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董子文化,丰富少年儿童教育资源

2016-05-14 12:45张素慧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董子董仲舒意义

张素慧

地方传统文化是从文明演化而来,经过历史的沉淀,最终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地方特质和风貌的文化,是该地区居民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地区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董子文化作为德州地区的“文化地标”,在当地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充分发掘并利用好董子文化,可以有效地提高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变“被动教”为“主动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董仲舒教育意义现代意义董子,即董仲舒,西汉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儒学大师,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与孔子、朱熹一起并称为“三大文化巨人”。他所提出的“大一统论”“天人感应”和“独尊儒术”等重要思想,树立了汉以来两千多年中国的国家意识,确立了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锻造了中华民族的基本品格和基本精神。据《长河志籍考》记载:明正统六年(1441年)德州知州韦景元修学宫(即孔庙),掘地得石碣于庙庭东庑之下,大字清晰,文曰“董子读书台”。

董仲舒作为一名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其学术思想体系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他的教育思想,是其整个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仔细研究可以发现,董仲舒的一些教育理念,在现代看来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教育要和实践相结合四个方面。从教育方法来看,董仲舒认为:“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真德”。这句话的意思是“普通的玉石不经过琢磨,就显不出其光彩;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就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们了解董仲舒的思想,使他们更好的领悟这句话的含义,从而为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更好的领悟学习的意义所在。

从学习方法来看,董仲舒认为学习最重要的是专心、勤勉。《史记—儒林列传》记载:“仲舒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董仲舒不观于舍园,其精如此。进退容止,非礼不行。学士皆师尊之”。正是因为在学习上的专心和勤勉,才使得董仲舒学富五车,成为一代大儒。在教育中,我们并不提倡要向董仲舒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但我们要引导孩子去学习董仲舒热爱学习的精神,让孩子们了解“勤学成才”的意义,教育他们,鼓励他们热爱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

从学习态度上而言,董仲舒提出人要博学,他说“能通一经曰儒生,博览群书号曰洪儒,则言乖典籍、辞理失所名之为俗,教授於世谓之儒。”董仲舒所主张的“博览群书”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少只有博读,才能使孩子们从记载着无数科学知识的书籍中接受历史上无数生活经验的结晶、丰富的科学知识,提高孩子们的智力,发展其想象能力。

而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作为一名出色的教育家,董仲舒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言传身教,即所谓“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既要掌握时机,及时施教,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教学分量和进度,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作为教师,要勤于考核、督促,但又不能让学生感到苦不堪言,挫伤了其学习的积极性。董仲舒将这样的教育称为“圣化”。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教学思想,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言传身教,遵循教育规律,使教学出神入化,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认为,要想充分发扬董子文化,我们可以从“读、观、讲、演、论”五个步骤入手,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让少年儿童深入了解董子文化的意义和内涵。

第一步是“读”,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少年儿童对董仲舒产生初步的印象。对于少年儿童来说,故事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渠道,我们可以从这一点入手,首先给孩子们推荐一些关于董仲舒的故事,如《三年不窥园》《解字劝贤》《司马迁拜师》等,让孩子们首先自行阅读领会,他们看到这样的故事,就会知道历史上有这样的人物、这样的事情。这样我们可以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了解历史,对传承董仲舒求学严谨的态度也有一定的作用。

第二步是“观”,也就是通过观赏和董仲舒有关的文化建筑,加深学生们对“董子文化”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游览“董子文化街”“董子书院”“董子读书台”等景点,让他们对“董子”具有更直观的了解。

第三步是“讲”,也就是讲体会。通过第一步的自学和第二步的实地游览,此时学生们对董仲舒、对“董子文化”也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学生们讲出自己对“董子文化”的认识,这本身就是一个记忆强化的过程,而学生们对董子文化的不同体会,也会形成一种思想上的交流与碰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宽学生们的思路,让他们更深入的了解董子文化的意义。

第四部是“演”,也就是通过让学生们模拟、学习古代传统文化,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髓,把他们带入到传统礼仪情境中去。如:我们可以组织孩子们身着汉服,学习汉代礼仪,如揖礼等,并集体朗诵《诗经》等文化精粹,寓教于乐,让他们在模仿古人的同时,更好的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

第五个步骤是“论”,也就是通过讨论来进一步加深学生们对董子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大胆讲出对“董子文化”的认识,分析“董子文化”中哪些部分是值得学习的,哪些部分是已经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应该摒弃的。通过讨论,学生们不但可以更好的领略董子文化的精髓,还能从中学会辨别文化优劣之处的方法,从而为学生们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董子董仲舒意义
春秋决狱与法律解释——以董仲舒春秋决狱案例为中心的考察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问题研究述评
《董仲舒思想通解》出版
太饿的董子皓
春秋“王鲁”说刍议:以董仲舒为中心
董子健:别在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
董子亮治疗肝脾不和型泄泻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