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情境材料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2016-05-14 05:13金北霞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历史措施

金北霞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适当使用材料情境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情境教学实践中,高中历史教学由于其材料情境太复杂、资料太多、占用过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学生难理解、教学效果一般等情况,制约了情境材料教学法的实施。本文从情境材料教学法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历史材料选取特点、实施课堂情境材料教学法采取的有效措施几个方面入手,对历史情境材料教学法进行分析和阐释,以供广大同仁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历史;情境;材料教学法;措施

最近几年,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新教材的运用中,高中历史情境材料教学法已被很多历史教师重视。高中历史教学要求再现当时的情况,就要求教师根据历史的过去性、复杂性、社会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创设历史情境,将历史“复原”,注意阐释历史的细节,寓教于“情”于“境”,使学生在身临其境、心感其情的状态中达到主动地学习历史知识,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材料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实施情境材料教学,本人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高中历史情境材料教学法实施中出现的情况

(一)教师没有把握住情境材料教学法使用的度

1.利用情境材料组织历史课堂教学

主要目的是通过选取材料,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核心是如何恰当地选取材料,而材料是多样的,文字、图表、影视、实物等,纷繁芜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引用材料时常常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情况,例如:一是教师呈现的材料太多,学生的阅读时间不够;二是学生思考的时间少,课堂上学生的思维被老师拖着走。另外,整节课完全脱离教材,问题设置基本没有梯度。

2.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时仍然没有摆脱“教师讲,学生听”的窠臼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选择哪个知识点设计情境、选用哪些历史资料和提出哪些问题都由教师包揽下来;在情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详细地解读情境中蕴含着的与即将要提出的问题有关的历史信息,然后师生之间进行一种简单的问答。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不到发挥,自主地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培养,他们对课堂学习越来越趋向于被动,反正老师会告诉我重点,我又何苦多费劲。案例:有一位教师在《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课中,围绕秦王嬴政从成长到掌权的历程和分封制與郡县制在朝廷的争论设计了两个主题情境,引用了大量材料,用了将近半节课的时间,可是对于本节课所需要探究的两个主要问题“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是怎样形成的?”和“中央集权制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却着墨太少,教师所做的仅仅是依据学生手中的课本作适当的讲解。而这两个问题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设计情境时应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以丰富的史实为背景,在具体、生动、形象的史例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帮助学生形成关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正确的历史概念,并且能够在新的情境中运用这一概念去解决新的问题。

(二)教师在使用情境材料对材料理解不深刻

教师在情境材料教学的运用中,往往是引用一些现成的材料,而不是自己去斟酌筛选,甚至都不知道材料的来源,以至于讲解时也是搪塞、敷衍。所以,我们在选材时要注意历史材料的真实性;节录材料应注意其准确性;呈现材料应注意其规范性;选材要注意多角度、多形式;材料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相结合;注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三)学生情境材料解读能力提升的阻碍因素

学生在潜意识里惧怕情境材料解读,学习惰性作怪;学生基础史实掌握不牢固,无力构建史实联系;学生文字表达能力欠缺,能“理解”而不能“解读”;史料本身存在阻碍学生理解的因素,很难读。

二、高中历史课堂情境材料教学法实施的有效措施

师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一)教师选择情境材料教学要把握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要求我们在情境创设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我们必须选择典型的教学内容进行情境创设,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是每一节课都适合进行情境教学;二是情境材料教学的简约性,在一节课中,并不是主体情境的设计与运用越多越好,太多的情境材料设计会严重制约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课堂教学效果。教师要选择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历史图片等)才能让学生愿意去读材料并开始实际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教师要真正使历史课堂材料教学不再流于形式,在材料选择和使用上把握“度”很关键,选取材料要具有可行性、科学性、有启发性。所以,在选取历史材料时,一要研究课标,符合学情适度选取材料;二要立足教材,依据学生实际就近选取材料;三要根据学情,创设有梯度的问题情境。除此之外,在选材时还要重视针对性、创新性、多样性等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情境材料教学的积极作用。要由原来的教师如何掌握“史料教学”的方法转向为学生如何通过自主解读史料来培养自身的史学素养。

(二)学生要根据材料性质及特点总结出情境材料解读的技巧

1.学生要关注每则情境材料的出处、时间、说明和注释等信息

每则史料的出处、说明和注释(一般图表史料中出现较多)往往是信息的关键点,这些关键信息能够帮助判断材料要考查的知识点,回想起相关知识。

2.学生关注材料中的标点符号、连接词、关键词等关键点

一般来说,大段史料中的分号和省略号要重点关注,它提供了史料信息的层次性,抓住这个层次性可以确保答案有条理、不漏点;分号前或省略号后的话比较重要,是关键信息所在;一些表示转折、并列、条件、因果等关系的连接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明确史料涵义的层次性和作者的观点、思维过程等,有助于合理阐释历史事件的背景、内容、历史影响等。

(三)教师教学时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的发挥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实施“填鸭式”教学。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法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建构主义的理论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因此教师应从传统教学的“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四)强调素养,倡导论从史出

在课堂上,唯有自然的,才是最美的,唯有真实的,才是有效的。“基于课堂的情境材料探究式教学”,能使学生在愉悦的形式和有意义的情境材料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达到丰富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我认为,在创设历史情境材料教学时,必须以可信史料为依据,这也是用读史、说史、学史进行历史教育的前提,体现课堂教学的严谨性、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

总之,基于课堂的情境材料教学法,教师应从传统教学的“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以探究的方法实施教学,既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体验中思考和探究问题,还能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提升历史认识,使历史课堂更具生命力。作为一名教师,以返璞归真的朴素情怀融入教育教学中,以求真务实的精神继续努力前行,多一些思考,多一点尝试,多一份创新,才能使教育教学改革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高中历史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