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作品

2016-05-14 17:18田英
关键词:展示信息技术

田英

摘 要:在高中信息技术操作课上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知识基础差异、认知差异、思维水平差异、学习态度差异和个性差异,课堂上常常会遇到阻碍:学生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完成任务进度差距较大,部分学困生甚至自始至终没能参与进来。笔者在任务驱动教实践中,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师作品的启示、指导、归纳作用,作为学生自学、讨论和完成任务的向导,可以有效地帮助部分学困生快速把握学习目标,理清学习思路,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展示;教师作品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6-001-01

近几年,“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成为教师常用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但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面对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学生,即使教师设计了不同层次的任务,采用多种方法激励学生逐层突破,大力鼓励同学之间互助,仍然不能保证所有学生得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帮助。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转变学困生的“冷漠”,从而实现有效课堂教学甚至是高效课堂教学呢?

在教学实践研究中我们发现,高中信息技术操作课上的学困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表现出的“冷漠”源自以下几个方面:

1. 较差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水平。很大部分来自农村或在义务教育阶段未打好基础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认识还停留在“计算机”、“聊天工具”等层面上,基础知识薄弱,操作水平低下,在课堂任务布置之后表现得手足无措。

2. 不端正的学习态度。一部分学生始终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休闲课、玩耍课,课上处于完全放松状态,一心只想着玩游戏、聊QQ、看电视、听音乐等娱乐方式,甚至对老师的课堂教学持排斥态度,很难接受要动手完成操作任务这个事实。

3. 有待提高的认知和思维水平。布卢姆认为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知识,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评价。而我们的学生大都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他们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过多地被关注“知识点”、“考点”掌握情况,而忽略了实践应用能力、鉴别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4. 教师无法全面关注的个性差异。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存在个体差异,在大班额教学中,教师无法充分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及时给与每个学困生有针对性的引导和帮助。

几年来,笔者在高中信息技术操作课上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研究采用展示教师作品来帮助学困生提纲挈领,明确任务目标,启发思维,提高课堂任务完成的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也总结了一些教学经验。

教师作品展示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明确任务目标。一个根据任务要求精心设计的教师作品可以帮助学困生更加直观、迅速地明确本堂课的任务目标,而不是反复研读老师设计的任务要求之后依然不知所云。操作课的特点在于手脑并用,一个成品的展示将终极目标变得一目了然,教师作品作为学生动手操作的模仿对象,可以起到很好的向导作用。

在《二维动画的制作》课堂上,我使用教师作品“奔驰的汽车”展示制作要领,快速帮助学生明确了任务目标,让一个从未接触过二维动画制作的班级完成任务率达95%以上。

2. 激发学生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学困生对老师布置的任务缺少兴趣,有可能是因为书本上的例子仅限于文字和图片而过于抽象,无法打开想象力世界的大门,教材配送光盘的内容也可能因陈旧而显得乏味,一个根据当前社会焦点、新闻话题、热门事件、新鲜事物为内容编制的教师作品适时出现,可能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主动尝试自己去加工制作。

在《综合活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课堂上,我安排每个小组完成为老师或家长设计当年寒假旅行计划的任务,刚开始,学生并没有很感兴趣,当我展示了去年为自己设计的旅行计划再配上旅行照片之后,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

3. 梳理知识脉络。针对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制作一个集关键知识点、重难点的教师作品,可以有效帮助他们梳理知识脉络,引导其从模仿到创新,一步一步迈上新台阶,形成成就感的同时,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增加了学习动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在《报刊类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课堂上,教师作品《学校第54届体育艺术节简报》,将本课重难点:艺术字、文本框、图形对象组合融入其中,设计美观,学生通过观摩、学习和操作,快速地掌握了电子板报的加工方法,课堂参与率非常高。

4. 做创新的奠基石。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个性被关注,鼓励学生创新可以张扬学生个性,而质疑是创新思维的起点。我们教师作品的设计制作不一定要完美无缺,可以有意图地设计有瑕疵的作品,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良好习惯,趁机鼓励学生尝试创新,制作出更优秀的作品,超越自己,超越老师。

在《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课堂上,我用三个不同题材的教师多媒体作品做引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思维,一堂课下来,在每个班收获了二十多个题材的多媒体作品。

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作品的展示就像学海里矗立的一记航标,如果应用得当,可以有效引导学困生迅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热情,构建知识框架,逐步实现从学习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 王琳.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浅谈任务驱

动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2012(8).

[2] 李斌.“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四环节[J].中小学信息技术,2004

(11).

[3] 王斌.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差异教学的实践研究[D].北京:首都

师范大学,2008.

猜你喜欢
展示信息技术
浙江天正思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与表现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班级表扬日记在教育教学活动的作用
刍议商品展示与陈列的基本原则
硫粉与铁粉化合的实验改进
在积极展示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化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