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周方(1981-),女,汉族,河南许昌人,讲师,经济学硕士,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与研究。
摘 要:建构主义理论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提倡老师作为引导者。本文基于对建构主义的理解,把解决问题式学习法和交互式学习法结合起来,提出了“问题清单式”教学法,阐述了该教学法在高校财经基础课程实施中的前提、要求以及效果,指出该教学法促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建构主义;问题清单式教学法;交互式学习;财经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111-02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高校财经专业的学生规模日益加大,大多数财经专业所设置的基础课程是相似的,如经济学、财务会计、商务导论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如何通过这类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与一定的实践能力,又能够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旨在把建构主义理论与课程教学实践相结合,以学生的学习为本,对具体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改革。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内涵及对教学的启示
(一)建构主义的发展
建构主义的先导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在1970年发表了《发生认识论原理》一书,研究有关儿童的心理发展,提出了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观点。他认为,学习的基本是发现,人是在经验世界中构建知识的,知识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在皮亚杰的理论基础上,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建构主义进行了研究和发展。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和德国生理学家卡茨等人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俄国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个体的学习是在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的,社会可以对个体的学习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和促进作用。这些研究使得建构主义的内涵逐渐丰富,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拓宽了思路。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知识不是学习的终点,知识是可以再创造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现实与规律的准确表征,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再创造。根据这种观点,传统教学中的课本知识只是被大多数人认同的、对现实世界的最可能正确的解释,而不是绝对正确的解释。随着认知的发展和现实世界的变化,知识需要不断被再创造。
2、学习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对知识主动建构。
学生不是被动的外部信息接收者,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内部选择和加工。每个学生都是基于已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经验对新知识进行消化分解,重新建构。所以,学习并不是对信息接受、储存的过程,而是新旧知识和经验进行交锋、转变、有机溶解的过程,是每个学习主体主动建构的过程。
3、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知识经验基础。
学生在过去的生活和学习中,都积累了各自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对新知识的学习不是完全从零开始,而是对过去知识经验的延伸。即使没有老师,面对新问题,学生也能从自身的知识经验基础出发,形成对问题的理解。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这与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的“因材施教”不谋而合。
(三) 建构主义对教学的启示
多年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为主。老师讲,学生听,课堂以老师为中心,老师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要求记住这些知识。这样,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一直都处于被动状态,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其以往积累的知识经验无法得到有效的运用。另一方面,这种模式下的老师也往往过于注重单方面对课程、教材内容的准备,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了解,即多备课,少备学生。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理解能力、主观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强调以“学”为主。提倡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与原有认知的融合、主动的建构,又不忽视老师在学生学习中的指导作用。建构主义理论为我们的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多种途径和方法,其中“问题清单式”教学法就可以为高校财经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打开一个突破口。
二、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问题清单式”教学法的内涵
“问题清单式”教学法是笔者在多年教学过程中摸索出来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中的“问题式学习法”和“交互式学习法”的启发。
(一)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之“问题式学习法”
问题式学习法,即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中学习。基本思路是,让学生就学习内容形成问题,基于人的好奇心,再去探索、寻找答案,解决自己认识上的冲突,通过这种活动来使学生建构起对知识的理解。这是近年来广泛引起重视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在高校财经课程中,这种方法大都运用在高年级的应用类课程中,而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还很有限。其实,对于基础知识和基础方法的学习,同样可以利用人的好奇心,采用问题式学习法,来促使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碰撞,发现认知上的冲突,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实,无论中西,在早期教育方法中,都不约而同地进行着问题式教学。中国古代春秋时期,著名教育家孔子和其弟子之间的教与学就是典型的问题式教学。而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所创办的学园中,老师和学生往往是边散步边讨论问题。
(二)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之“交互式学习”
学生的学习大都是在一个共同体的环境中,如学校、班级、小组。在一个学习共同体中,由于经验基础的不同,不同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往往都有差异。教师需要引导共同体中的学生基于各自差异化的理解进行相互质疑、思想碰撞、融会调整。“三人行,必有我师”讲的就是共同体中的交互式合作学习。
(三)“问题清单式”教学法的内涵
“问题清单式”教学法,指的是安排学生首先就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发现问题式的自主学习,针对不解之处形成“个人问题清单”,进而在全部由学生构成的不同范围的学习共同体中针对清单问题进行讨论和相互解疑,使“问题清单”不断缩减,最后剩下的问题再由老师进行解疑。这种教学法是建构主义学习方法中的问题式学习法和交互式学习法这两种学习模式的有机结合,它的前半部分自主学习和提出问题是问题式学习,后半部分学习共同体的讨论解疑是交互式合作学习。
四、“问题清单式”教学法的实施
(一)实施前提
笔者认为,问题清单式教学法是一种以自主学习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并非适合所有的教学内容,而是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学生已经具备该领域的基础知识
对学生来讲,该部分的学习内容不应是全新的,这样,学生才有可能基于原有认知,对新的认知信息进行自主的建构,才能找到个人的认知瓶颈。以本人承担过的《财务会计》课程为例,问题清单式教学法选择的学习内容是“生产过程的会计核算”,这是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会计的预备知识,已经基本掌握采购过程的会计核算技能,具备了相关的认知储备。
2、难度适当
学习内容的难度不宜过大,一是因为学习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二是因为当前学生的学习心态往往是迎难而退,过难的学习将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但学习内容也不能过易,否则不利于学生个人认知的提升和主动建构。选择的学习内容应当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大部分学生的预期是:经过一定的努力,自主学习是可以成功的。例如,《财务会计》选择的“生产过程的会计核算”部分就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有挑战,但又因为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会计要素并已经掌握一些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所以不会让学生觉得这是座难以攀登的高峰。而如果在会计核算部分的第一节“采购过程的核算”就实施问题清单式教学法的话,那么很可能因为学生对经济活动的会计核算没有任何接触而导致无法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
(二)“问题清单式”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第一步,教师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
学习目标应具体化,且具有可操作性。在笔者承担过的《财务会计》课程中,设置的学习目标是“能够理解生产过程会计分录的编制、完成关于生产核算的综合题”。这个学习目标既明确了学习目标,又提出具体要完成的任务项目,从而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有针对性,避免无的放失、泛泛而学。
学习要求应明确。学生个人在对新知识的建构中会跟原有认知产生碰撞,碰撞的凸显就是问题的发现,通常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对大部分的问题都能够自己解决消化,剩下的就是靠单一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如果不提出明确的要求,学生就会忽视这些问题。因此,我们明确要求学生“就学习内容中的不解之处提出至少三个有针对性的问题”。
第二步,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基于建构主义的分析,学习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故此部分设置为自主学习,学习方法不限。
第三步,交互式学习:小组组内解疑。
一个学习小组汇集每个组员的“个人问题清单”,进行组内讨论,相互解疑,最后,对于整个小组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形成“小组问题清单”。这是一个交互式合作学习的模式。一个学习共同体中,他人的知识、经验、思维脉络,甚至是各自的信息渠道等,都可以给各个学习主体以不同的启发,进而触动个人的内部知识调整与建构。
第四步,扩大的交互式学习:全班解疑。
一个班级内针对每个小组的“小组问题清单”,每个同学都可以尝试进行解疑。为了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此阶段常常设置一些激励措施。对于全班讨论后遗留的问题,形成“全班问题清单”。
第五步,对于“全班问题清单”,由老师解疑。
(三)“问题清单式”效果
通过一系列步骤的实施,往往最后遗留下来的问题所剩无几。而且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会触动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深入理解,有时候不同学生的意见出现分歧,老师略加引导,就能进行一场深入的针对性讨论。这种情况非常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内部知识消化和建构,以及自主学习方法的改善,并提高学习的兴趣。在课程教学中就体现在,在实施了“问题清单式教学”环节的班级,学生对后续的课程内容接受和吸收比较快,练习中的正确率也较高。
四、结论
古语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具体到课堂教学方法方面,“问题清单式”教学法印证了老师的任务不应是知识的“传声筒”,而应是“解惑者”。传统教学中,老师往往越位,把应该学生自主学习和消化的过程都揽了过来,反而逐渐地导致了学生的学习惰性,也进而导致了学习效率的低下。笔者认为,教师只需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适当地退回自己的责任线以内,把学习的主要任务交还给学生,想方设法促使学生有意识地自主学习、有效率地进行内部认知建构、有目的地探索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促使学生真正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红霞.建构主义理论对地方院校课程实践教学探索的启示[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4).
[2]熊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高校市场营销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科技创业,2015(5).
[3]彭小林.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金融学情境教学法探析[J].大学教育,2015(2).
[4]刘丽萍.建构主义理论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运用理论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5(1).
[5]王明亮.建构主义理论与信息化教学的新生产物——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5).
[6]王晓燕.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现代情报,2006(2).
[7]张文华.建构主义理论新探[J].教育探索,2006(9).
[8]罗英豪.建构主义理论研究综述[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6(9).
[9]孔宪遂.试论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1).
[10]温彭年.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