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小人生 人生大舞台

2016-05-14 12:06龚寄托
上海人大月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话剧上海

龚寄托

在上海乃至全国话剧界,他算得上是响当当的实力派人物,被誉为引领上海话剧迈入新春天的“掌舵人”。作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一代艺术家,他钟情大上海的话剧事业,同时也深爱上海这座孕育他茁壮成长的东方大都市。作为连任三届的市人大代表,近十年来,他依法履职的热情有增无减。他就是市人大代表、国家一级演员、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绍林。

在有形的戏剧舞台上打造特色鲜明的艺术形象

杨绍林出生于军工家庭,世代与艺术无缘,当一名驰骋大海的海员是他金色的童年梦。而与原本想象中极为遥远的话剧艺术牵手,可谓机缘巧合。

1973年8月的一天,恢复高考招生的上海戏剧学院正在物色男性学员。当时正在梅山铁矿“上山下乡”的杨绍林被上戏招生组的魏淑娴老师一眼相中。一个多月后,魏老师约杨绍林再面谈一次。正当杨绍林顾虑21岁转投文艺年龄是否偏大时,魏老师和招生组的10余位老师悉数上矿山,从形象气质、歌唱水准、故事朗读等方面对杨绍林做了一场全方位测试,并对他的表现大加赞赏。经过体检、政审等手续,杨绍林以表演系73级话剧表演专业学生的身份,戏剧性地迈入上海戏剧学院。

20多岁开始练功学艺起步毕竟有点晚,杨绍林连腿都摆不上芭杆,但他敢于吃苦,练压腿时皮下出血了,他都紧咬牙默不作声。2个月后,老师和同学们惊喜地发现,杨绍林肢体舒展轻巧,一字开轻松完成,创造了一个奇迹。

杨绍林步入演艺生涯的近十年间,相继在话剧《万水千山》、《霓虹灯下哨兵》、《彼岸》、《三点到六点》、《三剑客》、《家》和电影《陈赓蒙难》、《陈赓脱险》以及电视剧《山道湾湾》、《海啸》、《中国神火》、《魂系哈军工》、《南阳大会战》等五十余部作品中出任主演,可谓精品迭出、好戏连台。尤其是他在银幕上把陈赓大将演绎得淋漓尽致,被业内喻为银幕荧屏饰演陈赓大将的“专业户”。

如果说杨绍林十余载的演绎生涯可圈可点,那么,1985年从幕前走向幕后,从一线演员转为剧院领导,则体现出他在上海话剧创新发展、开拓博弈中的卓越才能。他带领团队走出低谷,硬是让上海话剧市场迎来了又一个阳光明媚、生机无限的春天。这些年,他相继担任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党总支书记、常务副院长、院长;之后在与上海青年话剧团重新整合组建的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担任党委书记、总经理;而后出任上海文广集团院团管理部副总裁、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诸多荣誉也接踵而来,他被光荣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称号;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优秀话剧艺术工作者”荣誉称号;并荣获中国话剧金狮奖。

在有形的戏剧舞台后助力上海话剧市场浴火重生

文汇报曾经刊登过一篇题为《他把话剧事业带入了新的春天》的文章,文中写道:“‘看话剧,上安福路是上海这座城市的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昔日僻静的安福路,因为有话剧的兴盛而热闹起来。”

2013年9月,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组织演出票半价日活动,三个剧场8台戏剧演出同时提前预售票,限购人数2000人。结果平均每人购票17张,总预售出票35348张,平均票价85元,当日票房销售总额为3018215元,相当于话剧中心大小三个剧场未来半年时间100场次演出票全部售空,票房销售总额相当于1995上话建立之初全年演出票房总收益的3倍多。

曾历经话剧市场寒冬的杨绍林深知,上海话剧市场生机盎然的春天来之不易。上世纪90年代初,演出现场往往是台上演员多过台下观众。演出结束时,曾有一名老艺术家潸然泪下,失声痛哭。

1993年,杨绍林毅然接下了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新掌门这副极不被人看好的苦差。在上海文艺院团新一轮改革整合的大潮中,上海人民艺术剧院和上海青年话剧团“合二为一”,重新组合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杨绍林出任总经理,一肩扛起了整个上海话剧事业转型发展的艰巨重任。他发现,当今的话剧是话剧人在自己的话语体系中自娱自乐,亟需拿出刮骨疗毒的魄力与勇气,与观众共舞,再造上海话剧事业新辉煌。

——为了探测话剧市场冷暖,杨绍林毅然走上申城街头,为赈灾义演话剧《商鞅》做推销,又是发放剧目单,又是即兴演讲。在他看来,只有亲身参与,才有切身感受,才能对整个行业的未来作出理性思考和正确决策。

——当年银幕上以指挥若定的“陈赓大将”形象屡屡出彩的杨绍林,同样以大将般的谋略和胆识,通过资本运作建造话剧大厦、首推制作人为责任主体的艺术生产模式、首创了有利于人才流动的演员俱乐部制。

——大胆启用新人,推出一批70后的编剧、导演、舞美设计的新人新作。当学运动医学出身的喻荣军把《去年冬天》的剧本放在杨绍林案头时,他当即拍板同意该剧上演,后来,《去年冬天》一炮而红,喻荣军的后续作品也票房不俗。杨绍林感叹:“我们只要把剧院每年的30%剧目做好即可,其余创作与施展才华的空间,尽可能通过政策引导与责任制的完善,让大家都参与进来。”

——打造与上海发展相匹配的话剧“专卖店”。在杨绍林的多方沟通、精心筹划下,由话剧艺术中心和房产商共同开发,用三千平方米土地资源建成的15000平方米商品房的原始资本,置换15000平方米话剧大厦的全部建造预算费用。2000年,话剧大厦落成,共有930个座席、大小三个专业话剧剧场,上海话剧步入有固定演出剧场的新时期。

——柔性管理,让人才各展其才。青年导演何念好戏一部接着一部,其导演的多部作品3年间全国巡演近500场,票房过亿,成为上海话剧中心的“票房蜜糖”。杨绍林趁热打铁,为这位“80后”导演举办隆重的作品研讨会,探讨“何念现象”。与此同时,他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和艺术见解,吸引影视“大腕”回来演话剧。影视明星徐峥凭借话剧《兄弟》中的出色演绎,一举摘得上海白玉兰戏剧奖的主角奖。

——杨绍林学习创意产业的融资方式,将话剧中心的戏剧项目打包成多个概念,形成如“欧美当代戏剧演出季”、“中国原创话剧演出季”、“情侠三部曲”、“何念导演作品演出季”等系列演出活动,吸引电视台、文化公司、时尚品牌等多种类型机构的商业投资,达成创意和资金的优化配置,为舞台艺术扩大生产规模开拓新思路。近年来,话剧中心每年排演话剧40台,演出800场,演出收入达3000万元,比话剧中心成立之初翻了30倍。

在无形的人生舞台上尽展为民执言的代表风采

作为知名艺术家,杨绍林人脉资源广泛,社会兼职众多。多年的代表履职实践,使杨绍林的视野更为开阔,关注的领域更为广泛。他感到,作为人大代表势必突破原来条的框框,全方位地关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有一次,他和同为人大代表的宝钢领导交流,谈到我国钢铁企业发展的前途和命运时,杨绍林说得有理有据,头头是道。宝钢领导不由心生好奇,刨根究底,方知杨绍林曾任梅山铁矿冶金技术员,更重要的是,他始终关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动向。

站在全市民主政治建设的大平台上,杨绍林竭尽全力为上海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鼓与呼。近年来,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相继提交了《关于完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和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公共交通和商业配套的建议》、《关于制定上海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扶持政策实施细则的建议》、《关于构建国资公助剧院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议》等代表建议,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与采纳。当这些建议得以落实解决,一些制约上海文化发展的问题迎刃而解时,他的心头不由泛起阵阵喜悦的涟漪。

杨绍林凭借丰富的学识和阅历,成为市人大外事代表专业小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专家小组成员,在上海“十三五”规划有关文化建设部分内容的研讨活动中,在市人大外事委员会组织的出入境管理执法检查工作中,在由市人大组织的“文化事业发展”专题代表书面意见督办、文化专题、非特质文化遗产立法讲座等活动中,他坦陈己见、畅所欲言,深受各方好评。

杨绍林怎么也不会忘记,当年是宝山的选民把他推选为市人大代表。他一次次如约“回娘家”列席宝山区人代会,参加“一办法两规定”辅导讲座、视察等活动。远在宝山最北端的罗泾镇宝虹家园,是杨绍林的联系社区,这些年来,无论路再远、事再忙,他每年两次联系社区雷打不动。今年,在与宝虹家园居民的直接访谈中,杨绍林一一记下群众有关农村文化建设、农村地区医疗资源配备、老年优惠卡的发放、地铁轻轨7号线延长至罗泾浏河等意见建议。通过他的精心梳理,来自基层一线真真切切的百姓呼声,通过市人大、宝山区人大的绿色通道,及时转达各相关部门办理,不少问题迎刃而解。

在无形的人生舞台上,作为深受老百姓托付与信赖的人大代表,杨绍林敢于为民执言,尽展一名老代表的别样风采。

猜你喜欢
话剧上海
浅谈文学性在话剧中的重要性
再见啦,秋天!
《民国时期话剧杂志汇编》在沪首发
过去的理想
话剧《惊梦》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