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文玲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赋予知识涵养的“自然科学”,在高中的每学年,教师都会引领着学生走入“生物世界”,为学生讲诉着不同生物的奥秘,现如今的高中生物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此提高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因此,本文将进一步阐述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学生;创新;学习
21世纪的教学早已“更新换代”,教师只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才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由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应改善教学方式,基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利用新版高中生物教材的精华,开拓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大自然生物的认知性,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提升高中生物教学的质量。
一、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引发创新意识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值青少年时期,此时的他们对于不同的事、物都会产生好奇心,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利用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奥秘,令学生产生兴趣,进而引发其创新意识。例如在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微生物培养与利用》这一节中,教师可开设“实验课”,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计算微生物的数量:“让学生取洁净无油的血球计数板,在计数室上加盖血盖片,同时取酵母菌液,摇匀并用滴管在盖玻片边际处滴取一小滴,让学生观察菌液的渗入情况,接着让学生使用10×镜观察并将计数室移至视野中央,依次求得10×镜下计算区的总菌数、每毫升菌液中的含菌数值。”通过这个生物实验,学生既会增添探究“生物”的兴趣,也会提高自身创新学习意识。
二、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创新潜质
何為生物学习?就是要赋予教材中的生物灵动性,正因为如此,教师在生物教学中更应添加创新,促使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而提升学习潜质。例如在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第一册的《细胞的基本结构》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时,可将细胞喻为楼房,依据建造楼房的不同基底“混凝土、水”等来比喻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质”等,教师通过比喻的生物教学方式,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生物的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开拓其创新力。
三、培养学生求异思维,促发其创新才能
据资料显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托于求异思维。教师可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求异思维,例如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二)“基因的本质”第二节[1]《DNA分子的结构》中,教师可向学生提问“DNA分子是怎样储存遗传信息的?它的分子结构存在什么样的特点?它们之间是否存在联系?”随后在生物课堂上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考,在此期间,会出现一些“无从下手”的学生,此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锻炼。
四、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加深学生创新意识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但前提是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深化,并加强其应用意识,使其将生物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而加深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可利用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显微镜的使用”这一节,开设一堂关于显微镜的实验课,具体步骤为:“取镜-安放-对光”,指引学生右手握住镜壁,左手平托镜座,并使镜体直立;将显微镜安置在台上正前方,偏左即可;让镜筒向前,镜壁偏后,距桌边约为7cm处[2];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让学生左眼注释目镜内,右眼睁开,并用双手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反光孔射在镜筒内,学生通过目镜即可看到白亮的圆形视线。通过此实践操作,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使其在实践中思考并增进创新意识。
五、创新教学方式与生物教学相融
跟随着21世纪的步伐,我国科技水平已“蒸蒸日上”,教育界各校的教学方式也逐渐“多彩多姿”,例如运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高中生物教学,在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的生命历程”中的《细胞的衰老和与凋亡》这一节,教师可在课堂上开设多媒体教学,通过音频让学生感知细胞的生命,视频强化学生对细胞生命由始至终的认知,在课堂上可向学生提出兴趣问题,例如细胞的生存年限有多久?它为什么会衰老与凋亡?以此让学生展开讨论与思考,并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答出结果,短时间可促发学生大脑创新思维,这有利于深层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六、利用网络平台“成长”教学
在我国,各地区教学都融入了“多媒体”,多媒体赋予画面真实的效果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便会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学习能力。教师可在教学中适当的开放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生物教学。
七、结束语
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增添一些“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在生物教学前,应收集、准备充分的教学资源,通过与新世纪多媒体相结合,创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课堂实践操作能力,以此促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并增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而提升教学水准。
参考文献:
[1]赵淑岩.高中生物学习兴趣与创新精神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0):173-173.
[2]张瑞.试析高中生物教学特点与学生创新思维培养[J].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B),2014(2):22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