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秀玲
摘 要:高中哲学抽象难懂,但对学生正确三观的养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需要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辩证否定观的教学亦然如此。
关键词:高中;哲学;辩证否定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1-01
高中哲学教学对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养成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正确三观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对于学生自我否定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习热情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为根本的因素。因此,在进行“辩证否定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而由于哲学知识高度概括、抽象难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为学生学习创设融入生活化元素的情境,使其能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例如,在“辩证否定观”的教学中,按照“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的原则,从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出发,可以用生动形象而富有现实意义的“中美日”三国关系漫画导入,从辩证法角度启发学生思考“三国之间既合作又冲突的关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的什么观点?从而引出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两个基本特征及矛盾这个实质与核心,达到既复习旧知引出新知,又体现新知与旧知之间关系的效果。导入新课后,可以以当地学生非常熟悉、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为切入点,并以”果核—果苗—果树--果花—果实”一例到底,形象生动地解决辩证否定观的相关知识。自然激发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又立竿见影。
二、设置探究问题,促进自主探究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高中哲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的培养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又非常抽象难懂。因此,教师在“辩证否定观”这一内容的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探究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提升知识点掌握力度,并在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为正确三观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果核—果苗—果树--果花—果实”的发展一例中,设置“从核到果是事物辩证否定的结果,这一过程还体现了辩证法的什么观点?”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从而突破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和发展的环节这一认知上的难点并自然推导出其“扬弃”的实质。让学生理解教材知识的同时,明白自我的每一次进步既离不开与已有经验和知识的联系,又都是一种发展,进而启发学生明确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要想不断进步,必须善于自我否定。
三、丰富教学手法,突出教学重难点
要想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必须采取丰富而新颖的的教学手法,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通过创新教学,突出教学重难点,让课堂由以往的单一教学转变为丰富活跃的教学。这就要求,在新课改的形势之下,教师在讲解“辩证否定观”这一内容之时,必须把巧妙的教学构思寓于丰富的教学手法之中,消除学生对该知识的抵触情绪,深化对教材重难点知识的理解,真正理解学习该知识的重要意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运用演绎、归纳、对比等方法突破重难点知识。例如,在辩证否定的含义的教学中,通过对比肯定方面与否定方面分别成为矛盾主要方面时所引起的不同结果,演绎推导出当否定方面成为矛盾主要方面时,一事物转变成了他事物,以引导学生明确“事物发展是在自我否定中实现的”,而这种否定就是“辩证的否定”,从而瞬时达成教学目标。
四、进行平等教学,创造学习氛围
由于教师长期以来在教学中所奉行的应试教育思想,使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往往会忽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引导者,从而在课堂上出现教师“一言堂”现象,学生在课堂中只是单纯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无法做到知识点的灵活掌握。因此,教师在“辩证否定观”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营造平等的教学环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做好对学生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思考和平等的沟通交流,以及更加便利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加深师生之间的交流,以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而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综合利用情境导入及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为教学营造热烈活跃的氛围,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主动思考。同时教师加强对学生的鼓励,使学生能够大胆发言,并针对学生答题错误的知识进行教学启发,引导学生学会不断地自我否定、自我批判并在自我否定中树立创新意识。
辩证否定观作为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落脚点之一,主要是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待问题、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突出重难点,在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中,达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姜凤.寓“情”于境 立德树人——以“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5,(6):17-19.
[2] 马新颖.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J].新课程(中学),2010,(12):117-118.
[3] 林巧.问题探究式教学在政治课堂中的运用——以《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一课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4,(1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