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茂冬 沈友宏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9949(2016)06-0042-02
近些年来,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关工委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以及中央、省领导关于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讲话精神,创新工作思路,致力“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队伍建设,促使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一、以情感人:引导“五老”愿意干事
“五老”志愿者是培养、教育青少年的重要力量。如何壮大“五老”志愿者队伍?海陵区关工委主动与基层单位、部门沟通和联系,争取多方力量的支持、配合,帮助基层关工委和“五老”志愿者解决实际困难,引导“五老”志愿者积极参与关工委的工作。
在前几年,海陵区某镇关工委没有办公场所,区关工委先后三次去该镇。找有关领导协商解决实际问题。第三次去的时候,天下起大雨。区关工委的同志衣服被雨水淋湿。该镇领导见了,感动不已,很快帮助解决办公条件等具体问题。领导重视,该镇的几位老同志也热情高涨,动员并吸引近百名“五老”志愿者,充实了“五老”队伍,推进了该镇的关工委工作。
如何调动“五老”愿意干事的积极性?海陵区关工委注重引导,提出“三坚持”的指导性意见,即“坚持担当,但应量力而行;坚持目标,但不压指标;坚持自愿,但不强行指令”。采用上门请、同事荐、组织聘等“滚雪球”的方法,吸引“五老”人才。春晖社区支部周榕书记的群众基础好,热心公益事业,工作经验丰富。2014年退休之后,子女叫她在家带孩子,散散心不要再干了。区关工委与街道领导主动沟通,邀请加入“五老”队伍。周榕被领导的诚心打动,说服家人,挑起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担子。同时,指导基层关工委采取“认岗领职”和“设岗引人”的方法,丰富活动载体。花园社区校外辅导站设立绘画、书法、二胡等十个岗位,“五老”们根据各自特长爱好选岗,每个项目有3-5人参加,组成“十人能人团”。
针对“五老”的实际情况,海陵区关工委以情感人,服务到位。“五老”志愿者前往学校、社区、农村开展活动,区关工委总会派人陪同。并协调解决交通工具等问题。对因病住院治疗的“五老”成员,区关工委专程看望慰问;每年春节、重阳节,区关工委牵头组织“五老”座谈会。一位七旬“五老”志愿者深情地说,区关工委就像是“五老”的家,处处得到关心。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区关工委用真诚、真心、真情赢得了“五老”的信赖,迄今该区“五老”队伍已发展到5000多名,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多措并举:带领“五老”学会干事
发展、稳定“五老”队伍,是海陵区关工委的基础工程,但关键是如何带领“五老”们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五老”们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有热情、有爱心,但工作能力参差不齐。针对这一实际情形,海陵区关工委多措并举,注重加强“五老”队伍的建设,有效地提升了“五老”队伍的综合素质。
一是坚持“三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海陵区关工委驻会同志的学习、工作碰头会,每季召开一次各镇街关工委负责人的工作例会,每年召开一次基层关工委干部培训会。运用“三会”,组织学习习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所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省关工委工作规则》《关心下一代工作60问》,以及各地关工委的先进经验和“五老”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引导坚定理想信念,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方向和目标,切实做好工作。二是积极推荐和组织镇街“核心层”、“五老”骨干参加省市培训,认识在新时期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性和新任务、新要求,了解当代青少年成长的规律,掌握开展工作的基本方法。三是指导镇街关工委采用专题讲座、“五老”工作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帮助“五老”志愿者提高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城中街道南蒲社区“五老”志愿者袁伯鸿是书法、篆刻爱好者。参加街道的学习、培训之后,主动在社区免费开办书法培训班,一干就是六、七年,不仅向孩子们传授书法、篆刻技艺,而且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对孩子们进行品德和礼仪教育。小学生韩昕怡已经在那儿学习书法两年。不仅字有长进,人也懂礼貌。韩昕怡的奶奶说:“孩子的变化不小,见到邻居就主动地打招呼,还主动地搀扶腿脚不便的老年人。”罡杨镇青年倪映辉创业初期,心有余悸。该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刘增进主动与其交流、沟通,帮他树立信心、出谋划策。目前,倪映辉经营的集花木园、健身休闲、餐饮垂钓于一体的服务实体,现在已经成为市区和外地游客的旅游观光点。在他的带动下,全镇已经形成青年农民比学赶帮的创业热潮。
三、深入调研:助推“五老”创新干事
创新是关心下一代工作更好、更快发展的驱动力。海陵区关工委的驻会人员每年多次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指导“五老”创新干事,培植一批富有特色的品牌项目。
近几年,海陵区区关工委通过调查、研究与指导,引导各地铸造符合当地情况的特色品牌,重点宣传他们的创新精神。苏陈实验小学的乡村少年宫“快乐驿站”,每逢周六,“五老”志愿者和学校老师一起组织留守儿童读书、看报、下棋、绘画,或参加故事会、手工制作、科技发明等活动。学校以留守儿童“快乐驿站”为题材的电视《今朝苏小竞风流》,在全国校园电视宣传片评比中获铜奖。京泰路东塘社区为方便中小学生安全乘坐校车,专门设立“乡村护送站”。“五老”志愿者薛爱义每天在上(放)学时段到站接送孩子,2013年薛老去世,肖牛扣接替岗位。两位“五老”风雨无阻,义务地为孩子们服务十多年,《中国火炬》杂志对“乡村护送站”的做法做了专题介绍。城南街道鑫龙社区的“四点半课堂”,“五老”陪孩子们做作业,给孩子们讲故事,为双职工解决后顾之忧。在相关会议上,省关工委主任对“四点半课堂”予以充分肯定,并要求全省各市区推广鑫龙社区的经验。城中街道钟楼社区“中山英语角”,坚持十多年,授课145期,培训少年儿童2000多人次,被海陵区命名“十大”社区优秀服务品牌之一。
海陵区“五老”志愿者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受到孩子们的爱戴和社会的尊重,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五老”先进典型。城中街道获“第三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光荣称号。城东街道青少年矫正工作者李爱华被评为“江苏好人”,城西街道网吧义务监督员戴德仁、城中街道校外教育辅导站辅导员袁伯鸿、城北街道北山社区赵连璧被评为“2014年海陵区优秀志愿者”。在先进典型的带动影响下,全区“五老”志愿者积极参与“零犯罪社区”创建,主动参与社区、村(居)的矫正工作;与困难弱势家庭开展结对帮扶,网吧义务监督工作做到全覆盖。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三次考核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项以满分通过验收,上级相关部门对海陵区关工委的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