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楠
[摘要]马来西亚作为典型的多民族国家,为适应多元种族、多元文化的基本国情的需要,形成了多元的民族教育政策。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萌芽于十九世纪,其政策演变先后经历了英殖民统治时期、独立初期、新经济政策时期和新发展政策时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华文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演变过程中,马来西亚政府的民族平等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通过梳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的演变过程,并对相关政策进行评析,进而透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发展演变
中图分类号:G5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949(2016)06-0068-04
马来西亚联邦(Malaysia),成立于1963年9月16日,其前身是英国在东南亚以马来亚联合邦为中心的殖民地。马来西亚的领土由不毗邻的东西两块土地的三个地区组成,即马来半岛的马来亚、加里曼丹岛北部的沙捞越和沙巴。马来西亚是个多民族国家,由30多个民族构成,主要有马来族、华族和印度族三大民族。其中,马来人是马来西亚的土著居民,在政治、军事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在经济上,政府自1971年开始实行以缩小种族间经济差距为目标的新经济政策,旨在提升马来人的竞争实力;在语言上,独立后政府用10年时间推进马来语在整个国家中的主导地位。使之成为唯一的官方语言;文化上,确立了以土著文化为核心,将马来族文化等同于国家文化的单一文化政策。同时,联邦宪法规定马来人享有特权,宪法对马来人特权的规定不仅是马来西亚民族政策形成的基础,也是理解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的基础。
一、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概况
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为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坚持母语教育,由社团组织创办及经营华文学校。华文学校坚持以华文为主要教学媒介,传授优秀中华文化,在不妨碍母语教育的原则下,加强对国文和英文的教学,为创造马来西亚多元社会新文化作出了贡献。马来西亚现有的华文学校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国民型华文小学、华文独立中学、国民型中学、华文学院。其中,华文小学除了马来语和英语科目外,其他科目都以华语为主要媒介语进行授课。华校学生可以升入以马来语为主的国民中学,也可以升人以华文为教学媒介语的独立中学。华文独立中学除兼授华、巫和英三种语文外,在高中阶段时,分流为理科班及文商班。随着华语经济价值的提升和华文独中办学质量的提高,近年来也吸引了不少非华裔家庭的子女前来就读。国民型中学是指改制中学,相比于国民中学,国民型中学的特别之处在于把华文列为必修科目。马来西亚的华文学院有三所,分别是韩江学院、新纪元学院和南方大学,属于高等教育学府。以上几种类型的华文学校构成了一个完善的华文教育体系。
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分为主流教育和非主流教育两种,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简称董总)和华校教师会总会(简称教总)领导的华文独立中学和华文学院,属于非主流教育。华文小学是隶属于国民教育体系内的主流教育。改制中学虽然隶属于国民教育体系。学生学习的是母语,因此被排除在主流和非主流教育之外。马来西亚是个多民族、多语言、多宗教的国家,但是华文教育却屡遭“一种语言,一种源流学校”的单元主义教育政策的压制,一度面临变质甚至消亡的危机,在当地华校董事联合会总会、华校教师联合会总会等民间组织的维护和发展下,经过几代华人的抗争,保留了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使当地华文学校成为马来西亚华人捍卫母语和文化教育的重要基地。
二、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的发展演变
若从1819年在槟城所建立的第一间私塾——五福书院算起,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已有近200年的历史。在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一开始便以民办教育的姿态出现。当时华人由中国大量移民到马来西亚当劳工。为了教育子女,就在会馆、宗祠、神庙等地方建立私塾,以方言媒介传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或《四书》《孝经》之类的经典古籍,以及书法、珠算等。1898年,清政府采纳维新派的主张进行教育改革,建立了新式学堂。并推行至马来西亚。马来西亚西马最早的新式华校是1904年槟城创立的中华义学。所教授的课程包括修身、读经、华文、英语、历史、地理、算术、物理学、体操等。此后,各地私塾竞相模仿。五四运动后,教学媒介语由方言改为普通话。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马来西亚华人由于受到革命思潮的影响,兴学之风更盛,使华文教育出现欣欣向荣的盛况。截至1920年止,马来联邦共有华校18l所,海峡殖民地则有华校313所。这个时期的特点是,英殖民政府推行“英文至上”的政策,英文教育是少数统治者的特权教育,对华文教育则是漠不关心。由于历史和文化因素,当时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是中国侨民的教育,它的学制、媒介、教学法与教学目标等皆受到中国教育制度的影响。我们主要通过分析独立前后以及当前的华文教育发展,来透视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政策的发展进程。
(一)英国殖民统治时期的华文教育政策
英国殖民统治者为了巩固自身的统治地位,加强与马来封建贵族的合作,承认马来人在政治、经济和教育上享有特权。殖民政府为建立马来语学校积极拨款,对华文学校和泰米尔学校的发展则消极规划。1874年,殖民政府在霹雳州制定了“邦古协定”,积极推进英语学校和马来语学校的建设,规定英语和马来语为官方语言。二战后,英国重新接管马来西亚,殖民政府积极强化英语在中小学的地位,为了缓和马来人的民族主义情绪,英属马来亚联合政府成立了“巴恩马来文教育委员会”,于1951年发表了“巴恩报告书”,主张国家教育制度必须通过两种官方语言(英文与巫文)的国民学校,以培养共同的马来亚国家概念,这种制度严重降低了华文和泰米尔文的地位。《1952年教育法令》是在《巴恩氏报告》的基础上制定的,该教育法令提出以英语、马来语为教学用语的国民型学校取代华语和泰米尔语学校。它认为,使用母语(华语与泰米尔语)教学的“本国语学校”,不在国家教育制度的框架内。1956年,联盟政府成立“教育检讨委员会”,随后经过调查提出的《拉萨报告书》,旨在努力推行和强化马来语的首要地位,使马来语逐渐成为唯一的官方语言。《1957年教育法令》通过立法会议后,也并未兑现不将“最后目标”列入教育法令的承诺,遭到了非马来人尤其是华人的强烈反对。纵观马来西亚整个殖民统治时期以及独立前夕的华文教育政策,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一是基于英国殖民政府统治的两大原则,殖民政府在强调英文教育首要性的同时,积极筹建马来语学校,重视马来语教育,逐步强化了马来语的绝对优势地位。二是对于华语学校,殖民政府则是消极规划。为了将华语学校马来化,殖民政府限制华文学校的教学用语,企图将华文学校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之中。
(二)独立初期的华文教育政策
马来西亚独立初期,国内各利益集团对于语言问题有着不同的急切诉求,马来人要求加速马来语成为真正国语的进程,华人要求将华语列为官方语言之一。在此背景下,《拉曼达立报告书》再次强调马来亚教育政策的最终目标为“达到一个以马来语为国语,同时维护和协助居住本邦的其他民族之教育及文化之发展的国家。”根据《拉曼达立报告书》通过的新教育法令,《1961年教育法令》为马来种族主义者提供了压制其他种族语言文化发展的法律依据。建议接受政府津贴的国民型小学可以以华文授课,却授权教育部长可于适当时机将以华文授课的国民型小学改制为国民小学:国民型中学以英语授课,却将不接受政府津贴的华文独立中学完全排除于教育体制之外。在此情形下,1961年年底前,马来亚联合邦境内的72所华文中学,有55所接受改制,只有16所仍然坚持独立。1969年发生了“5·13”事件后,政府认为华文和泰米尔文问题是造成民族冲突的根源,于是采取了一系列的单一马来语的新政策。例如,将所有的公立英语学校改为马来语学校,在各种选拔考试中要求国语考试必须合格,高等教育马来语化等。总之,在独立初期,马来语已经成为升人中学的必要条件,在课程设置和考试制度方面,以法律的形式强化马来语的主导地位。对于华文教育,虽然没有强制消灭,但是通过取消政府补助、撤除华文考试制度等方式间接压制华文教育的发展。
(三)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华文教育政策
1971年政府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旨在提高马来西亚人的收入水平,减少不平等,实际上就是对社会利益和财。富的重新分配。为了实现国家消除不平等的发展目标,政府实施了“教育整合”政策,主要是将马来语作为教学的统一语言。教育统一政策遭到了非马来人的强烈反对,在此背景下,华文独立中学复兴运动展开了。1973年,全国华文独立中学工委会发表了关于华文独立中学的联合建议书,建议书提到华文独立中学的主要办学方针就是要以华语为教学语言,并且重视英语的教学,此建议书被逐步推广到所有的独立中学。20世纪80年代是华文独立中学寻求全面大发展的时期,独立中学经过不断奋斗,求得了生存空间。但是,华文独立中学的生源一般是来自中下层家庭的子女,或是初级文凭考试失败而转入的学生,师资也是独立中学的薄弱环节,经费问题也需从全局把握。与此同时,政府通过行政手段限制非马来文教育的发展也更加明显,1985年,教育部长公布的“综合学校计划”被华人指责企图消灭华文教育。1996年,政府制定了《1996年教育法令草案》,规定把华文教育纳入在国家教育体系之中,华文学校在课程设置、考试制度、教学管理等方面就要受到国家相关教育法律的制约。针对该法令,董总、教总等华文教育机构认为:华文教育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应该享有合理公平的地位,价值的沟通是可以通过不同语言达成的,国家应施行“共同课程,多种媒介”的教育政策。总之,在新经济政策时期,统一教学用语是政府推行的主要的教育政策,它间接推动了华文独立中学的复兴和发展。
(四)新发展政策时期的华文教育政策
1990年,马来西亚推行“新发展政策”,时任总理马哈蒂尔提出了“2002年宏愿”。与此同时,马来西亚的人才劳动力开始严重短缺,随着经济发展向“2002年宏愿”推进,人力资源培训更为迫切,基于培训人力资源的需要和华文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马来西亚政府逐步重视和肯定华文教育,并努力发挥华文教育体系的积极作用。为了响应总理的呼吁,让学生掌握多种语文的能力,教育部决定把华文纳入国民小学的正课。并为此培训更多的华文教师,同时提升华文小学的地位。《1995年教育法令》规定:“在国民小学,如果有15位家长要求开设华文课程,学校可以开设”。2002年正式实施的大学录取绩效制,是马来西亚教育政策方面的一个重大转变。以绩效制替代原来的配额制,可以吸收更多的华人子弟尤其是贫困的华人子弟进入国立大学就读,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的公平和合理。总之,在新发展政策时期,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政策较先前有所温和,但这也只是停留在政策层面,并没有相应的法律做保障,这依然是华文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
综合四个时期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前,发展以马来语教育为主的国民学校是政府制定教育政策的主要目标,对于华文学校的发展,无论是英国殖民政府,还是马来西亚政府,要么消极规划,要么以资助、激励等方式引诱学校改制,要么以法律的形式约束、压制。90年代以后,随着政府秉持“新平等思维”,强化马来人的独立竞争意识,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影响,华文教育的政策环境相对有所宽松,但是华文教育的发展仍缺乏法律的保障。
三、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述评
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政策和它实行的民族政策是紧密相连的,特别是其宪法规定及其文化政策,直接影响了华文教育政策的制定。马来西亚政府制定的民族教育政策,其本质是提高以马来族为代表的土著居民的教育水平。提高其社会竞争能力,缩小土著与华族族群之间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距,以实现“旧思维”之平等。马来西亚对于“平等”的观念经历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被称为“旧平等思维”,即通过压制强势民族的发展,同时给予弱势民族以各种特权,来消除各种族间的差距,实现“民族平等”。这种平等只是结果上的,不是机会上的。因此,对于其他族群的法律压制,会违反基本的人权,自然遭到受压制者的反抗。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和印度经济的崛起,为加强马来人的独立竞争能力,绩效原则被广泛推行。强调计划和竞争的公正性。相对于之前的结果平等,近年来,政府强调要实行一种“新思维”的平等原则,强调马来族与其他种族之间公平竞争能力的提升。在新旧思维的夹杂下,华族和马来族关系冲突与融合并存,政府的华文教育政策既有所压制,又有所扶持。但是,法律障碍依然是华族追求“民族平等”的一大困境。马来西亚华文教育政策的轨迹,可以说是一条语言政策的轨迹。其基本线索是:马来语居社会主导地位,逐步上升为国语,强化马来语在教育制度中的主导地位,以马来语为统一教学用语政策,最终发展为重视以马来语为主的多元语文。
当前,除了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体系是成长得最好的海外华教系统。马来西亚华文教育能取得如此成绩,首先固然要归功于华族社会的长期坚持和抗争,同时和马来西亚的特殊政治环境和国情有关联。这和种族结构的比例不会相差太悬殊,各族共同争取独立建国的公民历史地位、英殖民政府打下一定的民主政治基础,以及在建国前后各族群自组政党争取族群权益,且由各族政党联合执政等,这些都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随着世界大局朝向更民主、更开放的方向迈进,华语华文在国际上和商业上实用价值日益提高,另外,马来族逐渐接受及认同华文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制定以马来语为国家共同语言,各民族语文共存,各民族文化平行并存、和而不同的华文教育政策,符合马来西亚多元民族社会的国情,有助于国民团结,有助于马来西亚在文化和民族教育等方面朝着多元、开放的方向健康持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