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语文课堂的圭臬

2016-05-14 00:10贾建亚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6年6期
关键词:鲁侍萍周朴园男士

贾建亚

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关键在于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则成为了整个新课程改革中的热门话题。在教学实践的不断地摸索中,我有了关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心得。

一、精心设计问题,尊重学生答案

学生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群体,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学生不但是认识的主体,也是发展的主体。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过程应该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然而,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老师却并不多。

最常见的情况是课堂上师生问答体现出的问题。传统的语文教学,问题的设计往往是有且只有一个标准答案,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总是战战兢兢,惟恐说错一句话,说错一个字。而现在的老师提问,问题往往是开放性的,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只要能够言之成理则可。这确实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然而,也有的老师走了极端。课堂提问无论学生回答如何,都不假思索地夸赞不错。即便在学生犯了明显错误的时候,也不加指出。长此以往的结果是,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加以深入思考、信口雌黄,课堂上气氛活跃,可学生不但学不到知识,而且连端正的学习态度也失去了。

所以,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应该从对待学生回答问题的态度上做起。对学生回答错了的问题,应该中肯地指出,既不能粗暴打断学生的回答,也不能为了所谓的学生自尊而模糊自己的态度。我们要中肯地指出学生的回答错误,然后分析回答错误的原因,让学生不但明白自己错了,也弄明白为什么错了。其次,在学生回答问题很精彩的时候,老师应该做到不吝表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重视文本阅读,体会语文之美

新课程强调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强调语文学习回归文本阅读,这实质上是找到了语文学习的本源。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也在文本的解读中重新被找了回来。

前一阶段,我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必修第四册的“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这个专题时,遇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学习《雷雨》的时候,“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是假”成了学生们讨论的热门话题。认为“感情是真”的同学摆出了以下证据:周朴园保持一个房间30年不变,这不是一个没有真感情的人能轻易做到的;周朴园的很多生活习惯保持了三十年(保持的是鲁侍萍三十年前在的时候的习惯),这一点也很难做到;周朴园以为鲁侍萍死了,想找到她的坟墓帮她修一修。

认为“感情是假”的同学举出的证据就更加丰富:周朴园在认出鲁侍萍后态度声色俱厉,和前面判若两人;周朴园打算拿支票打发鲁侍萍永远离开;周朴园明明知道鲁大海是自己的儿子却拒不相认……学生们争论得热火朝天,把能挖掘的材料都挖了出来。在他们的讨论、争论中,周朴园的性格特征——资产阶级的伪善、残酷凸显出来;鲁侍萍作为一个底层劳动人民的善良、朴实、刚直也呼之欲出。

在这节课里,采用学生讨论、争论的方式对文本深入探讨,课堂教学效果出乎意料地好。学生对情节结构的把握,对人物性格的了解,对戏剧冲突的掌握都是十分到位的。

新课程强调学生对文本的个性阅读和感受。当学生把课文作为一个文本,并且凭借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人生阅历进行阅读时,学生就会更好地理解课文,学习就会成为一个愉悦的欣赏过程。

三、以生活为源泉,丰富教学内容

新课程要求我们语文老师不能就课文讲课文,一定要想方设法丰富自己的课堂,让学生对自己的语文课堂充满兴趣、充满渴望。

记得有一次,上课的时候我让学生写了一篇小作文,题目是“让座”,让学生续写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某公交车停在了站台,乘客纷纷上车,因为座位较少乘客较多,车子里显得分外拥挤。这时,上来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孩子大概只有3个月,中年妇女大概四十出头的样子。中年妇女上车后,站在了一位有座位的男乘客旁边……

学生们很快投入到思考和写作中。我发现学生们的写作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种是那位有座位的男士很快让座了,车子里的人对他抱以赞赏的目光。还有的一种就是相反的一类,车子里的乘客以鄙夷的目光看待那位没让座的男乘客。

实际上,事情的发展和结局是出乎学生想象的。

中年妇女看看身边的男士没有让座的意思,就和男士商量能不能给她和孩子让个座,那位男士听了还是若无其事的坐着。中年妇女无奈,只能抱着孩子摇摇摆摆地站着。旁边的乘客也劝那男士让座,可依然无效。此时,中年妇女眼看座位无望,就破口大骂,言辞不堪入耳。那位坐着的男士不甘示弱,也回骂妇女。公交车司机无动于衷。这时,最后排的一位乘客起身让座给中年妇女,“战火”到此时宣告结束。

听了故事结尾,学生们有的唧唧喳喳,有的沉思不语……

然后,学生开始讨论这件事,他们讨论得很热烈。最后我让他们以这个故事作为材料写一篇材料作文,谈自己的感想。

作文写下来,效果很好,学生们对这个材料有话可说,特别是针对材料中涉及到的四个人物形象:骂人的妇女、被骂的男士、让座的乘客、开车的司机。作文的语言是生动可感的,观点也绝大多数是正确的,还有一部分学生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了。

四、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曾经在江苏省盐城中学听过一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两个班级的学生在同一个语文老师的指导下,针对某篇文章中的焦点问题展开辩论。在短短的45分钟里,两个班级的学生从各自辩题的角度展开了充分的辩论。他们列举出来的论据繁多而有说服力,有些论据连老师也不曾想到。一节课的辩论结束后,学生意犹未尽,老师颔首称是。

评课的时候,他们的语文老师说,辩论这样的形式,对解决文章中有争议的问题是很有办法的。学生为了赢得辩论的胜利,首先会去深入地阅读理解课文,其次他们还会千方百计地查资料,然后这中间还会有班级同学间的分工、合作,还会有资料的理解和整理等等。他们不但会从自己的角度去看问题,也会从对方的角度看问题。虽然最初的动机是为了赢得辩论赛,但客观上也在无形中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当然,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决不仅仅是这些,我们可以用粉笔和黑板、可以辩论、可以走进图书馆阅读、可以单纯地欣赏,我们甚至可以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入社会,更近距离地接触这个美好的世界。这样的形式一定是学生所喜欢的,这样的形式多样性也一定能促进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无论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对学生的尊重还是对文本的重视,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兼收并蓄、包罗万象还是教学方式的灵活多变,从根本上说,都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响水中学。

猜你喜欢
鲁侍萍周朴园男士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男士?难事?
男士感冒
《雷雨》(节选)
试析周朴园认出侍萍前的心理过程
鲁侍萍的未了情
FAINO法爱诺引领男士春装潮流
女对男的“性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