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粟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它文辞优美,意境深远,结构严谨,堪称古诗的典范,被后人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一点也不为过。其文辞与意境之美,人们已做过各种各样的赏析和评价,却似乎忽略了其结构之美。笔者认为,正是该诗看似平淡的结构编排,造就了全诗的百转千回,成就了其经典与绝伦。
这首诗歌以月为线索,以春、江、花、月、夜为明珠的链式结构,是很明显的。它描写了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同时又以月亮为景物描写的主体和引发感喟、抒写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顾,情景交融,使全诗显得浑然一体。从整体结构上看,全诗分为三层,从写景入手,到借景抒情,再到情景交融,即景——情——情景,层层递进,前一个阶段为后一个阶段作铺垫和衬托,后一个阶段又是前一个阶段的发展和回应,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第一层写景,从“春江潮水连海平”到“皎皎空中孤月轮”共10句,描绘了春江、花、月夜之美;第二层抒情,从“江畔何人初见月”到“可怜春半不还家”共20句,抒发了在如梦如幻的月夜美景中作者对爱人的相思之苦;第三层从“江水流春去欲尽”到“落月摇情满江树”共6句,把抒情与第一层描绘的景再次结合起来,情感也从作者对爱人的个别情感进一步升华到天下有情人之间普遍的思念之情,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回味无穷,震撼心灵。
全诗结构首尾呼应,浑然天成,更重要的是每一层的结构编排也独具匠心和特色。下面,我们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层结构安排,作者首先由点入手,然后通过想象扩大到面,然后再回归到点的描写,即点——面——点的结合,将全诗的景物描写在空间上作了合理安排和布局。作者从目光所触及的江、月等具体景物入手,描写了春江、明月共生的瑰丽景色,但这样的景色尽管绚丽精致,如果不在一个广阔的背景下呈现,不免失却磅礴气势。接着,作者笔锋一转,通过“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两句,把当前的月色引入到广大的空间中,从而使一幅气势磅礴、恢弘的春江月景图呈现在读者面前;而后,作者的目光又从深远回到眼前的景物,对月夜下的春花、江天等景物进行了细致生动地描写,为这幅春江花月夜美景图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这种结构安排的妙处在于,所描写的景色真实而不失灵动、宏大而不失精致,让读者既能体会景色之美,又有广阔的想象空间。试想,倘若文中没有第3、4句空间的想象,那么整个景色的描写就会局限在作者视力所及范围之内,无论景色多美,都难激起读者的激情和想象力,更不能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样,如果没有对景物细致、生动的描写,景色就会显得苍白,从而失去吸引力。作者运用细腻的笔触,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美妙的境界,使春江花月夜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几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笔墨逐渐凝聚在一轮孤月上了。
如果说,第一层的结构安排体现了空间上的布局特色,那么第二层结构安排则体现了时间上的布局特色。
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在抒情阶段,作者一开始就以历史探寻的目光,把读者从眼前的美景带到了遥远的过去,“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然后从古远的过去慢慢回到现实—月色中孤独的我以及同样远在天边的爱人。由于现实难以如愿,作者把眼光又返回到过去的梦境之中,“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在过去——现在——过去的反复穿越中,在虚——实——虚的往复变化中,诗歌把读者带到了一个过去与现在交织、虚与实变幻的情景与理性无穷的想象与探索之中,让人深思,叫人回味。
第三层虽然只有6句话,但其结构脉络也是非常清晰的,景色和情感的交融体现了一个渐进的过程,即由景、及我、到人人的过程,可以表示为:景——我——人人。前两句“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主要是景的描写和情感的抒发,还没有联系到人;中间两句“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就把景物与我具体联系到了一起,但局限于我;而最后两句“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则从我联系到普天下同我一样漂泊在外的游子对爱人或家乡的思念,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从而深化了主题,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总之,《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结构严谨、独具匠心,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枫树、花林、飞霜、白沙、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长飞的鸿雁、潜跃的鱼龙、不眠的思妇以及漂泊的游子,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与生活情趣的画卷。全诗既有空间的广度、历史的厚度,又有哲理的高度、情感的深度,使其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经典绝唱。
作者单位:湖南新化县上梅中学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