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尔夫之两性共存意识刍议

2016-05-14 12:58王欢康毅
文学教育 2016年6期
关键词:父权制

王欢 康毅

内容摘要:文章基于生态女权主义观及父权制,通过文学角度对伍尔夫的小说《达洛卫夫人》进行篇章人物分析,尝试正确解读小说中所反应的生态女权主义观点,探究女性对父权制的批判意识, 从而挖掘出生态女权主义观潜在的价值。本文旨在探索和谐之爱,追求平等之源,指出被忽视的女性价值,从而解构父权制,追求人类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平等与和谐关系。

关键词:生态女权主义 父权制 两性共存意识

一.生态女权主义的诞生

生态女权主义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是一种社会与政治运动,是女权运动的第三主流思想。当人类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尤其是二战后,人类便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绝境。传统的价值观被破坏,现存的社会秩序被打乱,女权危机、生态危机及社会道德危机并存于危机重重的社会中。在这种人类社会环境需要重建的关键时刻,女性运动与女权主义被倡导为主要的守卫者。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及社会背景下,女权主义与生态女权主义打破了历史的陈规,开始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女权主义与生态观有着不可避免的历史性与共性,并随之诞生了生态女权主义观。

二.父权制的本质

父权文化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现象之一,已经成为西方文明的一种基础。父权制广义上说就是父权统治。女性主义者凯特﹒米莱特指出,从男性和女性关系之系统的客观研究方面来看,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历史的进程,男性与女性的关系就是统治与附属的关系。(Millett,82-85)统治与附属的关系在变成最流行的社会等级的同时反应出权利不平等最基本的概念。因此,父权文化在经济与政治活动中不受限制,但是在男性与女性之间关系方面却反应出所有的限制,父权文化的大众性加深了对女性的偏见。做为一种性别文化,父权制是男性中心主义典型的特征。

在克拉丽莎的晚会中,彼得的突然到访让她心生惊讶。她发现彼得哪怕是些许的细微变化都没有,就像30年前和她谈恋爱时一样。那时的他总是抱怨、责备他人,手里不停地把玩着那把折叠小刀。小说中的彼得虽然博览群书,满肚子墨水,但却是集敏感、怀疑、嫉妒、以自我为中心于一身的人。当他和克拉丽莎独处时,他想分享她的一切。对于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道理是一样的,只有保持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平衡,即只有将两性共存意识浸润到人们的头脑中,我们的社会才会和谐,男女才能争取平等的权利。

三.实现和谐

正如我们所知,在传统的父权制社会,女性是被迫生活的,她们有着极低的社会地位。在伍尔夫的这篇小说中,我们可以从主要角色中看到两性共存意识的影子。女性在当时只能做家务劳动、照顾孩子与丈夫。克拉丽莎·达洛卫试图打破这种传统并为自己赢得地位,因此,她更多关注于人类关系。在她的晚会中,她像一位成功男士一样和周围的人们谈论着政事。她拒绝被控制并想要保持自己的一席之地。在她的内心中,她有着男性的刚强与女性的阴柔之美。这种两性共存意识在克拉丽莎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一方面,她把家里照顾的井井有条,履行了一个女人对家庭所应有的责任。另一方面,她又对当时的社会现状心存不满。她想去找寻身份上的平等,破除性别歧视并建立一个两性共存和谐的社会。伍尔夫两性共存意识的本质是去反对性别霸权并尊重性别平等,不仅反对父权文化下的男性霸权,同时也反对高于男性之上的极端的女性霸权。伍尔夫两性共存意识倡导的是男性与女性都是主体,人们应该承认两性间的不同之处,使两性和谐相处,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公正、和谐的社会。

四.结论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两性共存意识颠覆了父权制社会中男性与女性之间相对立的模式。她强调说,作为人,无论他是完全男权还是完全女权都是致命的。因此,人们不得不变成有男性特质的女性或变成有女性特质的男性。如果一个女性拥有两性共存意识,那么她的精神与肉体都将是自由的。伍尔夫在性别平等方面的成就显示出女性内心对父权制的批判,同时对男女平等及和谐的人际关系作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Millett, Kate. Sexual Politics. London:Virgo,1971.Print.

2.Woolf, Virginia. Mrs Dalloway. Hertfordshire: 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1996.

本文为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项目编号:WY2015085-C;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5WWC01。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外语系)

猜你喜欢
父权制
女性主义视角下《迟到的旅行》的 人物形象解读
探析《野草在歌唱》中“女性他者”世界
《黄色墙纸》中镜像伪主体的探索
奶娃·戴德的重生
陈染小说父女情感探析
压迫、疯癫和“胜利”
浅析《梦回藻海》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自我的救赎
试析《愤怒的葡萄》中的母亲形象
生态女权主义下《法国中尉的女人》中的自然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