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招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学段“目标与内容”中指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教材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如何培养学生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呢?依据学生特点、教材特点,以及课程标准中所提的目标和建议,笔者采取了以下举措。
一、利用教材,课内渗透
当前的小学教材以连续性文本为主,极少安排非连续性文本,但不少连续性文本中蕴含着非连续性文本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挖掘教材资源,在课内适当渗透,使连续性文本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相互促进。例如,《北京的春节》篇幅较长,内容多。教学时,可设计一个表格,列出课文涉及的各个时间段:腊月初八、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正月初一、元宵、正月十九,让学生默读课文,围绕“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了哪些天的事情呢?”合作填表,并注明作者是详写还是略写。这样,就把课文内容转化成一目了然的表格,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让学生体会到非连续性文本的简洁、明了、直观的特点。
再如,学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鲸》,让学生从课文中提取相关信息给齿鲸制作名片。
这样课文内容和名片相互印证,提高了学生阅读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的能力。
此外,一些课文后面的资料链接,也含有非连续性文本的因素,教师要充分利用,以提高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
二、专题教学,习得策略
1. 任务驱动,激发兴趣。教师要用任务架通课堂与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将阅读策略应用于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在真实的生活需求中提升阅读能力。如笔者执教的《喝什么好?》一课,创设情境让学生帮我的忙,告诉我的女儿喝什么好。要说服我的女儿多喝牛奶少喝优酸乳。要完成这个任务,学生就需要认真阅读牛奶盒和优酸乳盒上的文字说明,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如牛奶和优酸乳的配料、营养成分等,结合其他相关的材料,进行比较、分析,做出判断。这样运用任务驱动能促使学生保持阅读兴趣,并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2. 授之以渔,习得方法。非连续性文本类型多样,形式不一,要根据文本类型的不同特点,分类阅读,总结规律,形成策略。如阅读说明书,食品包装等,先要浏览内容,再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找到相关信息,分析判断,最后得出结论,解决问题。阅读文字和统计图表相结合的文本,一要抓标题,标题是对整个图表内容的概括,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如《2014年晨光小学近视学生人数统计图》,标题告诉我们,文本提供的是2014年晨光小学近视学生人数统计。二是要看图例、方向、图表上的文字,读懂图意。三是读数据。统计图表以数据或箭头反映问题,阅读时要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从中得出结论。四要进行信息整合,做出推断。
3. 确定主题,整合资料。非连续性文本内容大都比较简短,因此要确定一个主题,整合各种资料,组成丰富的阅读文本。如笔者在教学《喝什么好?》时,先确定主题“喝什么好?”,根据这个主题收集了牛奶包装盒、优酸乳包装盒、专家对牛奶的评价、网民对优酸乳的看法,以及添加剂对身体的危害和专家的建议。教学时先指导学生学习如何阅读牛奶包装盒,提炼方法,再用这个方法去阅读优酸乳包装盒,应用牛奶盒和优酸乳包装盒中的信息,整合其他重要的信息,做出判断:喝牛奶好还是优酸乳好?
4. 评价检验,促进阅读。在专题教学中,要及时评价检验,促进阅读。如教学《喝什么好?》这课,指导学生学习阅读了牛奶包装盒后,提炼方法:读懂信息—找到关键信息—思考分析—作出推断。还要及时检验学生是否掌握这个方法,可让学生用这个方法阅读优酸乳包装盒,完成下列题目:
(1)对于优酸乳保质期说法正确的是( )
①8个月 ?摇②常温下8个月 ?摇③密闭下冷藏8个月?摇?摇④常温密闭下8个月
(2)对于优酸乳的贮藏方法正确的是( )
①无需冷藏 ②未开启之前,无需冷藏 ③需冷藏 ④开启后需冷冻
这两道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如果学生能够迅速找到答案,说明已经掌握了阅读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可让学生进一步接受挑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纯牛奶和优酸乳都有QS标志。
②优酸乳和纯牛奶都无需冷藏。
③纯牛奶和优酸乳都可以直接在微波炉中加热。
④优酸乳和纯牛奶的保质期都是8个月。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每100mL纯牛奶中脂肪和能量都低于优酸乳。
②每100mL纯牛奶中含钙量和蛋白质都低于优酸乳。
③纯牛奶没有添加剂,优酸乳含有食品添加剂。( )
④每100mL纯牛奶中含钠和碳水化合物都低于优酸乳。( )
(3)请你给我的女儿圆圆写张留言条,告诉她喝什么好,要至少写出三条理由。
完成这几道题需要整合牛奶盒、优酸乳盒上的信息,特别是第三题还要整合网民的看法、添加剂的危害、专家的看法和建议等,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这样通过评价检验,既让学生保持阅读兴趣,又巩固了阅读方法,提高了阅读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宁宝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