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新课改全面实行,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尤其是影视资源登上了语文教学的广阔舞台,成为很多教师的得力助手,成为一种崭新的课程资源被广泛开发利用。作为影视资源的传播者教师主导着这一资源的开发利用,势必会对资源媒介的受众即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重视影视资源的应用,让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教学环境中成长,是符合素质教育提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的。通过对影视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做浅显研究,有利于推动高中语文教学对影视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整合,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教师的语文教学水平。
一、影视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影视资源包括电影、电视等,以其特有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有声有色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具有在教育教学中有别于文本的应用价值。所以合理开发利用影视资源对于高中语文教学更是具有相辅相成的重要意义。有学者认为:“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信息化课程资源,集声音、图像、色彩、文字于一身,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是最具现代意义的教学手段。”[1]尤其是影视资源作为超文本的文化载体,对于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在读写能力、思维训练、积累语言敏感性等方面都可以起到超出传统语文教学单纯以文本作为教学对象的教学效果,这有利于促进我国语文课堂从过去教师唱独角戏的传统模式向新课改提倡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教学模式转变,提高教学效率,充分发挥教育价值。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激发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大部分高中语文教学侧重于对课文结构、人物形象等的分析,已经很难满足在网络信息时代成长的学生对于知识接受的多元化要求。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对语文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可以充分利用影视资源,以真实生动的情景方式将学生拉入课堂,将枯燥的文字转变成生动具体的画面,吸引学生阅读的注意力。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的阅读兴趣,去积极地阅读原文,尤其是文学原著。比如在讲解《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时,教师可以播放老版电视剧《红楼梦》中的这一情节,勾起学生对小说中人物命运的关注,鼓励学生预测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爱情故事如何发展,对文本中的抽象文字进行想象,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这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将具体影视情节画面与文本阅读相结合,找到文本中对应的人物情节、细节,对文本更直接、更深刻地进行理解与认识,进而去自主阅读教材之外的文本,去获得阅读的快乐。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黑格尔《美学》中曾经说过:“能把一个人的性格、思想和目的最清楚地表现出来的是动作,人的最深刻方面只有通过动作才能见诸现实。”[2]影视资源的动作性基本上能够将文本中的人物站立起来,将静态的文字转变为生动可感可观的画面,有利于学生直接欣赏文本中的故事情节,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影视资源提供的素材也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具有可开发性,比如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杨柳、菊花、月、飞鸟、船等,如果用影视的方式展示出来,可以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对所学知识储存在大脑图层中。同样也有利于学生积累更多的语文素材,如包括天文地理、风土民情的各种综艺节目,以其信息量大,夸时空性,可以为学生储备更多的形象化的写作素材。如高一语文必修一《梳理探究·优美汉字》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CCTV第十频道的特别节目《探索发现之史说汉字》和《探索发现——发现甲骨文》、科教片《解开汉字之谜》、大型纪录片《汉字五千年》等节目对于文字的解读,这样有利于学生感受文字的意蕴美和形体美,浸润在文化的熏陶中,体验文字的经典魅力,增强对祖国文字的热爱和自豪感。所以影视资源有助于学生形象性思维力、想象能力的提高和丰富的语言素材的积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语文文本的鉴赏能力,培养学生主动发现美、感悟美和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实现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性,真正地实践新课改提倡的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的主张。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效率
影视资源能将课文中的具体文本转化为感官的画面,促进对文本的多元化理解,转变传统的“人——人”的对话情景模式。教师借助于影视资源的优势,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学到更多的知识。随着新课改的实行,高中语文教师常常苦恼课时的有限性,不能将书本教学内容全部讲授,导致匆匆忙忙地讲解课文,甚至取消作文课,这不仅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寻找新的途径去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影视资源集视觉性、形象性、动作性于一身,无疑是教师的最佳帮手,尤其是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文言文、必修三第一单元的小说、必修四第一单元的戏剧、必修五的第一单元小说,以及选修系列“中外小说与戏剧”“文化论著研读”和“新闻与传记”中的作品时,几乎处处可以结合影视资源进行教学。善于把影视资源作品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来提高教学效率,可以缩短教学时间,让学生在最节省的时间里,解读文本中的主旨和人物形象,达到教学目标。
(三)有利于发挥教育价值
“千姿百态的生活是影视作品的表现内容,而反映在影视作品中的生活,因为熔铸了艺术家们的理想、愿望、追求,使作品具有了极高的教育价值。”[3]影视作品是艺术家们在文学文本的基础上,结合影视特点进行创作的,是一种再现人物思想情感、人物行为动作的,集审美教育、思想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影视作品中的人物事迹、价值判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社会主义责任感和引导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三观”。当学生将抽象的文本转变成为生动形象的画面,身临其境,感受影视作品中的“意美”“音美”“形美”,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德育、美育、智育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促使学生以正确的心态、美好的心灵,正确的审美观去看待生活,学会做人,懂得人生之道,这就是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教育的价值所在。
二、影视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
尽管影视资源的开发随着老师们的重视,陆续被运用到课堂之中,走进了学生的视野,但实践证明,影视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这无疑会对高中语文教学产生不利的影响。
走马观花,流于形式。由于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对于影视资源相关理论知识的缺乏,不能够正确分析鉴赏影视作品,这导致影视资源只是单纯的在课堂播放,只是完成观看任务,并没有结合文本进行分析与鉴赏。这种教学方式主要问题在于教师放弃了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过度依赖影视资源,将教室变相成为电影院,把学生当成了观看者。这种让影视资源完全代替了文本教学的课堂状态,只是流于一种走马观花式的教学方式,严重脱离了对文本的解读和鉴赏,导致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没有得到发挥,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与影视资源开发利用的初衷相去甚远。
资源缺乏,质量不一。随着网络资源的风险性增加,很多相关的影视资源也难以通过正规的渠道获取,导致搜索困难。有些年龄大的教师或者偏远地区的乡镇教师由于跟不上时代,信息技术掌握的不够好,对于影视资源的搜集更是难上加难。教育部门目前也缺乏系统性的影视资源开发资料,教师有时候忙于自己的工作,对这一资源也重视不够,没有时间去搜集资料或者没有事先观看影视作品,没有亲自审核影视资料的质量,导致对其不甚了解或者质量不一。
缺乏引导,漫无目的。很多教师在使用影视资源的时候感到力不从心,原本想让学生在观看影片时学到知识,可是因为教师缺乏专业的影视作品欣赏知识,导致其自身在影视欣赏与文本结合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发挥二者的优越性,就缺乏了对学生如何将文本与影视作品作比较性的探讨和研究的引导,导致学生漫无目的地看影视作品,被影视片中的画面情节所吸引,脱离教学目标。
影视资源的利用存在着上述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否则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教育价值的发挥。
三、影视资源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践
如何把影视资源的优越得到性充分发挥,并且避免出现上面所说的流于形式的影视播放的尴尬教学境地,可以从以下这些方面着手:
搜集整理,选择典型。当下海量的影视资源充斥着整个信息网络,只要输入关键字词,与高中语文课本相类似的影视资料数不胜数。如何选择适合教师自己教学水平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影视资料,如何把紧跟时代的影视作品和题材搜集好,就需要一一甄别整理,注重取舍,选择具有典型性的、与文本表达最相符的素材。选择好后,需要进行剪辑整理加工,分清楚哪些是课堂上需要全部播放,哪些只是选择性的播放,播放时间的长短等都需要做到心中有数。比如上《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节课,大部分教师倾向于选择87年版的《红楼梦》的第二集,这里只需要向学生播放前五分钟即可,学生肯定没看过瘾,就要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欣赏影视作品和文学原著,避免过多占用教学时间影响教学效率,顾此失彼。
适时播放,回归文本。课堂上,需要选择恰当时机播放,一般选择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适时插入一些情节片段,在播放前先对文本进行阅读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对其中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都有一定的主观看法后,带着疑问去观看影视作品,在这一个观赏的过程中,学生将画面中的人物形象与脑海中的主观印象进行比对,这时教师要求学生比较文本与影视作品的差别,注意哪些细节等,再一次回归到解读文本,以免未看文本就来观看影视作品造成的形象先入为主,限制学生自由想象的现象,导致二者脱节。比如在观看电影《祝福》时,可以让学生讨论影片中加入的捐门槛一节的有无必要,加深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技术加工,形式多样。教师需要学习一定的影像剪辑技术,尤其要注重对特写镜头的捕捉,因为这一类镜头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详细描写,往往最能够加强对人物情感和心理状态的认识。同时学习鉴赏影视资源的相关知识,也可以给学生开设影视文学作品鉴赏选修课,提高学生对影视作品的鉴赏能力和专业能力。另外,教师不仅仅局限于电影、电视,还可以将大型纪录片、综艺节目、教学讲座等引入课堂,或者让学生分角色模仿文本中的人物进行表演,体验影视中对人物角色扮演的优缺点,寓教于乐,丰富影视资源的表现形式。
当然,影视本身因其独特性也会存在一些不利于文本解读的问题,比如影视资源不能很好的将文本中的人物心理描写直接作为镜头展示出来,作为导演只能舍弃不用,这是影视资源不及文本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鲁迅小说《祝福》中对于“我”得知祥林嫂死了的消息后的一段人物心理描写:“我独坐在发出黄光的菜油灯下想,这百无聊赖的祥林嫂……现在总算被武昌打扫得干干净净了。”这段本身富有哲理性和感情色彩的心理独白,影视作品就不能将无形的心理描写转化为视觉性的画面。所以教师在具体的影视资源开发利用中要懂得掌握尺度,不能过度依赖,应当遵循时机适时、程度适度、内容适量原则。
四、结语
影视资源的直接受众(学生)和传播者(教师)要充分合理利用影视资源这一媒介,最大程度的发挥其积极意义。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立足文本、恰当运用影视资源,合理进行课程设计,正确引导学生,方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目前影视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充分发挥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呼吁所有教育者们积极参与到影视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来,创造更多的条件或者渠道满足于影视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教育部门则要对高中语文教师进行影视资源教学的培训,普及影视作品的鉴赏专业知识,提高高中语文教师对影视资源的教学能力,让影视资源真正有力的服务于高中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王晓辉.新课程:语文教育怎样改革[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第228页。
[2]黑格尔.美学(第1卷)[M].商务印书馆,1997,第278页。
[3]姜敏.影视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第198-199页。
孙吴,教师,现居安徽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