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培龙
乐学境界的到达必然促进学生思维活跃,感觉到学语文不仅仅是掌握语文知识、读篇范文的苦差使。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善于引导,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科在生活交往及工作中的重要性、独特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很重要,在教学中,我们要加强训练力度。
一、引导学生达到思维集中
启发学生思考,必须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这样学生才能迅速接受语言信息,抓住要点,作出反映。例如,在讲解《口技》一文时,在学生读完全文后,我引导学生回味讨论全文,要求学生用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口技人表演的赞美。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集中到“善”字上,紧扣“善”字来组织自己的思维,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全文两次用四个“一”字(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列数道具,暗示“简单”,衬托表演者表演的“善”(不是靠外物);正面描写口技表演跌宕起伏,富于变化,突出表演者表演的“善”(精彩);侧面写宾客的神态、动作、情感、心理,淋漓尽致,犹如亲临现场,烘托出口技人表演的“善”(以假乱真)。
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思考,从而领悟到本文所写一切都是为了突出口技人表演技艺的高超,从而把他们的注意力指向对“善”的体会理解上,这就完成了对学生思维导向的引导任务。
二、针对学生个性设计问题
教师在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差异的基础学习成绩。
三、自主合作探究,改革评价方式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发展学生主体意识是素质教育的目标。”这要求教师在设计语文作业时必须注重学生之间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培养树立学生的自信,锻炼语言交际能力,超越自我。另外,作业离不开老师的评价,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教师因人而异,因层而异进行鼓励,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优良中差四种评价等级,可以给学生作业一些激励的格言、画一个笑脸并写上加油等评价方式,只有有效的评价方式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须积极参与到学习方式的变革中,必须去思考什么类型的作业有利于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成绩;什么类型的作业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什么类型的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我们必须明白作业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桥梁,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更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有个性的学习过程。教师只有让学生从题海战术中得到解脱,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作业是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到精心设计作业,才能让学生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并期待着下一次的作业,只有学生喜欢做的作业才能彰显教学改革的成功。
作者单位:贵州省独山县教研室(558200)上,针对某类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最适当的措施,使每个学生都能按照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思维程序努力。教师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使课堂提问难度分为三档,甚至四档、五档,每一批问题针对每一档学生,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回答并基本回答好问题,以此作为学生积极思维的出发点。问题太简单,优秀学生没有压力;问题太难,后进学生没有兴趣。两种倾向都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教授《口技》一文,我设计了三档问题:第一档有一个问题:请用一个字来概括作者对口技人表演的赞美。第二档设计了一个问题: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口技人表演的“善”?第三档有一个问题:口技表演者分几个阶段表演?为什么?这些不同档次的问题总是针对不同档次的学生而提,使他们都能经过思考回答出相应难度的题目,从而调动各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适时调控课堂心理气氛
教师为学生创造一个活跃、宽松、严谨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刺激学生积极思维;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从众心理,有利于差生转化,提高学习效率。反之,消极、沉闷、乱糟糟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坐立不安,烦躁乱动,思维压抑,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情况,适时调控课堂气氛,让学生动起来,尽力营造出一个能促进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教师在一堂课开始时要给学生一个总体把握教材的时间,让学生的思维首先活跃起来。如果这个过程学生单独完成比较困难,可以互相讨论,互相补充。
如在教授《口技》一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借助注释,分组讨论,在把握全文大意的情况下,在组内复述课文。这样,一下子就把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在积极的课堂气氛中,教师适时的“启”和“发”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1.培养学生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我一直坚持要求学生读了课文后自己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必须围绕课后“研讨与练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突破重点难点而设计。由于学生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可能把握不准,理解不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要求学生自提问题,就是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思路在哪里走偏了,为什么走偏了。因为学生的问题是动了一番脑筋后提出来的,所以往往会有顿悟的感觉。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最有效的思维训练”,因此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还得靠集体彼此合作、相互启发来解决。学生亲身体验了探求真知的过程,增加了兴趣,有利于他们独立思维能力的形成。例如自学《口技》一文,学生很容易提出以下问题:
①课文中哪里用了正面描写,哪里用了侧面描写?
②课文中有许多表示时间的词语,请把它们找出来。
基础较好的学生还能提出以下较高层次的问题:
①口技者的“善”是从几个方面表现出来的?
②口技者的“善”是怎样形成的?对我们有何启发?
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答,会使学生逐渐体会到如何阅读文章,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形成独立的思考能力。
孔子说:“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语文学习方法的最高追求也许就是语文乐学境界的到达,使学生由“要我学”之苦向“我要学”之乐不断转化,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以“学会学习”的点石成金的本领,使学生有终身用之不竭的人生发展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