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乡愁 记住历史

2016-05-14 10:47曹世忠
牡丹 2016年7期
关键词:培元乡愁作家

曹世忠

传统村落是民族文化的根,是中华多元文明的源头。即便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已经完成的地区,代表农耕文明的传统村落,因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以及人文价值,仍然是后工业社会宝贵的文化财富。然而,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速,全国平均三天就有一个传统村落消亡。如果没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不立即采取特别的保护措施,农村这些传统村落,很可能会在若干年之后踪影难觅。冯骥才先生的调查统计让人触目惊心!因此,记住乡愁,记住历史,是每一个作家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巴尔扎克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中篇小说《最后一头牛》(载2016年3期《牡丹》)描述了老人和他心爱的老牛之间的情感故事,表现了耕耘一辈子的农民在城镇化建设中,尤其是房屋拆迁时对即将失去土地的眷恋和故乡的怀念。作品充分挖掘城乡结合带的农民失去土地、失去根基、失去传统之后的恐慌,折射出现代人的艰难和操守,触摸到当前社会最敏感的神经中枢。“白月西下,寒露之夜的露水打湿了老人的衣服。老人蹲在老牛跟前,默默地抽烟,默默地流泪。老人把衣服脱下来,搭在躺着的老牛身上。老人就这样守护着忠诚的老牛,也守护着这片深情的土地。”尚培元在洋溢着阳光、土地和汗水的气息里,用极尽质朴的文字,娓娓道来,意味深长,却至情至性。他把故土的一切与自己纯粹的个人经历、记忆和生命相连接,相融合,便获得了一种内心的自在和欢悦。从时而清丽淡远,时而浓墨重彩,时而典雅细腻,时而清新妩媚的文本里,从一幅幅个性鲜明乡村图画里,读者不难看出尚培元是一位能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平静内心的作家;在滚滚而来的商业大潮的冲击下,在浮躁气氛蔓延的今天,能够做到这一点是何等的重要和可贵!

农村味道的乡土叙事,

农民情感的乡愁故事

《最后一头牛》的故事线索非常单纯,无论从题材、人物性格、人物关系,还是对农村和农民们的生存心灵状态的发掘,都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时代重托的同时,不断进行着可贵的艺术探索。作品不事雕琢,没有丝毫的矫饰,用深情的笔触让人们品尝乡村乡情的五味杂陈,体悟生命中的温馨与感动。作家把自己多年以来的农村生活的经历和记忆、乡野传说、奇人异事以及数十年的人生体验,浇铸在那凝重质朴的字里行间,浸润在平凡苦涩的文学创作之中。于是,作品在内敛沉静的叙述里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感动,而是对灵魂的认知与救赎。“那些曾经的隔阂,曾经的芥蒂,曾经的不和谐,因为搬迁,也都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很快就瘪了,就软了,就烟消云散了。……想一想,也是啊,在一起居住了这么多年,以后还能相聚在一起吗?就要分开,还有什么不能放下呢?”人世间最哀痛的莫过于对故土和亲人的生离告别,在作家笔下却哀而不伤,平和从容中透出一种豁达和超然,直抵读者的心灵。在这里,《最后一头牛》作为一部呈现历史内涵和时间魅力的作品,将一个颇具典型意义的南官庄村的乡风、乡情,逐渐积淀成难舍难割、挥之不去的绵长而幽怨的乡愁;而农业大国里的“农村”概念不应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缺席。换言之,乡土情结是中华文化、中国人的内心深处难以割舍的浓浓情愫,足以演绎出中国人精神中的此岸与彼岸。这正是作家不断创新,超越了自己,也超越了别人的地方。

文以载道,言近旨远

毋须讳言,近30年来的中国乡土人口大迁徙,给农村带来的是一些出乎意料后果:荒芜、空巢、女人、儿童等一幅幅失序画面构成了时代与社会的长镜头,更重要的是传统宗法伦理的颠覆和农耕文明秩序的丧失,往往让作家在中国经验的书写中失位和迷茫。因此,这些年来,我们的许多作家总是习惯于站在一个道德的制高点上代“底层”穷苦大众进行社会控诉,这种从“五四”以来自上而下的“同情与怜悯”的救世主姿态,多年来几乎被中国作家奉为圭臬,从而成为其写作经验的桎梏。能否打破这种陈旧的思维模式,更进一步去关注那些容易被忽视的角落里的草根们的心灵呼唤呢?尚培元的《最后一头牛》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小村庄,大格局,巧构思

尚培元以文学的目光凝视着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凝视这片土地上划过的历史轨迹,凝视这片土地留存着的千年风韵和正在发生着的世事变迁,凝视这片土地上芸芸众生的情感世界与命运走向。作品写了老人给牛看病归来途中,在十字路口与宝马轿车司机发生的矛盾纠葛。“……司机也大了嗓门说,你也别讲歪理,你的破牛有啥资格在马路上瞎转悠?老人反倒冷静了,看着司机,一字一顿地说,年轻人,你听着,你脚底下,踩着的路,原先就是俺村的耕地,我这牛,以前就在这儿拉过犁,耙过地,耩过麦。这条路,就在俺村的地界上,俺们咋就没有资格走了?这路是专门给你这四个轱辘走的?那你叫俺这四只蹄子走在哪儿去?”老人爱牛护牛的质朴憨厚里绽放出几份偏颇的美丽,年轻司机的患得患失中夹杂着些许的高傲和轻蔑,交警的秉公执法所诠释的人性向善的内涵,在文本中皆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妙不可言。尚培元在这里深刻揭示出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观念的博弈和碰撞,并试图勾勒出世纪之交农村农民的心灵地图和精神谱系;在对乡愁乡情进行了浓墨重写的文学观照的基础上,对城镇化建设之路何去何从的问题,抒发和表达出他敏锐而带有前瞻性的忧思,尤为可贵。从这个意义上讲,《最后一头牛》便是这个时代的一个缩影,一幅画卷,显示了农村变革的必然性与发展趋向,其深刻的现实意义是不可估量的。

“我几十年写过的乡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习惯了的精神栖息的田园已面目全非。虽然我们还企图寻找,但无法找到,我们的一切努力也将是中国人最后的梦呓。”莫言的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农村现实的严峻性,直击到农民尖锐而纠结的心灵深处。尚培元试图在中国城与乡轮回的时代大潮之中,写出一部人性深处自我救赎与修复乡愁乡情的作品,以无愧于伟大的时代。作品《最后一头牛》不仅描述了已经搬迁走了的乡亲们在大槐树下吃告别餐的情景,还描述了老人和那头牛之间绵绵深情,牛死了,望着掩埋牛的大坑,他的眼里“蓄满”了泪水。显然,那位老人和他的一头牛分别是农民和农业的典型化身!小说止于此,而余韵不止。它强烈地倾诉了农民们对故土的离去与回归的痴情和执念。老人本应该住在高楼里享受现代化福祉的,却为何如同鱼儿恋水一样,爱上自己的二分三厘土地而不愿离开?由此可见,乡愁不仅仅是旧时的窑洞瓦屋,或石磨油灯,或牛圈猪栏,而是如何在物欲横流、道德沦落的都市生存之外,重温农时节令、风土民俗,贴近大自然,找回简朴中的纯真、善良和美好的人性,回归从容与自在的原始本真。在这里,尚培元既有对农村农民的生存状况深刻的现实关切,又有人性真情的温暖阳光,那淡淡的笔触给作品添一抹诗意的浪漫,从而显得温馨而亲切,深刻而感人。同时,作家还揭示了一些农民匆忙盖廉价房以获取高额补偿,或者想发一笔横财等非正常现象,揭示了他们在面对种种矛盾与挑战的心理纠结、精神苦闷与情感畸变,其主旨在告诫人们:无论世道怎样变化,你都要具有慈悲的情怀和宽容的心,而不能迷失方向。人心荒芜了,而呼唤信仰的回归,弘扬生命的良善与美德则刻不容缓!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我们的骨子里流淌着乡愁的血脉,绵延不绝。透过文本中描述的一张张似曾相识、熟悉亲切的面孔,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中国农民的伟大,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涅槃再生的力量。《最后一头牛》写的正是传统农民百折不挠的坚韧图存、家国梦想和文化内涵。作品有意设置小说故事时空的模糊性,时间和地点的宽泛性,显然是融入了民间故事的元素;即使指明时间,也多借用农时节令,故事的主人公也是泛指(如老汉、儿子、队长、交警、一头牛)的,以及把寒露、霜降、立冬、小雪等节令作为正文小标题,而对此所做的科学解释,既和作品表现的内容相吻合,又渲染烘托了农民热爱土地的拳拳真情,有着鲜明的乡土风俗风味和个性特色。

责任编辑 婧 婷

猜你喜欢
培元乡愁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永远的乡愁
乡愁
幸福就是跟你走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九月的乡愁
The influence of wave surge force on surf-riding/broaching vulnerability criteria check*
回头一望是乡愁