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宗福
意象是人们在一瞬间呈现出来的理智与情感的复合物,是由作者的意和客观事物的象组合而成的。古文、诗词的创作比较含蓄、精炼,往往是咏物言志,借景抒情。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描写客观物象来表达一定的寓意,在意象或意象组合的无穷张力中,作者营造出了具有无穷魅力的艺术境界。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变化,初中语文正在尝试将意象、意境教学应用到古文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读意象、品意境的过程中体验我国古代文化的绝妙境界。
一、反复诵读,诵读中感悟意象
在古诗文的学习过程中,诵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人云:“三分诗,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诗文的反复诵读,对于深入理解诗文的涵义,提高赏析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诵读时,一定要强调把字音读准确,否则,学生就不能把谐音或同音字的意象准确地表现出来。字音的准确性是体会诗文意象的必要条件。在读音准确的前提下,教师还应当指导学生把诗文读出感情,让学生在有感情的诵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联想中发散思维,从而进一步准确地把握诗文意象,更加深入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比如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学生在诵读中就能感悟到这是一组由意象组合创造出来的优美意境,是一篇难得的杰作。作者描写了“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天涯”等意象,通过这些名词意象组合连缀,营造出游子在外思归不能的悲凉氛围。而白朴的《秋思》同样也描写了意象“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白草、绿叶、黄花”。虽然这首诗生动地渲染出了一幅绚丽的秋色图,但情感却没有马致远真挚饱满,缺乏情景的自然融合。这些诗文只有反复诵读多遍,慢慢地领悟作品的意象,才能深切地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借景抒情,品味中体会境界
教师在讲解古文时可以在课堂上创设出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情景,带学生穿越到作品表现的艺术境界中,亲身体会作者的情感,让学生的心灵和作者的情感进行碰撞,产生共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记忆,提高学习兴趣,激发联想从而形成创新思维。在情景创设时,教师注意设置一些巧妙的导语进行课文导入,有些古文可以利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历史背景、民间传说等进行情景创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在课文情景中更好地品味文中的意境和情感。
如在讲授《崂山道士》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蒲松龄的作品《聊斋志异》和改变成电视剧的《聊斋》里那些神秘、诡异的故事吸引学生,让学生了解《崂山道士》的背景,了解蒲松龄,在故事中感受到“鬼狐成性格,笑骂皆文章”是《聊斋志异》的特点。学生从《崂山道士》描述的一些奇思妙想的情节,如“酒饮不尽”、“箸化嫦娥”、“穿墙之术”中能够更深刻的理解王生这个人物害怕困难、不愿吃苦的性格特点,以至最终到处碰壁的情形。
在古文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课文意境,能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景中对作品内容有更直观的了解,对作品的意象有更加深切的感悟。如古文《观潮》这一课,教师在学生熟读课文后,为了让学生对《观潮》这篇课文有更深层的理解,对课文中关于潮的描写有更加直观的印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钱塘江观潮的真实视频。视频资料让学生能够更浅谈中学语文的古诗词教学 高洁
近日有一档节目犹如一股清新之风拂面而来,这档由央视教科台推出的名叫《中国诗词大会》的节目,引起了我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我们的诗词教学的重新审视。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面对着这样一笔巨大的文化与精神财富,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该怎样在教授诗词中渗透对传统文化的熏陶呢?
一、激发学生热爱古诗词
我极力赞成孙立权先生提出的“3年积累300首诗”的构想,并将它付诸于实践当中。中小学阶段我们都有“古诗词推荐欣赏篇目”,我校小学就有“经典古诗词背诵考级”。学生现在的首要缺憾就是诗词积累欠缺,文化积淀浅薄。要让学生热爱古诗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诗词兴趣的浓淡直接决定了我们在诗词教学上的效果。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于兴趣,我们要抓住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从而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 在讲授古诗词时,一定不能单纯的依照以前的“字字落实,句句过关”的教学模式来进行,应当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革。通过调查分析,许多学生希望老师能营造出轻松的环境,以诗人当时写诗的心境来分析理解。为了做到这些,就要求老师备课时须要查阅大量加真实地感受钱塘江十八潮如排山倒海般的壮观景象,有利于学生对课文意境有更加深刻的感悟和体会。
三、咏物言志,赏析中提高能力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作者往往借助事物和景物来寄寓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理解。意是艺术的灵魂,象是作者抒发感情的载体。比如月亮在诗人眼中就可以幻化出一个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的世界。月亮温婉、冷峻又清高的形象以及圆缺变化使中国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对其情有独钟。文人热衷于将复杂的思想情感及内心世界寄托于月亮。如诗人常常用明月来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
比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等诗句都是借明月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而李煜的《虞美人》中,作者用“春花秋月”的美好意象开启了他的情感之门。“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春花秋月触发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作者从至高无上的君主沦落为现在的阶下囚,这种巨大的反差在他那悲怆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面对遍洒皎洁月光的大地,多少对古国的愁思涌上心头,作者由此引发出了”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感慨。
在初中古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角度、多方位的引导学生熟读作品,使学生对意境、意象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学生在作品情景中品味意境,在反复诵读中感悟意象,在诗词赏析中体会意境,有助于学生鉴赏能力的提高。在把握了作品的意象、意境之后,学生就能更好地学习古代文学,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海洋里汲取精华,并且将知识在感悟中升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作者单位:甘肃省民乐县第四中学(734500) 的资料,所谓“知人论诗”就是这个道理。这种鉴赏诗词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头脑中对于诗词的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有所认识和了解,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自己以后再去赏析该人之作及他人该时期之作提供了打开大门的钥匙。另外,我们还应该借助于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如多媒体、幻灯片、视频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二、多方迁移,领悟古诗词的意境美
1.将古诗改写成短文
在孩子们领悟了古诗描绘的那种美的意境之后,让孩子们将古诗改写成短文。在改写之前,提醒孩子们,除了古诗所描绘的内容外,还可以做合理的想象。改写是对孩子们一种美的熏陶,并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促使他们进一步理解古诗内容。
2.链接课外阅读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古人写作的秘诀。每学好一首诗,就要求孩子们去找同一类的诗,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意象就是出现在作品中的主观感情的物象。意象在作品中以个体形式存在,多个个体连接起来的整体,便是我们常说的意境。阅读时应首先抓住意象即物象,品味物象特征及物象中所寄寓的感情,然后做整体理解,体会意境。
意象大致分类:
景观类:月、斜阳、风、霜等。
植物类:杨柳、落花、松、菊、、莲、梧桐等。
动物类:鸦、猿、鸿雁、鲤鱼、青鸟等。
行为类:登楼、凭栏、吹笛、吹笙、捣砧、饮酒等。
意象具体含义:
景观类:月(明月,残月、新月)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寂氛围。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植物类:杨柳、芳草多含离别之情。如《送别》一句:“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行为类:凭栏,多为思恋他人、发泻心中忧闷之意。如,宋人蔡伸《归园乐》中言“独自倚朱阑,波面双双彩鸳戏。”抒发其对人思恋之情。吹奏笛、箫等,多暗含离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孤独之境。如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在了解意象及其大体含义(大体,但不是诗诗如此)后,学生形成一些认识,便能归纳出一些特征,把握意境,更加顺畅地赏析诗词。
三、深研诗词文本,与生命灵魂的对话
中国古典诗词言约意丰,贵在含蓄,非联想、想象不能领悟其意境、意趣。“红杏枝春意闹”“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字风流,境界全出。老师就要启发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再现蜂蝶翩跹、莺飞鸟鸣或者月影姗姗、风来花动、含羞逗影的情景,才能领会诗句深邃的意蕴和含蓄的感情,获得阅读欣赏的愉悦和二次创造的满足。古诗词浸润着汉民族的审美意趣,多借景抒情、体物写志、咏史寄兴、即事感怀,又多用映衬渲染、虚实相生、动静互见、拟人比喻等表现手法,这些更需要也更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力。“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读者只有放眼广袤的天地,想象出在漫天飘雪、千山皆白的寥廓凄清的背景烘托下,有一叶孤舟、一竿鱼钩和一个孤苦老头,走进一位在宦海中虽几遭打击几度浮沉仍痴守节操、孤寂愤怨的人物灵魂深处,实现跨越千年的灵魂对话。
学生只有在教师引导启发下进行联想、想象才能实现读者与文本的对话。读者阅读的过程,就是以自己的全部生命体验、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识与文本背后潜藏着的生命对话的过程,就是实现读者自我生命成长和提升的过程。
总之,古诗词的学习方法还有很多,怎样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鉴赏和品位能力,进而渗透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值得我们从事基层国学普及的语文老师所要深深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