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驱动发展中的生产力智能性要素创新

2016-05-14 11:41代贤萍
学理论·下 2016年6期
关键词:生产力科技创新

代贤萍

摘 要:“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是创新。从生产力构成要素角度来看,生产力包括智能性要素和实体性要素,创新主要是智能性要素的创新,包括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管理的创新和人力资本的创新。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管理的创新和人力资本的创新。

关键词:生产力;智能性要素;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创新

中圖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003-02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热词,真正可以沉淀下去并具有持久效应的一个热词。创新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创新的目标。“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在创新,在生产力智能性要素的创新。

一、“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在创新

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经济增速的换挡回落,从产业结构看,消费需求成为需求主体,在要素对发展驱动乏力、投资驱动放缓的大背景下,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主要是指,中国未来的发展要逐步摆脱传统的劳动力和资源能源驱动,进而逐步转向科技创新驱动。科技创新具有附加值较高和不容易模仿等特点,可促使由低成本优势向创新优势的转换,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发展代表事物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发展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创新更是如此,创新是一场经历“调整——转换——提升”的“蜕变”,意味着要摒弃一些落后的技术工艺、传统的管理手段、滞后的政策工具等。创新是哲学中的否定之否定,是对现有事物的扬弃和对原有事物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发展是螺旋式上升,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创新也是如此,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展的逻辑与创新的逻辑是一致的。发展的本质就是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

二、创新驱动发展,是生产力智能性要素的“创新”与“发展”

生产力是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可以理解为“体力和智力的总和”。生产力是一个系统,从其构成要素来看,分为实体性要素和智能性要素,智能性要素主要包括科学管理、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本。智能性要素通过渗透到实体性要素中起作用,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创新主要是智能性要素的创新,譬如:创新科学技术可以改善和提高生产工具的先进程度,创新科学管理可以提升劳动对象的实际利用率,创新人力资本主要体现为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发展也主要是智能性要素的发展。

创新驱动发展,既可以理解为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可以理解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搞活了生产力,也就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来看,主要是通过智能性要素的创新渗透到实体性要素中,可包含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管理的创新和人力资本的创新。

(一)科学技术的创新是核心

马克思讲:“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1]663。邓小平同志讲:“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273江泽民同志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3]275科学技术的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引擎。二战结束后,美、日、韩等国把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方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获得了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发展成为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代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

我国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严峻形势:一是传统的低成本优势正逐步弱化,亟须通过技术、品牌优势来提高要素生产率。二是大部分行业还处在中低端制造环节,附加值低,提高产业竞争力需要向产业链的中高端升级。三是消化过剩产能必须从依靠投资扩大规模转向依靠创新。科技创新具有几何效应,不仅可以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且可以通过生产力智能性要素的渗透放大各实体性要素的生产力。因此,通过智能性要素的创新提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科学管理的创新是关键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要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以此来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4]。可见,管理创新是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经济管理、分工协作和预测决策这些运筹性因素都是科学管理的范畴。通过科学管理的创新实现科学管理的现代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管理思想的科学化。要求管理者熟悉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现代管理理论,用系统的、发展的、全面的眼光去分析事物,重视信息,加强控制,提升管理效益。二是管理方法的科学化。管理方法直接影响企业资源的有效整合程度,应在原有的线性规划、全面质量管理、统计分析等有效的管理方法基础上,向领导新方法、人本管理新方式、生产过程的新组合等方面进行创新。三是管理手段的电子化。“云物大智”时代,运用计算机、电子通信等,大大加快了管理的速度,提升了管理的准确度,推进管理日益科学化。四是管理人员的专业化。管理是一门跨专业的综合科学,也称为“软专业”。管理者不仅要掌握管理学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进行管理实践,善于管理、科学管理,成为真正的“软专家”。

(三)人力资本的创新是支撑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可以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持。习近平同志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强调,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目前,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了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中国正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逐步转变,要加大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培育。创新型人力资本具有社会稀缺的创新能力,大致可分为战略创新型人力资本、制度创新型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型人力资本。改善创新环境,创建学习型组织,促使一般性人力资本、专业性人力资本向创新型人力资本转化,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三、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生产力智能性要素的创新是关键

(一)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创新

习近平同志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早已形成共识、深入人心,但是在科技创新领域,还存在着诸如创新意识不足、自主创新乏力和创新体制不健全等问题,要推进科学技术创新,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增强创新意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决定行为。要推进科技创新,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创新意识,用新思路、新眼光、新方法看待和解决新问题,善于从多变复杂的社会实践中发现和总结新理论,再将新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并通过社会实践不断检验和丰富。同时,要善于突破惯性思维,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对待新事物,使其获得宽松的成长环境。要努力培养全民创新意识,如果每一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积极进取、努力创新,那么每个人的创新就能汇成全民族的创新,由此释放出来的能量是巨大无比的。

2.重视自主创新。胡锦涛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最根本的是靠科学技术,最关键的是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国之所以是“制造大国”而不是“创造大国”、是“贴牌大国”而不是“品牌大国”、是“经济大国”而不是“经济强国”,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是最重要的原因。贴牌和品牌的差别,直接体现在利润上,贴牌生产难有丰厚回报。没有自主创新的制造,是缺少智慧的制造;没有自主创新的制造,是利润微薄的制造;没有自主创新的制造,是受制于人的制造。不加快自主创新,中国就只能在全球产业链的价值低端徘徊。

3.完善创新机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是创新的主体。要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必须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重点在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换运用、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方面狠下功夫。要激活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的创新潜力,必须扭转当前科研评价体系将评价结果与个人名利挂钩过紧,片面强调科研成果数量,不重视科研成果本身的创新性和贡献程度,这种畸形的评价机制使得部分科研人员为了成果数量互相抄袭、不择手段,不利于保障科研成果的原创性。

(二)大力推进科学管理的创新

管理也是生产力,管理水平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乃至行业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在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思想观念僵化、运作机制僵硬等问题。要切实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需要从管理的深层次入手。

1.重视科学理论创新。理论创新似乎不像科技创新那么具体,那么立竿见影,但理论创新释放出来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往往起着先导性的作用。明显的例子有:文艺复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等。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思维。管理是一门科学,科学的管理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通过科学理论的创新,更利于认识、把握和运用规律,提高企业管理、统筹协作和预测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2.学习优秀管理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博采众长,广泛吸收国内外优秀的管理经验,但切忌照抄照搬,坚持引进和创新相结合、自主创新为主的原则。管理创新要体现创新性、实践性和效益性,努力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符合行业特性、符合行业实际的创新之路。譬如:温家宝在谈到中国高铁事业的发展时,提出要加强源头管理、过程管理、人的管理和服务管理,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3.逐步建立长效机制。管理现代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或一个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事情,需要联合各方,形成工作合力,建立长效机制。高素质的管理创新人才是推动管理创新工作的重要保障,要努力建立有利于管理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完善激励机制,加强学习培训,激发创新管理人才的积极性。

(三)大力推进人力资本的创新

人才是强国之本。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加快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培育,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

1.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意识。自然资源和物质资源终归是有限的,唯有人才资源才是永不枯竭的战略资源;人才优势,是最需培育、最具潜力、最为可靠的优势。引进一个人才,就能带动一个团队,撑起一个项目。一个科技急需的人才有时甚至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必须切实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意识,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做到求贤若渴、爱才如命、惜才如金、唯才是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积极为各类创新人才施展聪明才智创造机会、搭建舞台,做到在政治上多关怀、工作中多支持、生活上多关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创造性,让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一流贡献得到一流回报。

2.加快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培育。中国是人口大国,但还不是人才大国。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中国正从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相对于一般人力资本,创新型人力资本具有极强的创新能力,创造的价值大致是一般性人力资本的五倍。创新型人力资本一般具有灵活自主性较强、学习能力强、注重自我价值实现和流动性强等特点,因此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一是创造自主、轻松的工作环境,培育优秀企业文化;二是增加教育培训投资,建立可持续学习机制,边干边学;三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革新传统的选劳模、评先进等单一陈旧、流于形式的奖励办法,真正以企业精神引领人才成长;四是为各类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以自我实现和可持续发展前景留人。

3.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引进培养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良禽择木而栖”,才干的施展需要良好的环境,良好的环境不仅是指“硬环境”,而且包括“软环境”,“硬环境”好可以吸引人才,“软环境”好才能留住人才。要做硬“软环境”,创新机制是关键。据统计,美国大部分的优秀人才在企业,中国大部分的优秀人才在政府机关和高校,科研人员过多地分布在企业之外,远离市场。这种人才分布显然不利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要完善创新创业互动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创业,支持创新型人才向企业聚集。譬如:在企業创新中实施股权激励机制,让人力资本的重要载体——技术人员持股,让科技人员和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给科技人员戴上“金色的手铐”,股份越多,压力越大,为企业的贡献越大。实施股权激励机制要以激励人力资本开发和技术创新为宗旨,创新人才选拔机制、人才使用机制、人才管理机制和人才成长机制,真正做到唯才是用、用当尽才、用好人才、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学习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生产力科技创新
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来不及生产力
浅谈良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应投资于教育以提升生产力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要素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反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