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后,我还会记得那个在西藏盲童学校与孩子们共处的下午。
那次盲童学校之旅的成行源于德国好友萨布瑞亚·田贝肯的邀请。萨布瑞亚·田贝肯是藏盲文的发明者,同时也是西藏盲童学校的创始人,我们相识于2009年。尽管在这次西藏之行前,我已陆陆续续地接触过一些公益活动,但当我真正身处于西藏盲童之中时,还是被他们的遭遇所深深震撼。这些盲童都十分乖巧懂事,但他们的生活环境却极为困苦,同时,他们还时常受到别人的误解与歧视。那刻,我的心头涌起一个强烈的念头:“我一定要为他们做些什么。”但我又该怎样帮助这些盲童呢?一次偶然的机会,某个朋友听说了我正在做与盲童相关的公益活动,便建议我去美国亚特兰大体验“黑暗中对话”(DiD)。在亲身体验以后,我开始意识到这就是我一直以来在寻找的“公益的入口”。
“黑暗中对话”体验馆模拟黑暗中的种种真实场景,让视力正常的参与者体验黑暗中的诸多元素:过马路、逛超市、咖啡馆消费、电影院观影等等。例如,“黑暗中对话”成都体验馆在设计时融入了成都当地的特色,体验者可以在黑暗中游览成都的一些景点,如宽窄巷、合江亭等等。初次体验的普通人在走入黑暗中时大多因为恐惧而行进缓慢,他们需要借助自身的其他感官、同伴的协作与导赏员的指导来跨出犹犹豫豫的步子,而当黑暗体验结束后,大家都是有说有笑大步向外走。很明显,他们已经克服了内心的恐惧,适应了黑暗中的环境。我记忆中就有这样一位特殊的老人。他患有比较严重的糖尿病,在走出黑房后他提出要单独进入黑房待上5分钟,因为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就是失明,他希望可以独自感受一下自己未来可能会进入的那个“看不见”的世界。其实大多数人的失明发生在后天,换言之每个人都可能遭遇生活中的不幸,这样的体验或许可以帮助他更从容应对未来突如其来的黑暗。
很多人或许难以想象,在黑暗中,视障群体比我们拥有更为强大的生存适应能力。这也是“黑暗中对话”体验馆开办的初衷———创造一个让视障群体和健视群体可以平等接触的场景和机会。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健全人看不见了,视障导赏员却“看见”了。原本的弱者成了超人。视障导赏员可以带领明眼人行走,穿越街道,找到椅子坐下,冲泡咖啡、传递物品等,协助他们讨论并完成种种在光明中看似容易、在黑暗中却艰难异常的任务。在这过程中,参与者其实也“看”到了很多东西:他们不但看到了视障者的长处,也看见了视觉消失后内心真实的自我。由此,世界被重新打开并赋予更深刻的意义:“看见”与“看不见”并非是一成不变,只要转换视角与环境,很多事情就会出现全新的面貌。就像一位体验者说的那样:“我原以为自己已经看到所有东西,但现在才发现,其实我所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
说来有趣,即便是听说过“黑暗中对话”,很多体验者在踏进黑房后还是难以相信黑暗中引导他们的教练和助教是视障人士。他们往往坚信黑房里的工作人员肯定戴着夜视仪,有些喜欢一探究竟的体验者甚至在离场时抓着我们的导赏员喊“把夜视仪借我看一下嘛”,让人哭笑不得。而在光明中见到视障教练们,则对这些原本固执己见的体验者产生极其强烈的观念冲击,尤其是听说这些视障教练在业余生活中也有游戏编程、视频剪辑、唱歌打球等诸种兴趣爱好后,很多人会深深改变对视障者的看法。
事实上,我们发现,视障者和健全者都有各自的强项与弱项,关键在于把他们安排在怎样的环境中。人有那么多类型,主流社会对精英的定义通常却比较刻板。所以,我们应该创造出一个多元化的环境,消除既有的偏见和歧视,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潜能,找到最适合自己、最能让自己快乐的舞台。我们希望,通过让健全人在“黑暗”体验中受益和收获,来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他人。
如果有一天,你的天永远黑了,再也亮不起来,你是否还找得到自己?黑暗中,你又会看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