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

2016-05-14 06:40王建军
群文天地 2016年6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民间舞蹈青海

王建军

青海自古就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共同谱写着青海多民族的文明史。自元朝以来,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民族逐渐形成世居青海高原的主要民族。各种文化相互作用和影响,使青海民族民间文化逐步演变成具有多元化、多民族性的高原文化特色。在青海这片土地上不同的民族创造了不同特点、不同形态的传统文化,形成了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格、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个性文化类型,从而奠定了青海民族文化多元化、多样性的格局,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

一、青海民族民间舞蹈发展

在这福泽广袤的青海高原,千百年的文化积累,蕴藏了极其丰富且被世人公认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资源,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更具个性。特殊的民族生活方式,数不胜数的民族音乐和民间舞蹈,使这里成为歌舞的海洋。由于青海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缘人文环境,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使其民族文化原生态得到了较好的保留。

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中,“传承”是个使用频率最高的话题。民俗学家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将传承性看作是民俗的重要特征。他说:“传承性是民俗发展过程中显示出的具有运动规律性的特征。这个特征对民俗事象的存在和发展来说,应当说是一个主要特征,它具有普遍性。民俗,是时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有相对稳定性。好的习俗以其合理性赢得广泛的承认,代代相传,不断地继承下来,这种传袭与继承的活动特点正是民俗的传承性标志①。论及“传承”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意义,2005年3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保护工作的目标和方针:

工作目标——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

工作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因此,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核心,关注传承、理解传承、深入研究传承、实践传承,是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键所在。

深刻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本文的出发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其精髓是与该项目代表性的传承人联结在一起的,对项目传承人的保护也应该是保护工作的重点②。“传承”是核心、是灵魂,既是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与现实紧密相关的实践问题。只有解决了传承问题,保护才更有意义。尤其要对民族地区担负传承重任的年轻人给予扶持和鼓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着眼点应放在对传承人的保护,而不是对“物”的保护。

青海的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又因其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状况和社会条件而各具特色,充分体现出农耕性、地域性、民俗性、宗教性的特征,同时高阔博大,雄奇险峻的自然条件,粗犷淳厚、质朴纯真的风土民情,又为长期以来逐渐形成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土壤和艺术根基。鲜明的舞蹈地域个性是人类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历史给青海留下了许多多样性的舞蹈文化遗产,新时代在秉承发扬的前提下,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才能真正得到发展和保护。

二、青海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类型

从大通县孙家寨和同德宗日文化遗址出土的马家窑类型舞蹈纹饰陶盆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生存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的各族先民就已经有了舞蹈。伴随着各个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进步,各民族也创造和传承了风格不同、特色浓郁的民族民间舞蹈。洒脱粗犷、群情激昂的康巴藏族舞蹈家喻户晓,土族的安昭、纳顿、於菟则以民俗特点突出备受关爱。

1、青海民俗舞蹈传承

青海多民族民俗活动频繁。民俗活动是体现一个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藏族是个信仰佛教、酷爱载歌载舞的民族,藏族宗教祭祀舞蹈是进行宗教和祭祀活动的舞蹈。宗教舞蹈是对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力量和神灵的一种形象化的再现,使无形之神成为可以被感知的有形之身,是神秘力量的人格化。主要用以除灾驱病、逢凶化吉,祈求人畜兴旺、五谷丰登,或是求神灵庇佑答谢神灵的恩赐。青海藏族祭祀舞蹈都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由特定的人来表演传承。如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每年藏历六月村民自发在寺院和村庄附近举行的“六月会”活动,藏语称为“六月勒锐”,意为献给龙的歌舞。每年的青海湖畔秋八月(农历七月十五日)青海湖祭海活动由僧侣自发举行仪式以取得神的庇佑;青海的春节期间西宁的各大广场附近县乡由村民自发、政府组织的“社火”,充实着春节的节日气氛,其中舞蹈种类剧目繁多、各不相同,“社”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能驱邪避难,崇拜社神,歌舞祭祀,意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万事如意;位于青海玉树称多县赛嘎达则山下,去乡11公里处,东有赛念日山,西面尕朵觉悟山有一座影响面最广的格鲁派寺院赛康寺(色航寺),每年公历4月在寺院的正门口,法号齐鸣,僧人头戴各色面具或面部涂有各种油彩,手持法器、约两米多长木棍、鞭子,舞蹈动作缓慢、隆重、步伐统一,领舞如天神下凡驱鬼除疫、消灾祈福。

青海土族有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如土族的“六月会”安昭舞,是土族在喜庆时不分男女老少均可表演的一种歌伴舞、舞伴歌的表演形式。歌词内容基本上分欢度春节和男女成婚两种,舞姿优美,风格独特,富有艺术魅力。另外还有纳顿舞,“纳顿”是土语,译成汉语意为“玩”,是土族群众举行“祭祀”、“庙会”庆祝丰收的狂欢活动。

青海的伊斯兰文化独具特色。比如,回族是世居青海的少数民族之一,而回族宴席舞一般都在回族儿女举办婚礼吃宴席中表演,都由男性成对表演,边唱边舞。

综上述所讲,青海有很多民族民间舞蹈都是在民俗活动中来传承和发展的,民俗对民族民间舞蹈起着决定性作用。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民俗与民间舞蹈的关系。传承都在一个特定的民俗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人来表演传承,有些项目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保护、传承。

2、青海民族民间舞蹈创新传承

青海多民族也造就了青海人民能歌善舞的本性于天赋。我省也从中培养出了一大批热爱本土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家,比如,老一代有蒙古族导演齐美德、藏族导演普华杰、撒拉族导演董淑琴,中青年一代有导演王伟、藏族导演娘吉先、回族导演郭娟、蒙古族导演达尔吉、藏族导演才让南加等。他们都是专业的舞蹈演员出身,从事舞蹈艺术表演多年。他们热爱熟知本土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经常下乡采集素材,他们将实践与田野充分地结合,创作出了大批有创新、又不丢其根本、能凸显个性、又能更深刻体现青海少数民族气质神韵的代表性民族民间舞蹈。如舞剧《智美更登》,讲述智美更登王子的故事,这是我省民族舞剧第一簇瑰丽新花,以浓郁的民族风格、传奇的浪漫色彩受到观众的欢迎与赞赏;舞剧《唐蕃古道》讲述文成公主进藏走进青海,青海藏民族用欢快的舞蹈来欢迎、庆祝、祭祀。用舞蹈反映青海藏族的信仰和热爱生活的精神;舞剧《撒拉尔》以我省独有少数民族撒拉族独特的人文历史和民族文化为背景,运用艺术的手法再现了撒拉族曾经走过的沧桑岁月,刻画出撒拉族人热爱生活、勤劳智慧、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展示了撒拉族人民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创建幸福家园,向往美好明天的精神追求;舞剧《秘境青海》以青藏高原和三江源为背景,讲述一个关于自然天地、人和神的生存故事,艺术家们从中华第一神“西王母”的诞生,阐述神与神、人与神、人与自然之间深刻而微妙的关系,是对善的彰显,对爱的肯定,对美的礼赞;舞剧《古道传奇》生动描摹唐蕃古道传奇的历史文化和人文风貌,再现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神韵,追述汉藏人民千百年来的深情厚谊;大型民族歌舞《青溜溜的青海》以“和谐青海”为主题,运用现代多元艺术手法,将和谐生活在这里的五大民族(汉族、藏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独具魅力的原生态艺术进行提炼,集歌、舞、诗、乐为一体,青春亮丽,跌宕起伏,给人以别开生面的视觉感受;还有藏族群舞《山之祭》以舞蹈形式表现藏民族祭山活动;回族舞蹈《拉面匠》表现回族小伙在外创业致富过好新生活;蒙古舞《飞旋筷子》表现蒙古青年在草原愉快地玩耍、生活;撒拉舞《连枷舞》表现生活在青海循化撒拉族的农耕生活;土族舞蹈《纳顿》表现土族在六月会的祭祀活动等等。但近期最让我期待的是民族舞剧《格萨尔王》它是我省今年重点打造的大型剧目之一,取材于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

以上所讲青海民族民间舞蹈作为文化的一个历史范畴,是与时俱进的,先进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是创新的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创新的民族民间舞蹈是先进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繁荣和传承的根本。

3、青海民族民间舞蹈群众自发性传承

青海人民能歌善舞,人们通过舞蹈来健身、交流、自娱自乐。自发的起到了对青海民族民间舞蹈传承。青海广场舞别样于他省,在这里你能看到纯纯的青海民族民间舞蹈。有玉树的“锅庄”、黄南“拉伊”还有“卓”舞等等。每当夜幕降临,人们有的身穿民族服饰,有的一身运动服,有老人、中年人、青年、甚至还有儿童,由一位或几位熟知青海民族民间舞蹈的爱好者带领大家载歌载舞。还有一些人选择去青海的健身房,这里有专业的舞蹈健身教室,环境优雅,舞蹈老师大多都是专业的舞蹈演员出身,授受本土五大民族的民间舞蹈,舞蹈动作,服装,课程的安排都相比广场舞要高,参与人群多以年轻女孩为主。还有省市群艺馆、青海师大民族部、少儿活动中心,都定期举行青海本土民族民间舞蹈表演活动。在西宁的周边活跃着很多由村民自发组织的“社火”队,如青海大通县古城村社火队、青海西宁市多巴康川小区锦绣苑社火队、青海互助社火威远镇西坡村彩虹文艺队等等。在平均海拔4000以上的青海玉树市称多县嘎多乡,每到虫草采集结束,富裕了的牧民会组织附近县乡举行康巴舞蹈比赛。

青海民族民间舞蹈是人民群众在劳动之余用来自娱自乐、健身、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青海民族民间舞蹈来源于民众,成长于群众,并且在群众中得到传承,是深植在青海人民群众这片土壤之中的瑰宝。青海民间舞蹈是体现青海这个多民族民间文化现象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还有很多是我们没有挖掘出来或是快要失传的。所以我们应该多“走下去”、“深挖掘”,采用现代的数码技术抢救性记录、保护好我们青海优秀的民族民间舞蹈,使它传承下去。

三、青海民族民间舞蹈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和对策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人类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丰富了人类文化的创造性和多样性。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现代文明的注入,多彩多姿的民族民间文化能不能与时俱进,不断丰富,能否继续保持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继承发展,从我省的实际看,应当引起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1、民间舞蹈保护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精神魂脉,是凝聚中华各民族的重要精神力量。加强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保护,是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衡量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文化传播模式,扫除了文化传播的自然屏障,使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日渐趋同。青海的民族民间文化要保持特性,既要在文化积淀和继承的基础上努力适应外部环境和条件,又要不断吸收和纳入新的文化因素,有意识、有目的地对文化的变异加以引导,将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一同加以保护。

2、民族民间舞蹈保护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

做好民族民间舞蹈保护工作,必须强化政府部门的职责,实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长期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工作原则。全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已启动实施,我省民族民间舞蹈保护工作首先要突出重点、突出特色。

一是根据全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分类保护纲要的要求,在全省全面开展民族民间舞蹈文化遗存与民间文化资源的普查工作,分地区、分类别按不同文化类型和种类,对全省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价值进行评估,彻底摸清家底,做好登记建档工作。这个工作我省目前已经完成。

二是对原生态舞蹈文化和具有浓郁民族舞蹈文化特色的区域实行动态的持续性保护。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内涵深厚、民间民俗文化形态多样的村落或地区,可通过建立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以“活文化”的方式予以保留和保护。如:青海黄南同仁地区的“热贡艺术”文化保护区、互助土族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玉树民间歌舞艺术保护区。

3、民族民间舞蹈保护重在落实有效措施

民族民间舞蹈保护应当是一项长效性、永久性的工作。通过确定舞蹈文化保护对象和保护范围,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多种保护方式和途径。特定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保留或保存,不能脱离民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实行就地保护、分散保护和集中保护相结合的办法。对濒临失传的民族民间舞蹈,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传承人并重点给予扶持。鼓励民间艺术家和民间艺人带徒授艺,使民间艺术后继有人。民族民间舞蹈是青海民间艺术中最为绚丽斑斓的品种之一,塑造一个地区良好形象,以文化为使者,突出文化形象无疑是最好的宣传方式。

综上所述,“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概念,保护的目的就是让有价值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持久地延续下去。

注释:

①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6-37页.

②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步入规范里程[N].人民日报.2005年6月10日.

参考文献:

[1]曹萍.青海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思考[J].青海文化.2008年.

[2]青海省艺术研究所编.青海艺术史[M].青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

[3]杨晓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M].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集,2006年12月第11版437页440页.

[4]刘锡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承人[M].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12月第一版.

[5]马桂花.青海民族民间文化概览[M].青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2月出版.

(作者单位:青海省艺术研究所)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民间舞蹈青海
浅析民族民间音乐的当代意义
全民阅读擦亮“书香青海”品牌
国家公园省 大美青海情
结合流行元素提升民间舞蹈教学效果
浅议民族民间舞蹈的继承创新与发展
基于地域文化的民间舞蹈艺术传承发展策略
大美青海
高校美术教育中的民族民间美术教学
图解:如何把学习教育贯穿全过程?青海这样做!
贵州5年内将打造1000所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