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文泉 肖作洪
摘要:通过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及权威人士召集所在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传承人和习武者召开座谈会,仔细倾听他们对本民族武术和其它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看法。许多观点及拳术种类,则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课题组都一致认为,此种现状在云南各少数民族地区中都存在,所有各种少数民族传统武术都应及时挖掘整理和保护,否则,将会被埋没在历史文化的尘埃之中。社会各界人士对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错误理解及看法,必须及时得到纠正。唯有如此,才能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发展前途有所补益。
关键词:云南 少数民族传统武术
1 引言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传统武术是一种文化的凝聚力,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武术作为民族文化表现的形式之一,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与云南历史上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民俗等都有着千丝万娄的联系,是社会形态与历史形态多元文化在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产物。
2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武术的发展现状
2.1昆明市少数民族武术概况
2.1.1安宁彝族“镰钾舞”
“镰钾舞”表演时一般由16人组成,时间可长可短根据活动要求而定。其中有14种兵器(包括镰叉、大刀、弯刀、铁钩、铁锤、链铁棍、铁链锤、板斧、木棍等),表演前由1对可伸缩的落地长铜号与1架牛皮大鼓进行合奏,手持虎头旗和各种冷兵器的表演者呐喊着相继登场绕圈舞动,并不断变换阵形,然后穿插进行武术对打等。
安宁市八街街道办事处磨南德是彝族的聚居地之一,彝族属云南最远古的土著民族之一。“磨南德”意为“黑竹林”,村落原有一片黑竹林,后来被破坏,在村落露天广场,时常会有“镰钾舞”表演队在训练或表演,“镰钾”意为抵御外敌入侵,她源于古代战争,起初男人们身着蓑衣仅用镰刀、双刀、斧头等工具作为兵器进行演练来纪念祖先,后来发展成为具有浓厚民族特色,身着红黑艳丽颜色相问的布制服饰,即以“武”为“舞”的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及群体性娱乐活动。
“镰钾舞”原用蓑衣,其样式在八角街道办事处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并被昆明市文化局批准的“传统民用器物博物馆”处可见。由本村副主任兼任镰钾舞队长施加德担任领队所表演的“镰钾舞”曾获得过昆明市民运会一等奖。
从史料上来看,安宁并不是“镰钾舞”的发源地,但是在安宁,“镰钾舞”是同民族同文化中发展较为理想的地区之一,并且有自己的表演队,这样的发展趋势是乐观的,发展至今“镰钾舞”的武术本质性能也有所改变,更多的还是“舞蹈”的形式。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去考虑:如何更加深层次的去挖掘其武术的因素。“舞”“武”相容,是安宁彝族传统“镰钾舞”最好的诠释,也是当今文化发张的主题趋势之一,因此,只要能够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铠甲舞”必定能在云南传统文化这个大舞台上大放异彩。
2.1.2昆明禄劝彝族传统刀舞
禄劝彝族是约在200年前,由原居住在金沙江沿岸的凉山彝族支系祖辈迁徙时将“刀舞”传承过来并延续至今。庄严神圣的祭祀性“刀舞”主要适用于本族内的丧葬活动,其丧葬是基于灵魂不灭观念和原始道德观念而产生的一种民族宗教性质的社会习俗,其信仰虽然还没形成具有经典教义和组织机构的宗教体系,但其具有原始宗教内许多属性是不可否认的。丧葬习俗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民族的特点。
“刀舞”作为一种祭祀活动,在主、客双方在带有对持性的“刀舞”活动中,大、小刀具不限,可骂唱,可象征性比划着对打,其中有长者劝解,当然双方是在不伤和气的情况下开展以上一系列活动的。女性此时要避让。死者后人也可以在一旁哭丧。整个活动在有次序的安排中进行,一直持续到送死者入土安葬。随着殡仪改革,现在彝族同胞也接受了火葬形式。
2005年,本支系彝族传统“刀舞”项目,还被昆明市政府列为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名录。随着认识提高,乡政府准备给“刀舞”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明禄劝彝族的“刀舞”主要适用于本族内的丧葬活动,其丧葬是基于灵魂不灭观念和原始道德观念而产生的一种民族宗教性质的社会习俗。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资源的不断紧缺,丧葬活动越来越简约,丧葬活动是建立在土葬的基础之上的,现今社会丧葬的形式大部分都为火葬,因此“刀舞”的发展不容乐观,要想把“刀舞”继承下去,就必须慢慢淡化其身上的宗教色彩,才不至于走向“灭绝”的危险。
2.1.3石林彝族传统武术摔跤
摔跤是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彝族、哈尼族中流行的摔跤活动较有影响,开展更为普遍,曾涌现出一批驰名国内外的跤坛好手。摔跤,彝语称为“杏格”,是彝族最为喜欢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被誉为“彝族体育之花”,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该活动起源于唐朝天宝年间,后代代相传至今。彝族传说中的支格阿龙、惹丁毫星等英雄和传奇人物都是摔跤高手。
摔跤活动多在节日庆典中举行,如彝族的火把节、密枝节等。在彝族部分地区的婚礼、祭祀、葬礼等习俗活动中也有举行摔跤比赛的。云南彝族的数十个支系几乎都喜爱摔跤,其摔跤方式各有特色。
1975年石林县体委才正式组织运动员进行自由式摔跤练习。毕红荣曾获国家第十届全运会摔跤冠军,现作为省级运动员就职于省体委。石林彝族摔跤代表也曾参加过1978年在新疆参加由国家体委组织的全国摔跤年度赛、1979年参加了全运会,1980年在长春参加全国摔跤年度赛。在一次次比赛中,摔跤运动也得到了推广和发展。
对于石林彝族传统摔跤项目,或许人们会有疑惑:摔跤算不算的上是武术?从中国武术发展史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早在宋代就出现了民间练武组织,见于记载的有“锦标社”(射弩)、“英略社”(使棒)、“角抵社”(相扑)等。而这里的角抵就是摔跤的前生。对于石林彝族摔跤项目所具有的影响力,除了火把节时的摔跤比赛和旅游光观,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省运动队输送不少人才,在全省或者在全国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石林彝族民族传统摔跤的发展经验值得其他民族传统武术所借鉴。
2.2大理少数民族武术概况
2.2.1大理白族点苍传统武术
白族自称“白子”或“白尼”,“子”和“尼”都是人的意思。白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根据历史记载、古代遗物和学者们的研究,认为白族可能是我国古代西北的氐羌系统的后裔。白族历史悠久,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由于长期接受汉文化的影响,大多数白族人民通晓汉语。主要聚居在山川秀丽的滇西大理点苍山麓,洱海之滨,其余散居在云南各地及四川西昌,贵州毕节等地。除了火把节、“绕三灵”和“三月街”盛大节日以外,主要以跳“霸王鞭”舞蹈为主。
大理白族传统点苍武术中的“点苍”一词是指云南大理苍山又名点苍山,是以地域命名的一支传统武术门派,她不是虚拟门派,但虚拟江湖也是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关于武侠小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传奇,武侠世界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而这些门派与情节又多与现实有关。
点苍武术,它源于崇文尚武的大理各族人民,在开疆拓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断创造和积累,同时,又兼收并蓄内地各武术门派的精华,从而形成一套有着系统功法、系列器械、套路纷繁、理论深奥的武术体系,是一笔极其丰厚的文化遗产而被大理州推荐为2013年第三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集武、医、书法于一身的大理州武术协会主席、点苍武术研究会会长白侍儒所著《点苍武术》中均有详细的介绍。肖作洪原著《点苍擒拿八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1年首版,2012年再版),对点苍武术也有特别推介,并将其实战技法吸收到武警边防部队《警务实战技能》训练科目中。
此南诏浪人使用的浪刀又与日本近现代社会中出现的,且十分复杂又具有一定势力的社会阶层的日本浪人的佩刀是否相似以及他们是否有什么传承联系?这就待相关学者们做进一步深究了。
2.2.2大理南涧苗族传统弩箭功法
世居南涧县境内的苗族分别有白苗(蒙镂)、青苗(蒙撒)及汉苗(蒙抓)三个支系,先后于清中叶和晚期由湖南、贵州经四川、楚雄迁入蒙化府地,散居在境内的亦可吗苦、木板箐、阿克塘、瓦午、桂花箐、土么塘、龙房、落水洞及乐秋等地。刚迁来时生产方式为刀耕火种与捕猎相伴,生活极其贫困,实为衣难御寒,食不裹腹,四散游居,世代多迁徒,不同程度的再现着类似数千年前先民们的游居生活方式,即苗族的弩箭,在其世代迁徙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普通弩和仙弩(神弩)两种。其构造主要由弩扁担、弩柄、弩绳、扳机四部分构成。
弩箭的使用,一般有跪姿、立姿、自动发射三种方式。最后这种方法主要是用来猎捕凶猛的野兽或暗杀“敌人”。将弩箭向着目标出现的方向摆放安置,弩绳拉紧卡在槽内,箭置于箭槽中,用特细长绳的一头系在扳扣上,一头沿着箭射出的方向牵到远方,将隐蔽性固定。只要猎物触到此长绳上,长绳牵动扳机,弩自动弹射。此安装方法命中率极高,但同时具有很大的危险性。苗族的男子从小就开始射弩,一般10岁左右就练“娃娃弩”,可射10m的目标。他们托石块或用绳子捆上砖头等重物吊在手腕上,以增强臂力。他们还瞄准从山上滚下来的圆木轱辘进行移动目标射击,待掌握一定技术后,就参加射野生动物等活动。随着历史的进步和变迁,禁猎后,射弩也已演变成一项民族传统的体育竞技活动和民族传统文化来传承了,但弩箭始终代表着苗族的形象,始终体现着苗族儿女的一种特有气质。
对于弩箭功法的传承相比较于其他的民族传统武术项目,少了很多理论系统的功法训练,也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其习练人群也不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从而有了强大的群众基础。习练方法也较为简单,因此能够很好的普及。也有望向更大的舞台迈进,把弩箭功法争取推广到全世界。
2.3德宏少数民族武术概况
2.3.1德宏阿昌族传统武术
阿昌族历史悠久,是我国云南境内最早的土著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德宏州梁河县和陇川县的户腊撒区,少数散居于潞西、盈江、龙陵、腾冲等县。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尚未确定,因与附近各民族来往比较密切,不少人懂汉语、傣语和景颇语。阿昌族不仅善于雕刻,还会打制刀具,并且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阿昌族小伙子喜爱将刀随身佩带在身上,视为英俊勇敢的象征。民间体育也丰富多彩,如荡秋千、赛马、射击、舞阿昌刀和武术等。工艺美术有刺绣、髹漆、染织、雕刻、银器制作等,制作精细。
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阿昌族聚居地德宏地区,阿昌族人民获得了解放,阿昌族的历史从此掀开了新的一页。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各级人民政府的大力扶持帮助下,在广大阿昌族干部群众的努力下,阿昌族人民的生产生活、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户撒地区制铁加工业换发出新的活力。户撒的阿昌族人民打铁、制刀的技术很高,打制的铁器经久耐用。特别是长刀、尖刀、砍刀、菜刀、剪刀、拒斥镰刀等锋利美观,以“户撒刀”著称于世。阿昌族的传统武术包括阿昌拳术、阿昌春秋刀法、棍术、“链戎”、弓箭等。如今阿昌族的民族传统武术仅在本族人中流传,虽然随着社会文化的开放,少数民族民族跟外界的接触明显增多,但是就传统武术而言,其发展还是有很大的局限性,还有待寻求一条有效的发展道路。
德宏阿昌族其传统文化底蕴非常的丰富,手工也异常的发达,体现了阿昌族人民的智慧与勤劳。但就阿昌武术而言,并没有像“阿昌刀”一样被外人所熟知,阿昌族的民族传统武术资源其实很丰富,但由于传承链的断接使得阿昌武术的传承与发展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武术传承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武术的理论依据,阿昌族武术缺乏理论的支撑,同时书面记载的资料也很少。总的来看,德宏阿昌武术想要的长远的发展,就要像阿昌刀一样,“走出去”发展空间将会更大。
2.3.2德宏景颇族传统武术
景颇族是以骁勇剽悍和顽强刚毅著称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德宏州各县的山区,其余散居于怒江州的泸水,保山地区的腾冲、昌宁,临沧地区的耿马等县。景颇族有自已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彝语族的景颇语支,德宏景颇语有景颇和载瓦两种方言。景颇族又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主要节日的目瑙纵歌节等活动中喜爱敲打木鼓和佩带刀具。
德宏景颇族是一个非常喜爱刀的民族,因此景颇族的传统武术也主要以刀法为主。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主要以刀法为载体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其刀法主要讲究“贴身短打”、“以防为主”,以及“防中带攻”与“一刀必杀”的技术要领,其特点主要有砍、挑、划等,力达刀前端,一般没有“刺”。在步法上主要有三角步、单数5步至21步,应付四周5人以上的围攻者。在使用要求上讲究后发制人,力戒先发制人,并有口头禅传世:“忍字心头一把刀,为人不忍祸先招;忍忍忍,饶饶饶,忍字更比饶字高。”可以想象,景颇刀前人对武德的要求也非同一般。现任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歌舞团团长何自成1911年曾经获得国家全运会器械(景颇刀术)冠军,2011年正月十五在德宏州景颇族目瑙纵歌节中出现了大型的千人集体刀舞表演活动中,这些都标志着景颇刀术的发展趋势。
德宏景颇族的传统武术有自己的发展优势,目脑纵歌节就是其发展的最好平台。景颇族传统武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整个云南传统武术的缩影,由最初的实战性转变为现在的表演性,在这样的一个发展趋势下,其社会作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那么其历史含义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何让景颇族传统文化在新的社会形式下让其得到充分发展又能更好地保存其原始的历史意义将是下一步的研究重点。
2.3.3德宏傣族传统武术
傣族武术不仅在德宏盛行,而且内容非常丰富,除了拳术各异而且擅长使用棍术,相比西双版纳州的傣族武术又有许多不同之处。德宏傣族武术主要分布于瑞丽、盈江、芒市三地。傣族人从飞禽走兽的神态中吸取武韵,从山林碧竹那里创造着傣族武术的精髓,具有从舞娱乐的性质,又有健身防卫之功能,因此,傣族武术也具有“凤凰拳”的美称。
傣族拳法中,还融合了小乘佛教的一些理念,如代表性动作就有“菩萨盘腿”,在攻击手法中主要以孔雀舞捻指手法为主;棍术开合有度,实用性与表演性相结合。曹玉保老师集傣族拳法与潘家拳法于一身,对于潘家拳的由来,据介绍,是潘氏先祖在民清时期随朝廷钦差大人因故流落当地民间后传承下来的拳种,并融合了一些南少林功法,其代表拳法主要有“七星拳”,拳走偏门,以边拳为主,步踏“七星”桩,可在方桌上进行练习。经我们邀请曹玉保老师在自家庭院内为我们分别进行了潘家与傣族拳法、刀法与棍法动作演练。对于曹老师演练的潘家拳与傣族拳进行比对,共同特点是拳走四方,实用性极强,主要体现在攻防技法处。傣族武术练习时路线多以十字形和圆形来回运动,范围较小,形式多样。也倒是武术和舞蹈可以同台演出,这也成为了傣族民族体育活动一道独特的风景。瑞丽市勐卯镇姐东村约相广拉老先生以孔雀拳(包括舞蹈)和傣族棍多次参加州内、省内及国家民运会、农运会等,并获得过不同奖项。这也是傣族武术“走出去”的一大突破。
就德宏傣族武术而言,在地方上已经算是是同等级别的武术类别发展较为蓬勃的,单论是从习练的人数来看就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德宏傣族武术发展与传承的效果较好,其中很大一部分取决于政府部门部门的扶持,在研究中发现,在当地的政府官员当中也有一部分在习练傣族武术。在这样的情况下,配合当地特有的其他民族文化形式的发展要求所给与的关注与扶持力度让具有群众基础的傣族武术共同发展。
2.4版纳少数民族武术概况
2.4.1版纳布朗族传统武术
布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和富有斗争传统的民族。解放前布朗族有多种称谓,居住在西双版纳的自称“布朗”,居住在镇康的自称“乌”,在澜沧等部分地区也有自称为“翁拱”。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布朗语支。布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使用傣文和汉文。舞蹈主要有刀舞、腊条舞和圆圈舞等。
布朗族男子多喜好武术,因此,武术又常常和歌、舞融为一体。如长刀舞、甩棍舞、拳术舞等等,动作利索,刚劲健美。西双版纳布朗族的《象脚鼓舞》、《拍手舞》、《猴舞》、《采茶舞》等多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舞姿优美、欢快,生动逼真。版纳布朗族传统武术流传至今主要有徒手拳法多套,短刀一套,长刀一套。其特点主要是矮桩步法,没有弹跳起跃,手法细密、紧凑,实战性极强。版纳布朗族传统武术已获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版纳布朗族传统武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随着佛家的兴盛而发展起来的,因此布朗族传统武术具有很强的佛理作为拳理的依据和支撑。但布朗族传统武术的弊端在于祖辈家传的传承方式,要想得要全面乐观的发展,就必须打破这一传承方式,想其他文化形式一样进行开放是的培训,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传承布朗族传统武术。
2.4.2版纳傣族传统武术
傣族传统武术徒手拳法一套,分别为初级到高级等为6个套路,还有刀术、棍术的长短各2个套路,其特点主要是步法采用“深蹲滑行”、“踢腿蹭跳”;拳型与掌型交待清楚,实战性与表演性结合紧密。在近50年傣族武术发展较为理想,就傣族传承人本人利用近20年传教弟子约300余人,其中有老挝国籍学生、美国华侨及本村寨与外村寨学习者。傣族传统武术的发展也得到了云南城投置业股份有限公司景洪分公司的支持,将利用傣族武术文化来支持傣历新年的活动,虽然活动还有待进一步策划,但只要在政府和有识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相信傣族武术文化一定会更加灿烂地走出山寨。
版纳傣族武术是幸运的,由于当地的旅游业的发达,因而很多民族传统文化都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利用,传统武术也被开发公司所注意到,同时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这样的环境下,相信版纳傣族传统武术将走的更加长远。
2.5玉溪峨山彝族镰钾舞
峨山彝族自治县属于新中国初期第一个成立的民族自治县。对于镰钾舞,大家都很陌生,甚至是难以理解,由于缺少相关的书籍记载,因此我们可以从字面意思来推测一下:“镰”本是生产生活中刀具类的一种工具.“钾”是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钾”是否应理解为“枷”,因为在“镰钾舞”兵器中,就有一种木制有铁链相连接如枷锁可以“锁”住对方脚手腕与脖颈的兵器,就如现在流行的双节棍(二节棍)。对此,只能根据镰钾舞传承人的回忆来推测。
70年代,玉溪市还组织了由柏鸿周老师任领队的镰钾舞队去大理州参加省民运会。在柏鸿周老师口头描述中,验证了其兵器数量与模样和安宁磨南德村镰钾舞队接近。为了镰钾舞能够得到传承,县民宗局柏长文副局对镰钾舞队伍恢复重建的决心,并拍板与柏鸿周老师及女婿进行了细节性的商定,市武协姚辛萍秘书长也代表武协表示要大力支持。
镰钾舞既然作为一项少数民族传统武术项目,并从其传承人口中得知有具体的表演工具,那么镰钾舞其表演形式、表演所使用的具体器械形态、其所追溯到的历史意义等问题,还有待我们一一去解答。而作为一种武术运动,那么其所包含的武术运动特质又有哪些,还需要大量的研究去证明。
2.6楚雄禄丰彝族传统大刀舞
彝族大刀舞,是禄丰县高峰乡彝族人民喜迎隆重火把节时跳的一种较为原始的民间舞蹈。彝族大刀舞历史悠久,是彝族传统节日——“火把节”的重要表演节目。高峰彝族大刀舞历史悠久,是彝族群众喜迎“火把节”而跳的一种较为原始的民族民间舞蹈。大刀舞在彝语中称为“阿托皋”,“阿托”是“刀”的意思,“皋”即“玩耍。
普顺发作为大刀舞的继承着,用汉字记彝音的办法,记录了《火把节祭经》《丧葬经》共三本草稿五千余字,还与州彝文研究所唐楚臣合写《高峰乡彝族火把节调查报告))—文,刊载在1994年《彝族文化》后,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被译为日文在日本报刊上发表。他还多次参加省、州组织的民族民间艺人表演活动。1982年、1989年两次代表楚雄州参加云南省第二届、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彝族大刀舞表演;2006年10月参加禄丰县民族民间舞蹈展演;2008年国庆节期间参加禄丰县第十届恐龙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彝族大刀舞表演。禄丰县将彝族大刀舞申报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保护,将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古老的民间艺术,将使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弘扬和传承。
2.7昭通少数民族传统武术
昭通地区是彝族祖先的主要发祥地,彝族祖先在与其他部落的任伐或融合过程中,他的六个儿子分别开辟了新的地域,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武、乍、糯、恒、布、默六个支系,并成为“彝族六祖”。在昭通地区流传的主要有回族的梅花拳、汉族传五虎拳和燕青拳以及邹家拳。
昭通地区的武术发展前景,当地政府准备以“武术之乡”申报国家相关部门时,在昭通除了当地少数民族武术之外,在此还不得不提及为了当地武术发展而不断努力的各界各民族人士。因为,申报的内涵意义更是为了体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精神。如2011年4月在广东卫视主办的《武动亚洲功夫达人》总决赛中,以精湛的武术成功晋级全国十强,以及2012年11月在第五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中荣获形意剑冠军的昭通市昭阳区的李文仲,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昭通的各项社会事业,创办了昭通市文仲武术文化中心,多次代表昭通参加国内权威赛事和演出。属国家一级武术裁判,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国武术六段,云南省武协常委。受到《功夫世家》导演解福印赏识,成功饰演《功夫世家》长子陈树国角色。
昭通和四川、贵州接壤,是一个大码头,各行各业来往人员众多。武术门派传人昭通的也较多,因此昭通地区的文化也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比较大,而本土的民族传统武术也所剩无几,就包括被认为是遇难土生土长的邹家拳也是结合自然门和南宗拳法所创的拳种,昭通地区的重点工作应该放在挖掘出属于昭通地区所特有的具有昭通民族特点的民族传统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