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延
阅读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一种自觉行为。不同的书籍,带给人的感受是不尽相同的。报纸上的新闻以快速、精悍为特点,以传递信息为第一要务;在学生间悄悄流行的武侠小说、玄幻小说等书籍以“吸引人的眼球”为长项,让人读了欲罢不能,沉溺其中;《读者》《美文》《意林》等杂志上的美文短小隽永,犹如心灵鸡汤,给你一种暖暖的熨帖之感……那么,学生该如何阅读?
一、以“广博”的大语文观来对待阅读
首先,语文学习的外延应该和生活的外延相等。阅读和生活应该是同步的。我们可以读自然、读社会、读人,也要读自我。这样想来,生活就是一本书,阅读的过程就是体味的过程,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学生要和外面的世界多接触,多了解社会,同时也不要满足于简单的资讯收集甚至吃喝玩乐,要学会观察社会,关注社会上具体的人,并且对一些人和事有自己的思考认识,这样的“阅读”才能充实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当读者把人类社会的一切都当作阅读对象时,他的阅读视野就会开阔,这样的阅读也更容易培养人的社会适应性。因此,学生的阅读应该是全面的、立体的。生活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独立思考的意识贯穿于生活过程中,走路时留心身边风景,游玩时不忘观察人间百态,摄信息于眼中,熔思辨于脑中,读书时联系生活现象,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
其次,我们所说的“广博”,也是指文本的广泛阅读。考纲上的阅读包括古诗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以及选考的实用类和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的对象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可读之物。在某种程度上,阅读没有雅和俗之分,没有可读与不可读之分,没有文学作品价值高于实用文本的说法。那么,广博的阅读也是各种类型的文本阅读。
不同类型的文本给人的滋养是各不相同的。培根在《论读书》中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学习数学使人精密,物理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此外,阅读不同的文本,能培养不同方面的阅读能力。除报纸上的新闻内容之外,新闻的各个要素的概括、新闻的写法也是值得学习揣摩的;在看电视访谈的时候,除了了解一些感兴趣的话题,还可以仔细体会主持人发问的问题顺序和提问的技巧,从中学习语言如何得体或犀利;即使一份稍嫌枯燥的调查报告,细心体会,也会发现枯燥数据之下的信息,获得新的启发。
二、以“有我”来寻觅适合自己的书
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推荐书单,但这些书究竟有哪些能在学生的记忆里甚至生命里留下印象?有时,有的学生会把读书当做一种消遣,这究竟是不是好事呢?英国银河巧克力读书俱乐部委托萨塞克斯大学的“心智实验室”国际咨询机构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阅读对精神的放松效果最佳,6分钟内就能使压力水平降低68%;听音乐能够缓解61%的压力;喝茶或咖啡降低54%;散步降低42%。
其实,能读书就是好事,读得多了,闲暇时的点点回忆也会浮现在脑海,也会给予我们一些新的启发与思考。所以,生活中我们不要排斥这种软性阅读,它以放松身心为目的,并且会产生轻松快乐的心情。
霍华德·加德纳在《多元智能新视野》中是这样介绍“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并非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教育,也不是自恋式的教育。与此相反,是一种非常严肃认真地对待学生之间差异的教育。对于每个学生学习上的强项与学习上的特点,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尽可能多地了解。”
作为教师,首先要对学情有全面的了解,能走进学生的阅读世界,了解每个学生的阅读爱好与兴趣所在,给予他们个性化的阅读指导,分别提出一些与他们的阅读能力相匹配的阅读要求。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还要指导学生寻觅适合自己的书。
所谓“适合”,是指学生自己喜欢看而且看了之后有收获的书。没有谁会一下子找到适合自己的书,一般都需要经历一个“寻寻觅觅”的过程。可能一开始会是“冷冷清清”,但“耐得寂寞”,坚持看书,看各种各样的书,判断自己的喜好,然后思考,哪些能给你阅读的愉悦,同时带给你新的视野、新的见解,慢慢地,就会找到适合自己的那一类书的。一般而言,我们的“寻觅”可以“相似”和“启迪”为目标,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书。
所谓“相似”,一是指与自己的关注点相似的书,因为话题的相似,学生可能会感兴趣,它也可能会给予学生一些启发;二是关注语言风格是否与自己相似。学生带着这样的基础,亲近作品,就会有和原来不一样的视角,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所谓“启迪”,一是思想认识上的引领,二是写作方法上的启迪。学生在获得自己的喜好与某个作家有一定的相似点的喜悦之后,教师还要引导他们深挖这个作家高于你的地方,值得你学习、借鉴、提升的地方。
比如在读了杨绛的《老王》、高尔斯华绥的《品质》等文章之后,学生可能会将关注的目光投到那些社会底层人身上,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但是,伟大的作家不仅同情、关心这些底层人,他们还充满了强烈的自我反省、自我批评意识。比如杨绛《老王》的最后,“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而鲁迅在《一件小事》中提到,“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这些作者“自我认知”的批判精神,也是这些作品之所以震撼人心的要素之一,是值得学生思考与借鉴的。
在具体的阅读指导中,我们有两点需要注意:寻找适合自己的书,教师是推荐者,选择什么,读到什么深度、广度全在于学生;教师也是方法的指导者,真正有收获还是需要学生自己沉到文字中去,发自内心地喜欢上阅读,产生出自己的阅读领悟。
三、发扬钉子精神,读深读透
阅读要有成效,就要发扬钉子精神,读深读透作品。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要知其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应当通读,细读,反复读。
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艺术是情趣的活动,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情趣愈丰富,生活也愈美满,所谓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觉得有趣味就是欣赏。江苏语文特级教师洪宗礼曾经说过:“想,是一个总开关,打开了总开关,语文教学读写听说四盏灯才能大放异彩。”
读书必须沉潜涵泳,沉到作品中去,读一本消化一本,读出文章的妙处,读出文章的深意。多写评点,阅读时要有所驻足,慢慢走,欣赏其中的趣味。
慢慢欣赏、消化的方式之一是学会写批注。方法可以是作“眉批”,阅读时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或评价,或感慨,或引发,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写批注的过程,就是研究作品的过程,也是与作者交流的过程,能拉近与作者的距离,也能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内涵,基于文本本身,而非主观臆断。
皮亚杰的心理建构观指出,每一阶段的思维需以前一阶段的思维为基础并涵盖了前一阶段的思维,因此变得更有自主性,更有适应性。读书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知识逐渐积累、体验不断深入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写批注的过程,就是基于前面的阅读积累的一种进一步的思考。
方式之二是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可以就文章中的思想内容发表自己的感想,也可以就文章的表现技巧谈谈对你的启发。立足于文本,有所联想、思考,并将自己的认识汇集整理,这些写下来的东西也是有价值的。
阅读不求一蹴而就,不可能出现读了一本书或几本书马上就能获得多少长进。在兴趣的引领之下,坚持读书,坚持读中思考,思考带动我们读出作者的意图,联想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感受,读出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再认识。在此基础上,坚持把点滴思考火花及时记录、长期记录。就像杜甫《春夜喜雨》中所说,“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阅读对于人的滋润是默默而恒久的,长期坚持做下去,会收获欣喜的。
四、巧妙“化用”,突出阅读成果
培根告诉我们:“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则能使人精确。”周国平指出:“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受,同时也是投入和创造。”
写作和阅读是最为普遍的交流形式。写作的过程充满了大量的阅读,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获得更多更好的写作素材。而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又要不断思考和分析所获得的资料,厘清自己的思想和假设,其中也包含对阅读信息的再加工,而重复加工会促进阅读效果的巩固与提升。所以,我们提倡阅读与写作对接,在写作中化用阅读成果。
读书,是用心去读,读出作者的情感,体会作者的观点,在与书本的接触中逐渐树立起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即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并将自己的思想认识体现在自己的写作中,构筑自己文章丰厚的思想底蕴。
朱永新在《我的阅读观》一书中指出:“读者的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决定了他跟什么样的书产生互动和共鸣。”读什么决定了学生的眼界,决定了学生的思路,决定了学生的文风。对于学生,我们要求他们的阅读面要广,文史哲要读,科普时局也要读。而真正对写作起重大作用的还是经典作品。对经典作品的研读和揣摩,就如同与大师面对面一样,书会告诉你大师的思想,大师的情操,大师的境界。用前人的精华来武装自己的文笔,自然可以得到令人惊喜的成绩。
阅读与写作的对接,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名家作品中的素材,化为已用,可以是结构技巧上的模仿,可以是素材观点的迁移,也可以是形象立意上的启发。以这种对接的意识来对待阅读与写作,其实就相当于在这两者之间进行一种尽兴的游弋,借此,我们可以增加积累的厚度、思考的深度和视野的广度。这种读书才是真正有益的、有效的活动。
美国前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说:“阅读比起任何其他的行为都更有力量释放你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本性会得到更好的展现。”《诗经·小雅》有言:“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我们也期待着这样一种理想的阅读境界,在我们与学生共同努力的路上,虽不尽完美,然而努力追求之。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中学(22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