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红红
摘 要: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自主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在科学发展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在求异中发展创新思维。创新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陀螺,是幼儿百玩不厌的一种玩具。怎样引导他们玩中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创新能力,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
关键词:陀螺;幼儿;创新;好奇心
陀螺,一个不停旋转的古老玩具,经过现代技术的改良,孩子们越发地喜欢这项运动,这种玩具。整整一个学期,孩子们几乎对这个旋转的玩物着迷了,什么“调羹陀螺”“雪花陀螺”“彩钉陀螺”……不要奇怪,这些都是他们自制的陀螺。可同时我也发现了不少的负面影响,你看:无论何时,陀螺的“滴答”声都时时在响;无论是何地,陀螺的“残体”是处处都有;无论是什么只要是能转的都被卸了,就连娃娃家的锅盖也不可幸免!因此如何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已成幼儿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幼儿期也是人的创新能力初步确立时期。在正常的情况下,幼儿创新欲望已经萌芽,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各种事物的探索有着深厚的兴趣与欲望。掌握这一特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便能实现创新精神的早期培养。
一、提供可供幼儿探索、创造的材料
对幼儿来说,材料既是引发他们探索的刺激物,又是他们主动构建对周围世界认识的中介,更是诱发他们创新意识的因素。因此,我们要为幼儿提供大量的操作材料,使幼儿在自己选择、自己决定、自己动手、自己进行观察发现中激发创造的动机。由幼儿发明的创造的“陀螺大战”游戏就在探索区中诞生的,同时它也成了幼儿最热衷开展的一项游戏活动。可见提供充足的材料,可启发幼儿探索的材料,能引发幼儿丰富的思维活动,从创造学的角度讲,它给幼儿带来了更多的灵感和顿悟,它能支持幼儿的创新,使幼儿敢想、敢探索、敢创造。
二、正视孩子的“破坏行为”
1.理解和支持孩子的想法
创新源于一颗好奇心。成人要理解孩子“破坏”的出发点是好奇心和探索欲。就如孩子在玩陀螺中会发生很多问题,孩子们在玩陀螺的时候不小心碰到幼儿,这里的安全方面就出现了问题,接着便是更多的问题出现,只顾玩,而不收拾,地板上一片狼藉。一到集体教学活动时间,他们又舍不得拆掉自己的杰作,到处寻找角落东掖西藏,影响了正常的教学活动。这些都是孩子积极思考的表现,而这个我们不能予以训斥、责骂和讽刺。否则,就会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鼓励孩子的行为,提供必要的条件
如果发现孩子喜欢玩陀螺,我们可以开展这些方面的活动。让孩子在玩陀螺的同时增长知识,认识陀螺,培养兴趣,甚至还可以让幼儿自己动手学着制作陀螺。
三、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丰富的想象力、发达的创造性思维、亲自动手的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人格因素等等。面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要从培养“问题意识”出发,启发幼儿大胆设想,勇于创新。反之,则会扼杀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而不可能发挥幼儿的创造潜能。
例如,在活动“陀螺工作室”中,在引导幼儿制作陀螺前期我准备了几个圆形的陀螺,在介绍完了之后,有一名幼儿的陀螺马上就制作好了,并向我展示他的非圆形陀螺。在这个“善意”的告状之后,我给予了“试试看和老师不一样的能不能转起来”的提议。小朋友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尝试,发现原来各种形状都可以旋转起来。通过动手制作陀螺展示了他们创新的才能,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动力
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幼儿期是培养和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成人要注意开发孩子的想象力,例如孩子会经常提出类似的问题:“陀螺为什么会转起来?”孩子可能会说:“陀螺睡醒了,它想起来做运动了。”“它想让小朋友看看它转起来有多漂亮呢!”“它也想和我们一样快乐地跳舞!”对于这些答案我们要给予肯定,给予赞扬。而不是用成人的衡量标准去要求和评价幼儿的创作。陀螺是孩子很感兴趣的,因此,老师和孩子打成一片,更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需要大量创新的人才,需要我们教师创新的教。巴特尔说过:“现实中,一点创造力都没有的儿童是根本不存在的。”那么,让我们设身处地地真心地倾听每个孩子的声音,去分享孩子的发现,让他们的脑子里充满问号,从而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创造,在一页又一页的人生卷画上一个又一个圆满的句号。
参考文献:
[1]阎立钦.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研究,1999(7).
[2]钱玲娟.玩具伴孩子健康成长[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蒙台梭利育儿课程》编委会.蒙台梭利育儿课程[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4]沈世德.创新与创造力开发[M].东南大学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