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法高古功性兼备

2016-05-14 12:19傅德锋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临池书坛点画

傅德锋

我一向并不以年龄大小来判断一个书法家的实际造诣和社会影响力。因为,对于有些人而言,年龄和功力、影响并不成正比。很多学书者,论年龄已是垂垂老者,然书法造诣却乏善可陈,饱受“老干部体”之诟病。而有些尽管身为70后、80后甚至是90后,却连续十余次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大展,据此迅速崛起于书坛,受到普遍关注。河北王文勇即是这样的80后书家之一,何也?此无他,盖因天资聪颖、方法得当而用功刻苦之故也。

任何人学习书法都绝非是一帆风顺的,成就自我也绝非是一蹴而就的。必定是要经受长期的历练,且当中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可谓欢乐与痛苦交织,迷惘困惑与豁然开朗交替,相依并存,循环往复。王文勇学习书法也是如此,从一开始初涉书道时的不无盲目,到后来确立主攻方向。从不断的发现问题、遇到困惑,到后来的不断请教、思考、调整,最终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不断在社会上为自己为家人赢得荣誉,其中之艰辛也是不言而喻的。但王文勇遇到任何困难丝毫不为之所动,而是迎难而上,逐一解决。因此,他在书坛的脱颖而出也就显得顺理成章。

王文勇尤为擅长者,乃其行草书。从其众多作品来看,他主要出自于《兰亭序》《圣教序》《十七帖》以及二王手札、孙过庭《书谱》等。从其作品可以看出他在这些帖子上用功之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问题解决得相对比较到位。二是在精神气格上追摹古人的基础上适当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和发挥,法度和情趣俱备,作品显得耐人寻味。此外,他还兼及楷书和隶书,挥洒之间,多有可观。

王文勇的书法在功夫和性情方面有着很好的综合体现。书法作品的好坏没有绝对的标准,但却有一个基本的标准,那就是好的作品必须有明显的出处、来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师承关系”。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有作者个人的审美思想融汇于其中,也就是我们所讲的“有想法”。《翰林粹言》云:“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功性兼备是书法家们毕生追求的目标。好的书法作品中既有可视的点画、结构和章法,也有可感的精神气质。前者由书写者的功夫所决定,后者是书写者的天资和学养所决定。故而项穆在其《书法雅言》中曰:“资学兼长,神融笔畅,苟非交善,讵得从心?”从王文勇的众多作品当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在长期的临池和创作实践中,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挥毫之际,可以达到心手相应、随机应变。

王文勇书路纯正,注重技法技巧与精神气象的结合。欣赏其作品,既有意在笔先之深思熟虑,也有出人意料之临机生发。点画与点画之间的引带、字与字之间的管领、行与行之间的照应,环环相扣,自然和谐。大小、长短、转折、方圆、疏密、浓淡、疾涩等等一组组矛盾自然显现而又得到了巧妙的化解。点画精到而不板滞,用笔灵活而不轻飘,行气畅达而不油滑,墨色丰富而不花俏。尤其是他在作品章法上的苦心经营,使得每件作品都显得很疏朗通透,有很强的节奏感,如同走进一座设计的园林,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他将二王手札、《十七帖》和《书谱》笔意充分融合,笔下轻灵活脱,且能写出多种不同感觉的行草书作品,但在整体上并不感到有拼凑之痕迹。气息高古,格调不俗,文气诗意,郁郁芊芊,流溢于字里行间,使人能感觉到作者饱满的创作激情和良好的综合素养。

此外,王文勇还善于画画和撰文,其国画水平也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其书法文章在专业报刊多有发表,文字流畅,见解独到,这在80后书家当中是不多见的。一个成功的书法家,不应仅仅是一个“会写字和能写好字的人”,而应是一个既有扎实的临池功底又有深厚的学问和品格修养的学者。只有书内功夫和书外功夫充分结合,并且在不断肯定自我和不断否定自我,立我破我、毁我塑我中提升自我,才能真正达到成功的彼岸。

从这个意义来讲,王文勇已经大胆而智慧地迈出了走向成功的第一步,如果立定根本,继续向前,那么,他的未来之前景必将十分广阔。

(作者系书法家、艺术评论家、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精英班成员、多家书法网站论坛总版主、学术主持人)

猜你喜欢
临池书坛点画
佟云霞
论晚明立轴行草书风在清代的衰落
浅谈书法中的侧锋原理及运用
韵和子雷《柳》
当代书坛二十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
现代舞与书法结合创作浅析之《临池》
七绝·春雪
当代书坛二十家
当代书坛二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