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晓敏
摘 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中国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的时代回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发展新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我们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牢固树立切实贯彻发展新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关键词:发展;新理念;全面小康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中国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作出的时代回答,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发展新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我们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牢固树立切实贯彻发展新理念,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一、创新新理念,全面建成小康有动力
“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决胜阶段,也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要取得决定性成果的关键时期。公报将“创新”置于实现“十三五”需要树立并贯彻的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并明确要求“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
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没有创新发展,我们就难以摆脱过多依靠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难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难以成为经济强国、创新大国。坚持发展创新,就是要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们国家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十八届五中全会抓住了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把创新发展放在了首位,从战略全局高度,顺应时代潮流,针对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确立了创新在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是具有高瞻远瞩的远大思维的体现。强调树立创新新理念,我们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协调新理念,全面建成小康更科学
树立协调新理念,坚持协调发展,是推动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经济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每个部分在整体中都有着基本的位势和功能,都是整体有效运转和功能发挥不可缺少的。实现整体功能最大化,需要充分发挥各部分的作用,保持各部分的协调平衡。协调出合力,协调出均衡,协调出均衡,协调出整体效益和效率。我们建设的小康社会不应该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全面的。所以,树立协调新理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才有可能,我们的小康社会才更加科学、全面、发展、可持续。
树立协调发展新理念,全面建小康就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三、绿色新理念,全面建成小康更和谐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同志二十五年前就提出“绿色工程”,他说“什么时候闽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十年前他提出“生态工程”,他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今天他提出“绿色发展”新理念,他说“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就是一个领导人的战略眼光和智慧。
树立绿色新理念,坚持绿色发展,是全面建小康,推动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我们的小康才能持续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我们的社会国家民族,我们的子子孙孙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更幸福。
四、开放新理念,全面建成小康更世界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习近平指出:“人类的历史就是在开放中发展的。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能只靠本民族的力量。只有处于开放交流之中,经常与外界保持经济文化的吐纳关系,才能得到发展,这是历史的规律。”
当今世界,开放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上具有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闭关锁国保不了国家平安,而且会使国家落后于时代。大开放大发展、小开放小发展、不开放不发展,这是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得出的正确结论。要“推进双向开放”。过去的开放重点是“引进来”,着重强调吸引外资,鼓励产品出口,更多是一种单向的开放;新常态下的开放不仅强调“引进来”,更加注重“走出去”,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表现为一种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树立开放新理念,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空间。
五、共享新理念,全面建成小康更实惠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但仍存在收入差距较大、社会矛盾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少“短板”要补。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
人民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主体,也是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主体。唯物史观认为,要调动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就要重视发展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使人民群众成为社会历史的价值主体,让人民群众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不断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权益。树立共享发展新理念,全面建小康,让我们的人民真正得实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决定的,是我们党和政府的宗旨与性质决定的,也是决定改革成败的关键。
总之,发展理念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是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的东西,直接关乎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深刻揭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一定要深刻学习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作者单位:河南省许昌县委党校,河南 许昌 4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