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璐
摘 要:《四百击》(Les Quatre cents coups)是法国著名导演、电影评论家弗朗索瓦·特吕弗(Fran?ois Truffaut)的第一部长片,1959年在戛纳电影节上放映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的标志性作品,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导演童年的经历,讲述了不公正的社会制度及冷漠的家庭关系导致青少年产生压抑情绪和反抗行为的一系列故事。
关键词:四百击;特吕弗;新浪潮;青少年
《四百击》的法语原意是“干尽一切蠢事”,故事从十二岁的男孩安托万独自被老师罚站开始,接下来的情节是:逃学→撞见母亲与情人约会→向老师谎称母亲去世→彻夜不敢回家→被母亲领回家→成绩进步后短暂的幸福家庭生活→作文被老师斥责抄袭巴尔扎克→借住在好友家里→潜入继父的办公室偷窃打字机被抓→被父母送上少年法庭继而关进青少年教导所→逃出教导所奔向海边。
这部少年悲剧片的很多内容是特吕弗童年的真实经历,表达了他发自内心的想法和感情,这种贯穿始终的“真诚”抓住了观众的心,景深长镜头和运动长镜头的巧妙结合更能让观众感受到故事的真实过程和生动的现场气氛。影片开头几个长镜头渲染出一种矛盾氛围:不断变化的街景和一闪而过的电车,不变的是画面上方黝黑的埃菲尔铁塔还有冬日里暗淡的太阳。故事结尾处也由三个长镜头组成:男孩跑过无人的村庄和树林、一望无际的海岸线、男孩一直跑到海边突然回过头,镜头最后定格在男孩迷茫的脸上。
安托万的“四百击”真的是胡作非为吗?回顾整部电影,每一击、每一次叛逆其实都是在各种压抑下完成的:老师的不公正和粗暴、母亲的厌恶、继父的冷漠,其中母爱的缺失和主人公对母爱的渴望贯穿了整个故事,参与了每次矛盾的激化。
安托万渴望母亲的爱与认可,他从学校回家后自动自觉地去生火、摆放餐具,他偷偷坐在母亲的梳妆镜前用母亲的梳子梳理头发,闻母亲的香水,摆弄母亲的睫毛夹,而他的母亲第一次出场始终面无笑容,不停地呵斥儿子。观众对这位母亲的笑容一定印象颇深,稀有而珍贵,在儿子撞破她和情夫约会后,心虚之下对儿子示好利诱,当时孩子的眼神告诉我们其实他都知道,但他还是看得目不转睛,并按照母亲的意思说出她希望听到的答案。后面当教导所里的心理医生问他为什么不喜欢他的母亲时,他回答说因为自己是母亲的私生子,母亲很讨厌他,少年的表情看似轻松,但观众从他不断摆弄手指的动作中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痛苦和对母爱的渴望,为了母亲的一个微笑就决定帮忙遮掩她的不忠,为了母亲的一句鼓励就发奋学习乖乖做功课,这样的安托万怎么可能不喜欢他的母亲呢?可他只能说不喜欢,叛逆期的少年特有的自尊和骄傲不允许他去祈求别人的怜悯和同情。
特吕弗内心深处对父亲的寻求也映射到了影片中,继父对安托万相对和蔼可亲,但他的容忍和关心是有限的,这从少年的栖身之处就能看出,少年每天就睡在厨房的过道里,床上只有一条睡袋,安托万偷偷在布帘后为偶像巴尔扎克设神龛,没想到蜡烛点燃了布帘差一点引起火灾,继父为此大发雷霆,威胁要把他送进管教所;安托万进了青少年教导所后继父就再也没有来看过他。电影中英语老师上课提的问题是“Where is the father”,这恰恰是特吕弗想要表达的对不称职父亲的质疑与否定。安德鲁·巴赞(André Bazin)弥补了特吕弗父爱的缺失,引领特吕弗真正进入电影界并栽培他成为新浪潮的旗帜性人物,特吕弗也热爱着这位亦父亦友的事业和精神导师,就在《四百击》开拍的那天晚上,巴赞去世了,特吕弗遵从巴赞倡导的“纪实主义”和写实主义美学思想,大量运用了巴赞重视的长镜头,以这部几乎等于自传的《四百击》向巴赞致敬。
《四百击》是叛逆少年对社会、家庭冷暴力的无奈反击,简洁朴实的叙事手法和质朴的镜头显得他的痛苦如此真实,很容易引起观众心灵的共鸣,影片结尾少年安托万逃出牢笼一路奔向大海,似乎是获得了自由,然而他却突然转过脸来凝视镜头,目光中尽是困惑与无助,让人心头一松之后又觉得异常难过与失落。《四百击》与特吕弗后来拍摄的《安托万与柯莱特》、《偷吻》、《床第风云》和《爱情狂奔》统称为《安托万五部曲》,但《四百击》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其他四部,奠定了五部曲的基调,是五部曲的灵魂,少年安托万无疑是特吕弗导演生涯中刻画得最成功的人物之一。
参考文献:
[1]毛馥荔.永远的特吕弗[N].中国图书商报,2012-07-17(013).
[2]李洋.法国当代电影与艺术等级体制[J].当代电影,2014(07).
[3]盛柏.法国电影新导演创作风格研究(1984-2010)[D].上海戏剧学院,2013.
[4]秋文.法国电影大师弗朗索瓦·特吕弗诞辰75周年[J].电影艺术,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