息技术的采纳度和接受度,主要包括有用认知和易用认知两个因素。有用认知是指认为某一技术对提高工作绩效有用的程度;易用认知是认为某一技术容易使用的程度。TAM认为技术“实际使用”行为最后受到对技术的“有用认知”与“易用认知”的影响。
本研究重点探究未使用过MOOC的大学生接受并采纳使用MOOC的影响因素,因此采用MOA和TAM作为理论基础,指导本研究的实施。通过整合二者的思想,本研究决定将动机、机会、能力、有用认知和易用认知5个方面作为研究内容,计划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研究大学生群体中未使用MOOC者对接受并采纳使用MOOC的动机、机会、能力、有用认知和易用认知5个因素的影响度,以及各因素内的主要影响要素。
3研究过程概述
3.1调查问卷设计
本研究的问卷设计主要围绕动机、机会、能力、有用认知和易用认知5个方面进行,并采用了Olander&Thogersen以及Davis等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和量表。动机主要包括从众动机、好奇心驱动、自我提升动机和经济动机等;机会主要包括外在条件如个人时间和网络条件,以及与MOOC老师及学习者讨论交流等网络社会支持;有用认知包括对MOOC课程内容学习视频、老师教学方法、课件和学习材料、作业和测验以及课程学习后获得的学分和证书等方面;易用认知包括MOOC学习时间要求、视频播放及下载、课程字幕、互动交流平台应用、课程内容搜索与学习导航以及跨平台应用等。问卷设计完毕,进行了小范围测试,对问卷题项进行了优化。在正式调查过程中,剔除了信度较低的题项。为保证被调查对象对问卷答案的辨别度,本研究所有题项均采用李克特量表的形式。
3.2调查对象与样本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广东省10所重点高校内未使用过MOOC的大学生群体。调查问卷采用纸质问卷的形式,调查时间从2015年7月到9月,在6所高校回收纸质问卷783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706份,问卷有效率为90.17%。其中未使用过MOOC的为671人,占回收问卷的95.04%。填写问卷的大学生中,男生占50.6%;女生占49.4%。
3.3问卷信度与效度
本研究问卷调查的信度分析主要通过计算问卷的Cronbach's a值的方法。该方法是目前社会科学研究最常使用的信度分析方法。利用SPSSStatistic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问卷数据的整体Cronbach's a值为0.926,说明测量指标一致性强,可靠性高。各主要变量的信度系数在0.855以上,可被认可为信度较高,因此,问卷数据整体上属于高信度,各量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问卷的效度首先通过测量各指标的因子载荷系数来考察。其次通过内容效度进行效度检验。问卷采纳了相关研究量表,并通过小范围测试和优化,最后确定问卷题项,保证问卷能最大程度的覆盖到影响MOOC使用意愿的因子,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3.4访谈
本研究选取了广东10所高校不同年级和专业的20名学生,就MOOC的接纳与使用意愿分别对他们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结合问卷分析结果进行论述。
4调查结果分析
本研究使用SPSS Statistics 20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了方差分析法和单样本T检验法。其中方差分析法用于分析被调查者使用MOOC的意愿的差异。单样本T检验法用于分析对使用意愿有显著影响的变量和指标:分析对使用意愿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时,将使用意愿均值作为检验值。使用意愿中显著大于此检验值为对使用意愿影响最大的因素;分析各个因素中对使用意愿影响最显著的指标时,将每个因素分值作为检验值。显著大于此检验值的指标即为对使用意愿影响最大的因素。
4.1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总体情况
采用单样本T检验法分析各量表均值,得到对使用意愿影响最大和最小的因素,见表1。
表1中“有用认知”的分值为4.04,显著高于均值3.88,说明“有用认知”对被调查者使用MOOC的意愿影响最大;而“使用机会”的得分为3.76,显著低于均值,说明“使用机会”对使用意愿影响最小。访谈的结果显示这五个因素对MOOC接受并采纳的影响力大小顺序为有用认知>自身能力>易用认知>动机>机会,与问卷的结果呈现一致性。
以下采用同样方法对使用意愿各因素的显著高分和显著低分选项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影响被调查者使用MOOC意愿的因素。其中“自身能力”因素中各选项分值与其均值差异不显著,表明在“自身能力”中没有显著影响使用意愿的因素,故不做分析。
4.2使用意愿影响各因素分析
4.2.1动机
影响被调查者使用MOOC的动机选项分值结果见表2。
在动机因素中,“提高职业技能或竞争力”分值为3.55,显著高于均值3.33,可知此动机是驱动被调查者使用MOOC的显著动机。而“周围的人使用”分值为2.88,显著低于均值,说明外部刺激或者从众动机不影响MOOC的使用意愿。访谈的结果显示20名被访谈者中,12名(60%)认为影响自己接受并采纳应用MOOC的最主要动机因素是课程对自己的专业能力是否有帮助,而周围同学的使用并不会影响自己的选择。
4.2.2机会
影响被调查者MOOC使用机会选项分值结果见表3。
表3说明,在MOOC使用机会因素中,“课程和学习材料免费”的得分(3.81)显著高于所有机会因素得分均值(3.73),可知此因素是促使被调查者使用MOOC的最主要机会因素。“网络条件能支持使用(特别是国外的)MOOC”分值(3.60)显著低于均值,表明此机会因素影响最小。访谈结果显示,能否便捷地获得课程学习资源具有较大的使用意愿影响,网络条件的使用意愿影响较小。部分被访者表示当网络条件不理想时,会选择先下载视频后再观看的策略。
4.2.3有用认知
有用认知因素分值结果见表4。
表4说明,在有用认知因素方面,“课程讲座视频”“课程的课件和学习材料”分值(均为3.72)显著高于均值3.60,说明MOOC课程或讲座视频的有用认知对被调查者的使用意愿影响最大。“作业和测验”的分值显著低于均值,说明此项对被调查者使用意愿的影响最小。访谈结果显示90%以上的被访者注重课程内容对自己是否有提升作用,部分被访者对于证书的有用性并无太高期待。
4.2.4易用认知
易用认知分值结果见表5。
表5显示,“提供英文字幕和其中文翻译”分值(3.93)显著高于均值(3.72),说明在易用性因素中,该因素对被调查者使用MOOC意愿的影响最大。“交流论坛方便易用”和“提供搜索和导航设计等功能”的分值(均为3.55)显著低于均值,说明交流论坛和搜索与导航等功能对被调查者使用MOOC意愿的影响最小。访谈结果显示60%以上的被访者表明语言和翻译支持对使用意愿有一定影响,而是否有互动交流平台对使用影响并不大。
本研究在能力因素方面调查的数据分值与其均值的差异性均不显著,说明能力对被调查者是否使用MOOC的影响不大,故本文不做分析。
5研究结果与启示
5.1研究结果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在使用动机、使用机会、自身能力、易用性和有用认知5个因素中,有用认知对被调查者使用MOOC的意愿影响最大,使用机会对使用意愿影响最小。具体在各个因素中,在使用动机方面,“提高职业技能或竞争力”是驱动被调查者使用MOOC的显著动机,“周围人使用”外部刺激不影响被调查者使用MOOC的意愿;在使用机会方面,“课程和学习材料免费”是促使被调查者使用MOOC的最主要机会因素,“网络条件能支持使用(特别是国外的)MOOC”是影响最小的机会因素;在有用认知方面,“课程讲座视频”和“课程的课件和学习材料”对被调查者使用MOOC意愿的影响最大,“作业和测验”影响最小;在易用性方面,“提供英文字幕和其中文翻译”对被调查者使用MOOC意愿的影响最大,而交流论坛和搜索与导航等功能对被调查者使用MOOC意愿的影响最小。
5.2启示
针对以上调查研究结果,对未来MOOC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展,本研究获得如下的启示:
第一,关注课程教学视频、课件和相关学习材料的建设,促进MOOC的有用认知。有用认知因素是影响MOOC使用意愿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在MOOC的未来发展中,需要关注课程教学视频、课件以及相关学习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建设,促进MOOC对大学生的有用性。这样才能提高对MOOC潜在用户的吸引力,从而推动MOOC的有效发展。
第二,提供学习语言支持,提高MOOC的易用性。对MOOC使用意愿影响最大的易用性因素是MOOC平台语言支持是否易用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一方面可组织有关志愿团队,开展并加快对MOOC平台外语课程字幕的中文翻译;另一方面MOOC平台可改进授课视频中的字幕功能,可从单纯的中文或外文单字幕转向中外文双语字幕,提高MOOC外语课程的易用性。
第三,坚持资源共享,提高MOOC的使用机会。研究数据表明,“课程和学习材料免费”是促使被调查者使用MOOC的最主要机会因素,MOOC未来的发展需要坚持资源共享这一基本原则,扩大课程的被接触面与了解面,提高用户获取与使用的机会,进而推进MOOC的应用与发展。
第四,开展MOOC优质课程内容分析与学习引导,激发大学生使用MOOC的动机。加强大学生对于名牌大学优质MOOC资源能够提高职业技能和竞争力的认识,从而促使他们有针对性地选择MOOC课程,享用世界最高水平的教育,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竞争力。高校在进行MOOC宣传时,可加入MOOC平台体验环节,使大学生能够获得对MOOC应用的真实体验,激发他们使用MOOC的动机;还可设定在线MOOC课程内容与分类学习的咨询台,为学习者应用MOOC开展专业学习提供有效指导。高校也可以制定MOOC学习学分认定与管理制度,鼓励学生使用MOOC的优质资源进行学习。
6结语
本研究重点探究MOOC的潜在使用者大学生对MOOC接受并采纳使用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MOOC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启示性的建议。下一步的研究将调查对象扩大到MOOC的中文使用用户,调查方式转变为在线调查,探究MOOC使用者使用MOOC的效果以及影响因素,进一步推动对MOOC发展的理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